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颂
摘要:人文素养是学生科学、客观认识世界的基础认识能力,将人文素养教育与学科教育结合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全面理解和认识课本所学知识并了解其实际含义。由此可见人文素养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可贵的素质,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因此本文通过实际教学案例分析了如何将人文素养培养融于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丰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学科开展意义与作用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人文素养;课本素材;教师再教育;结合实践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3-209
人文素养的含义非常广泛,简而言之,人文素养是人通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进而锤炼自身道德品质,提高对世界、对社会的认知能力的思维形式。人文素养是一种以人为本探索和理解世界万物意义的精神。从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角度而言,人文素养包含人类对传统道德和法律法规的认知与思考。在道德与法治学科教育中加入对人文素养的培养能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世界发展规律的认知能力得到发展,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能够提升学科教育的意义。因此教师应当尝试将人文素养教育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积极提升学科教育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深挖课本素材,渗透人文素养教育
课本素材是学科教育开展的基石,在教学改革中不可能脱离课本进行,因此人文素养教育的渗透也应当以课本为基础进行。在道德与法治课本中存在许多有关对世界的认知方法和对周围事物的思考的内容,教师在对这些内容进行讲解的同时可以引入人文素养理念的灌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
例如,在《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课本素材为学生传授对国家和对民族安全的认识方法。首先,教师可以向学生阐述军人的高尚和荣耀,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军人是特殊的,由此引出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教师可以通过案例为学生分析国家安全对于国家和社会的作用和意义。其次教师可以为学生阐述国家安全包含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国家安全的范围。最后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为学生讲解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维护国家安全,国家有哪些政策和行动是用于保护国家安全的。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国家安全对于国家发展的意义,培养自己分析国家时事和政策的基础能力。
二、加强教师再教育,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人文素养的教育是对学生思维、理念和精神的教育,少不了教师的引导和以身作则,教师必须强化自身的能力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引导和教育。因此教师应当积极参加学科知识和教学培训,提高自己教学能力的同时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才能胜任教学育人工作。此外,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也是在培养学生对教学工作的认知和理解能力,能够让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思考所教科目的学习意义和学习方法,优化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维,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形式。
例如,在《保障宪法实施》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时刻关注我国宪法的发展,了解宪法的含义,才能在为学生进行讲解时准确抓住宪法实施的重要性。教师首先要通过各个渠道关注我国宪法的修订内容,要学习宪法相关知识,加深对宪法的了解。然后要不断学习其他教师对本课的讲解方式和思路,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最后要深度解析本课知识重点和要点,不断挖掘课本知识的内涵,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课堂讲解。通过自身能力的提升,教师才能做到在授课过程中为学生传达正确的理解思路与认知方法,提高教师对学生的行为和思维的正面影响。
三、课堂与实践结合,挖掘人文素养教育的意义
道德与法治课程开展是通过实践案例引导学生对实际生活形成多样认知并构建自己的思维体系和认知标准的过程。但是学生的认知体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型的,也不是仅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就能清晰明确的。因此道德与法治教育应当将课堂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多重渠道认知生活中的各种事物,掌握知识重点,深化人文思考。人文素养教育的主体是人,因此教师也要以人为教学的中心,为学生安排多样化的课堂和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提高对社会的认知程度,强化自己的人文素养。
例如,在《维护公平正义》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结合实践让学生了解公平正义对于社会发展和国家稳定的意义。首先教师需要先通过课堂教学为学生讲授课本知识,让学生对公平正义形成初步认识。然后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制止和改变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并在实践之后进行总结和心得分享。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际生活情境下公平正義有什么意义,通过思考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主观意识和客观现象分析课堂知识的价值与意义。
具备人文素养能够让学生加强对周围环境和事物的认知,引导学生形成对自我的认知和对世界的认识能力。通过人文素养的培养,学生能够深入了解道德法治的意义和现实作用,让学生了解道德法治规范对人类生存和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并由此加强对自身思想和行为的反思,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与思想认知。可见,人文素养是学生提高自己思想道德品质,提高自我批评和自我完善能力、完善对世界认识能力的精神导向。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能够提高学校教育的水平,拓展学校教育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袁娟青.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教育的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2021(17):116-117.
[2]林爱玉.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教育的策略[J].读写算,2021(07):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