摘要:本文以央视新闻“武汉观察”Vlog为研究对象,探讨医护形象重塑的叙事策略。该Vlog前景化医护工作日常,以记者第一视角和医患双方内焦点视角叙事;利用设定好的话语策略,表达了爱的叙事母题,破除以往神圣化和妖魔化的叙事套路,让医护回归普通人形象。
关键词:战“疫”Vlog;医护形象;叙事分析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2-0072-02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长治学院科研项目“叙事学视角下山西题材纪录片对山西省形象塑造”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20-XN0071
醫护工作涉及人的生命健康,因而医护形象在很长一段时间被舆论打上了神圣化的标签。但一段时间以来,因为方方面面的原因,医护形象急转直下,被妖魔化、污名化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引导公众了解医护真实情况,改进医患关系很有必要。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护作为抗疫主力,成为媒体报道的重点。多地医护驰援武汉,全国为医护工作者加油的舆论环境中,恰是媒体重塑医护形象的契机。不同于主流报道的宏大叙事,央视新闻“武汉观察”Vlog在客户端、抖音、微博、B站多渠道分发,以记者张竣个人视角记录疫情下武汉的抗疫生活,从吃、住等日常切入,拍摄温馨有趣的瞬间,其略显轻松幽默的语言,摒弃了神圣化、妖魔化的叙事思维,让医护形象回归人本,呈现疫情之下医护作为普通人的形象,在抖音播放量超7亿次。
一、医护媒介形象重塑的叙事分析
(一)叙事结构:前景化医护工作日常
形式是意义的体现,一定形式表达了一定意义。Vlog所呈现的内容是经剪辑后建构的叙事框架,通过不同的结构方式,传播者将需要突出的内容前景化、需要忽视的内容背景化。因此,叙事结构隐藏着传播者的意图。
“武汉观察”拍摄的内容多元,但未凸显紧急救援与紧张工作的氛围,而着眼于医护吃饭、休息、与患者跳广场舞、给患者送饭、和患者沟通的细节。前景化医护人员在一线工作生活的细碎故事,背景化抗疫的危险、生死救援的悲情及医患矛盾。叙事结构决定了传播的情感基调,不同于主流报道的宏大严肃叙事,“武汉观察”以轻松幽默的故事化叙事方式展现医护作为普通人的一面,这也符合Vlog生活化的传播特点,既展示了医护人员的工作生活现状,也融入了记者的主观感受,将理性与感性叙事融合,更易引起传播共鸣。
(二)叙事视角:呈现多元、客观的医护形象
媒体秉持真实、客观的从业理念,但新闻是对事实加工处理后隐藏某种视角的叙事。视角提供了一个有意义、有倾向的文本世界,用户以此理解现实,实现文本的传播意图。
Vlog传播特点决定了“武汉观察”以内焦点叙事为主,以特定人物视角呈现事实,只描述自己的所见所感。记者张竣手持拍摄,以第一视角呈现一线情况,用身体在场的真实感拉近与用户的距离。视频开头,张竣招牌式的三声“哈喽”与大家打招呼,营造了大众传播语境下的人际传播氛围,将受众拉入现场。张竣会介绍拍摄原因,用任务驱动式报道思路,挑选网友关注热点来安排选题,如探访医生如何休息的那期节目,张竣说:“大家好奇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是如何休息的,在休息时如何自我隔离,今天我来到同济医院医生宿舍。”记者的叙事回应了网友关切。此外,手持自拍显人脸大,拍摄抖动感及记者参与体验报道,带着大家探秘一线医患现状以及医护工作生活环境,将宿舍等私密场域公开化,都会增强受众的代入感,受众不自觉地以记者呈现视角了解医护工作,降低传播的对抗解读,媒体所重塑的医护形象也更易被接受。此外,“武汉观察”还采用医护和病患的叙事视角,两者是医患关系的核心,当事人参与叙事,平衡双方话语表达让观察报道更客观。该Vlog以内焦点视角叙事,将话语权让渡给当事人、参与者、见证者,叙事视角更多元,受众选择度更高,避免了全知视角的压迫感,增强了观察报道的客观性,让受众可以从不同视角认知医护形象。
(三)叙事声音:引导受众进入预设叙事空间
叙事声音体现为文本的话语表达,语言是一种社会意识和价值体系[1]。新闻话语是再现建构的话语。“武汉观察”运用轻松、个人化叙事话语,但作为央视产品,从批判性话语来看,该Vlog的叙事话语存在双线结构,表层叙事呈现医护工作状态,底层逻辑则是建构医护形象。叙事话语总隐藏着一些理所应当的社会和政治意义[2]。
文本生产是选择词汇、镜头的过程,媒体惯用词汇选择给事物分类。“武汉观察”用相同或相似的正面词语形容医护人员,如奋战、小姐姐、一线、白衣天使等;用理解、加油、感谢等词语叙述患者对医护的评价;在表达公众对医护工作的态度时,多用关心、相信、打胜仗等词语。这些修饰词对修饰客体的描述营造了医护是无私、可爱、善良的,患者是体谅、支持、配合医护工作的,公众是相信他们可以打赢疫情的舆论氛围,重塑医患关系,打破了医护妖魔化、神圣化的刻板印象。
其次就是引语运用。采访可丰富新闻话语,增强真实性与说服力。“武汉观察”有大量采访对话,从记者、医护和患者三方叙事。记者描述所见所想及新闻背景,如“11点15饭菜已送到,12点半第一批下班的小姐姐才出来”。医护人员则描述工作生活和感想,如“除安排床位,还要特别注意病人的心理疏导”“方舱医院隔离病毒,不是隔离爱”“我比较胖,以前不敢吃,现在特别想吃一盒巧克力”等。患者则表达对医疗环境和医护工作的态度,如“住院吃饭不花钱,后续会慢慢完善,表示理解,护士很辛苦,一天工作8小时”等。这些经选择后呈现的引语让我们看到除了治病外,医护还要做心理疏导,他们专业认真,但生活中也是普通人,有普通人的情感需求;病患对医护也抱有感谢、体谅的态度。片中的叙事词和引语内容平衡了医患双方的声音,引导受众进入记者所搭建的叙事空间,在观看时加强受众心理暗示,使其沿着报道思路认知媒体已经设定好的医护形象。
(四)叙事母题:爱与被爱引发共鸣
母题是文学中反复书写的共同主题。发展中有微观局部更新,也有宏观的整体一致性[3]。文学的母题也常出现在新闻中,母题隐藏着集体无意识,可形成新闻舆论,引导受众理解现实世界。
记录医护的抗疫故事时,“武汉观察”未采用主流报道的英雄母题,而是把重点放在亲情、友情、医患情等有关爱的母题上,这更符合Vlog生活化、故事化、轻量化的传播特征。片中没有太多英勇抗疫、奋不顾身的英雄壮举,而是将医护当普通人记录,拍摄吃饭、休息、护理病患、与亲人联络等生活细节,融入爱与被爱的母题。如护士通过画画与听力不佳的患者沟通病情;驰援结束,一位医生的书包上系着患者送的平安符,这些生活化的叙事情景以小见大。医护人员和我们一样,工作辛苦会抱怨,思念家人会流泪,看到患者痛苦会心疼,抗疫结束会不舍。叙事中融入的亲情、友情、包容等爱的母题易引起受众共鸣,受众在集体无意识的状态下接受了传播者建构的医护形象,实现文本叙事意图。
二、重塑医护的普通人形象
医护形象历经神圣化、妖魔化。疫情期间,很多涉医报道采用典型人物的报道模式,表现他们主动请缨、英勇抗疫的英雄形象,回归完美主义。但无论神圣化还是妖魔化,都会使该群体的媒介形象与现实偏离。“武汉观察”另辟蹊径,着眼于医护“人性化”的普通人角色,叙述他们的喜怒哀惧,对已有医护媒介形象进行纠偏。
(一)专业的救治者
医护职责是治病救人,这是涉医报道中常提及的内容。“武汉观察”着眼的细碎日常可窥探医护人员的职业精神。进病区前穿防护服、戴护目镜;下班后的消殺等细节都表现了医护工作的严谨,在保护自己的同时避免携带病毒。介绍中医介入新冠肺炎治疗的那期节目,医生针对不同病患的不同病症开设4种药方;面对老年病患时,除了治疗新冠肺炎,还会考虑他们患有的基础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这些叙事内容都呈现了医护人员专业的救治精神,这是医护人员的本职形象。
(二)真诚的沟通者
患者既承受身体不适,也克服心理恐惧。医护不能把患者当作没有感情的救治对象,还要兼顾患者的心理。采访护士提到除了安排床位外,还要对病患进行心理疏导。有些老人在沟通时发脾气,护士还是要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沟通等。就医过程中缺少沟通是激化医患矛盾的原因之一。接诊病人多,医护没有太多时间详细解答每个患者的疑虑,导致患者在未知情况下产生负面情绪,这是目前很难快速解决的问题。但“武汉观察”表现了医护人员真诚沟通的一面,传递了一种信号,即医护人员不是冷漠无情的人,在有余力时也试图兼顾患者的情绪。
(三)有喜怒哀惧的普通人
医护不会因为职业身份就显得与众不同。他们在生活中也承担着孩子、父母等社会角色,是有七情六欲的普通人。护理老年病人难度大,医护人员在镜头前也会面露难色;有人质疑护士与病人沟通画画是表演摆拍,护士本人表达了自己对舆论敌意的恐惧;面对凉掉的饭菜,护士决定抗疫结束后吃一大盒巧克力;第一次穿纸尿裤,因大小不适,尿液滴在脚上;提到自己的父母和孩子时愧疚不忍等。“武汉观察”的叙事内容将医护人员最真实的情绪、情感呈现在大家面前,面对镜头,他们没有逞强,也会暴露自己的柔软,而这也是普通人的正常情绪。这样的叙事表达将医护形象回归为人,没有神化,也没有魔化。
三、结语
医护人员曾被神圣化、妖魔化,这与现实中的医护形象差距较大。“武汉观察”结合Vlog的叙事策略,以记者第一人称视角深入一线记录医护抗疫的工作生活,在集体无意识的氛围中激发受众的情感共鸣。让受众在抗疫的宏大主题下,看到医护人性化的一面,他们是专业的救治者、真诚的沟通者、拥有喜怒哀惧的普通人,这打破了以往涉医报道塑造的刻板形象,让医护形象不神化、不魔化,回归为人,有利于受众换位思考,缓解医患矛盾。
参考文献:
[1] 曾庆香.新闻叙事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106.
[2] 朱桂生,黄建滨.青年医生形象媒介话语建构:从语言偏见到信任危机[J].当代青年研究,2018(03):12-18.
[3] 华进.从母题看新闻叙事中原型因素[J].媒体时代,2012(11):58-61.
作者简介:徐欣(1992—),女,山西长治人,硕士,研究方向: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