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财经类院校日语专业“思政防火墙”的构建

2021-09-10 05:43:12刘辉
科技研究 2021年20期
关键词:日语思政体系

刘辉

摘要:近年来,网络上频繁出现大学生“媚日”、“精日”现象。这种现象背后,除了学生的个人原因外,更反映出我国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存在一些不足。由于专业的特殊性,高校外语类专业的学生更容易获取来自国外的信息,也更容易受到境外虚假信息的侵蚀。这就要求我们引导同学们如何去处理这些信息。因此,有必要在日常教学中通过构建“思政防火墙”来去伪存真,提高大学生的综合判断能力。也会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尊心,增强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全国高校广泛进行“课程思政”建设。但现阶段外语类“课程思政”建设,大多停留在单个教师个体对所承担课程进行融入的阶段,不同课程教师之间在思政融入方面不是特别紧密,而外语类教学涵盖“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课程与课程之间联系紧密,缺一不可。因此,外语类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必须着眼于整个专业体系。

再者,跟传统的大学英语类课程相比,财经类日语专业的授课对象为无日语基础的学生。从对日语知识的掌握的程度来看,无异于一张白纸。因此,单个课程的“课程思政”更容易形成各自为战、效率不高的局面。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专业整体的维度进行“课程思政”建设。

防火墙的构建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1)重新梳理日语课程体系,研究如何构建以“基础日语”为核心的“课程思政”体系。重点难点在于如何将“民族自信”、“文化自信”有机地融入日常教学。

(2)研究如何建立完善教材选用体系。一方面研究完善国内教材的比较选择体系,另一方面重点研究完善境外教材的选用体系。

(3)研究“课程思政”师资队伍的建设体系。研究如何构建与校内马列部教师定期交流、协同备课的体系。

(4)研究完善外国教师选拔、任用、日常教学管理体系。坚决将对中国持有偏见的教师拒之门外。

(5)研究完善辅导员和专任教师的交流体系。

(6)研究“课程思政”日语资料库的建设。要把研究重点放在如何充实对外宣传我国悠久文化历史和改革开放后取得的成绩等方面上。

(7)针对有可能出现思想偏激的学生,探索建立重点关怀机制。

具体研究思路如下:

(1).课程体系

以基础日语为核心,探索和嘗试在专业主干课的授课过程中适时引入中日交流史的介绍,向同学们介绍中华文化对日本文字、文化、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使同学们认识到中华文化在东亚文化圈的核心地位。帮助同学们形成“文化自信”、民族自信。

(2).教材体系

(2.1)尝试建立教材黑白名单制度。

(2.2)尝试建立外教自选教材的审查机制。重点审查教材有无重大政治问题(如涉及到我国主权领主完整等核心问题)。

(2.3)探索适度增加对外宣传类内容的比重,让同学们认识到对外宣传祖国是时代对外语人的新要求。

(3).“课程思政”师资队伍的建设体系

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四个自信”,提高育人意识,切实做到爱学生、有学问、会传授、做榜样。转变教师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轻价值引领的观念,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广大教师树立“课程思政”的理念,以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为目标,带动广大教师既要当好“经师”,更要做好“人师”

(4).外国教师方面

探索建立外教溯源体系。通过大数据搜集外教信息,通过邮件、电话等方式联系外教以前的工作单位,形成对外教的初步了解。尝试建立对外教的教材、授课过程中使用的多媒体材料进行审查和备案的制度。

从日语专业体系的角度开展课堂思政,首先必须明确构成日语专业体系的各个元素。然后从细节上入手,依次展开。构成日语专业体系的元素有教师、学生、课程体系、教材等方面。其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和学生的联系主要体现在课堂体系方面。

学生方面,重点在于对新生的心理状态研究。对于新生而言,高中时期的生活按部就班且有明确的方向,再加上繁重的学习压力,大多数同学们没有意愿和精力去思考学习以外的事情。因此,很难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步入大学之后,生活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未来发展方向出现不确定性。新生普遍会出现迷茫等思想混乱的现象。再加上部分新生缺乏对事物全面分析的能力,很容易出现思想偏激的现象。

针对以上情况,必须加强对新生的思政教育。尝试在课堂上通过对热点问题的讨论了解同学们的人生观、世界观,通过微信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媒体了解同学们的思想动向。同时通过对比改革开放后中日两国国际政治、经济地位的变化引导同学们去理性看待两国的文化社会差异。通过“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来杜绝“媚日”“精日”现象的出现。

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引导学生在“民族自信”与“盲目排日”之间寻找平衡点。中日同为东亚邻国,自古以来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双方中的任何一方出现变化发展都会对另外一方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必须引导学生正确、客观、全面地了解日本,培养同学们的国际视野,进一步向同学们灌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

猜你喜欢
日语思政体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甘肃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 09:02:32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关于日语中的“のた”和“の”的研究
文学教育(2016年27期)2016-02-28 02:35:10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从语义模糊性看日语委婉表达
外语学刊(2011年6期)2011-01-22 05: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