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古建筑火灾防控策略探讨

2021-09-10 05:19:30杨航
科技研究 2021年20期
关键词:火灾防控策略

杨航

摘要:文物古建筑具有鲜明的历史性、艺术性与科学性,但由于此类建筑物或构筑物的性质复杂,火灾危险性也比较强。本文就文物古建筑的火灾危险性进行阐述,进一步探究文物古建筑的火灾防控策略,旨在对文物古建筑实施妥善保护,促进其价值的最大化发挥。

关键词:文物古建筑;火灾防控;策略

文物是一种遗物或遗迹,具有历史性和科学价值,文物古建筑就是指一种独特的建筑物或构筑物,比如宫殿、铃木、街道、佛塔、桥梁等。文物古建筑的艺术价值鲜明,但其大多为木质或砖木结构,耐火性不足,极易遭到火灾侵害,因此新时期下必须要重视文物古建筑的妥善保护。

一、文物古建筑的火灾危险性

(一)火灾荷载巨大,极易造成火烧连营。

文物古建筑建造以木质材料为主,木材作为主要承重构件,建筑耐火性能极差,部分文物古建筑需要悬挂纤维织物以达到装饰效果,此外也摆放着较多的木质雕塑及家具等。此外古民居建筑中经商或居住场所中的商品、电器设备等也大多为可燃材质,这就使得火灾荷载的砝码明显加大。而我国文物古建筑大多为三、四级耐火等级的建筑耐火性能极差,加之受当时的建筑艺术局限性的影响,有些建筑紧密相连,既没有防火分区,又没有消防通道,基本上毗连成片,缺少防火分隔和安全距离。如果一处着火,一时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扑救,毗连的古建筑,很快就会出现大面积燃烧的局面。

(二)燃烧条件良好

文物古建筑的燃烧条件良好,这与其用料、结构、风化程度等密切相关。木质材料的文物古建筑的抗火灾能力不足,纵横交错的形式下利于燃烧。随着时间的推移,古建筑长期风化松散,含水量低,也就具备了良好燃烧的条件,建筑内经常有其他悬挂可燃物,如字画、垂帏等物品,燃烧条件都很好。此外,对于文物古建筑又不宜施展破拆手段,使得消防队员很难进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扑救难度。

(三)消防施救困难

大多文物古建筑与城镇距离较远,交通不够便利,道路宽度不足,消防车抵达现场的及时性不足,火灾防控效果不理想。加之文物建筑周围没有消防水源或距离水源很远,文物古建筑中消防水源、自动灭火设施不够充足,一旦火灾发生则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

(四)引发因素多

其一,用火用电用油不谨慎。比如使用明火照明、做饭、烧锅炉等,不谨慎、违规使用电器设备等,加之文物古建筑内使用香烛供神、焚香、烧纸祈福等情况突出,稍有不慎均会引发火灾。

其二,烟花爆竹燃放不谨慎。民俗节日等活动中,烟花爆竹燃放控制不到位,引发火灾危险。

其三,防雷设施不到位。部分文物古建筑有着较大的体量,位置偏僻,地势较高,遭到雷击的风险较大。部分古建筑缺乏避雷设施,周围树木多且高大,木质干燥,雷击条件下极易诱发火灾。

二、文物古建筑的火灾防控策略

抓好文物古建的防火安全管理,重心一定是在“防”上,采取措施消除各种火灾隐患,才能真正做到防范于未然。

(一)硬件改善

首先,强化建筑构件的耐火性能。文物古建筑火灾防控方面,应明确建筑具体耐火等级,实施修缮或改造的过程中,应制定合理计划,明确具体处理步骤,选择不燃材料,对木质构件进行替换,促进古建筑耐火等级的提升,整体抗火性能也得到明显提升。

其次,增加自动消防设施。在明确文物古建筑结构特点、使用性质等的基础上,可增加自动消防设施,比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等,保证火灾发现与控制的及时性。

再次,完善防雷设施。在明确文物古建筑的所处环境与位置的基础上,应合理应用防雷设施,比如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线等,对雷击起火问题加以科学防范。

第四,改善防火间距与消防车通道。纵观文物古建筑,彼此之间距离较小,并不符合现代建筑防火间距标准。为保证火灾防控效果,应从墙体材料、门窗、开口率等方面入手加以改善,确保达到防火间距要求。外部环境改造方面,可设置消防车通道,以满足消防车通行需求。

最后,配置针对性消防车辆。若道路条件无法满足大型消防车通行需求,政府、消防部门及管理单位应立足实际对轻便型消防车辆加以配置,保证其通行能力较强。对于复杂地带来说,若机动车辆无法达到,则应配备便携式灭火设备,比如手抬消防泵等,以确保火情发生时能够保证抵达火场的时效性,火势也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二)软件改善

首先,建立消防安全组织。从规模大小、与城市距离、价值高低等因素出发,就文物古建筑開展综合分析,立足实际组建专职消防队,对文物古建筑及周围地区实施保护,确保消防安全。若地区条件受限,应建立专职或兼职消防队,确保安全保卫任务得到有效承担。

其次,完善消防安全制度。结合文物古建筑单位现实情况出发,明确火灾防控实际,就消防安全制度加以制定和完善,包括消防安全检查巡查制度、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制度、火灾隐患整改制度等,以相关规定为依据,全面落实安全管理。

再次,落实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在时代发展的今天,文物古建筑大多为旅游景点,这就需要通过多种形式来落实消防宣传和引导,以促进安全目标的实现。应将消防安全注意事项写入门票须知中,导游做出提醒,告知消防安全注意事项。

第四,开展灭火预案与应急疏散演练。文物古建筑单位可定期组织开展灭火预案与应急疏散演练,以强化全体人员的安全意识,促使其掌握应对措施与逃生方法。

最后,落实值班巡查。文物古建筑单位应加强昼夜巡逻,对人防与技防等手段加以恰当运用,对用火情况、电气设备、线路情况等进行严格检查,对火源、电源进行重点检查。夏季应注意雷电防范,节日大力管控烟花爆竹燃放,通过此种方式确保消防安全监控的严密化。

三、结束语

文物古建筑具有一定复杂性,耐火性不足,存在极大的安全风险。为确保文物古建筑得到妥善保护,应客观分析其火灾危险性,对多种手段加以协调应用,就消防安全制度加以积极完善,强化消防安全措施,对文物古建筑事故加以科学预防,以促进文物古建筑使用价值的发挥,真正展现祖先智慧,从而造福于后代。

参考文献:

[1]陈娟娟. 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J]. 今日消防,2020,v.5;No.48(05):83-84.

[2]刘石明. 关于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的思考[J].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16):2.

[3]杨琳琳. 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现状浅析[J].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9,000(007):285.

猜你喜欢
火灾防控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求初相φ的常见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数学大世界(2018年1期)2018-04-12 05:39:14
对高层居民住宅的火灾防控思考
电动汽车火灾危险性探讨及其对策研究
浅析五台山文物古建筑火灾防控
城市火灾防控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研究
科技与创新(2016年5期)2016-03-17 10:23:32
古建筑及连片古村寨火灾防控措施研究
科技资讯(2015年21期)2015-11-14 19:2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