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立英
教學思路分析:改革史复习中我们常用的方式主要是为什要改?怎样改?改得怎样?这样一种逻辑方式去解读改革史。通常能把历史的基本史实说清楚,然而往往缺乏生动性。学生对于改革史更多的是背诵和记忆。通过增添历史人物细节,例如人物性格、人物的心理、与重要他人之间的关系等等,丰满和活化历史。历史因为细节而鲜活生动,增添历史人物细节有利于理解历史人物的抉择,有利于进行合理历史解释,从而落实历史核心素养。
教学设计与实施:
一、从常规的逻辑方式复习理解孝文帝改革史——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设计意图:从时代大背景大分裂大动荡走向统一,民族融合趋势下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针对当时北魏存在的社会问题,分析形成问题的原因,改革即使针对问题、依据背景寻找的解决方案,并分析其成效怎样。这两个表是都是在教师与学生互动过程中完成的。
二、从关键历史人物的视角去增设细节——加深对历史的理解,体会历史进程中“人”的因素。
1.孝文帝与冯太后(增设在改革背景环节)
冯太后————————————孝文帝
(1)家庭关系: 祖母 (无血缘缺躬亲抚养) 侄子
(2)政治关系: 后权 (看似亲近实着猜忌) 帝权
(3)改革成就: 平城 (界限分明却又一脉相承) 洛阳
材料一:孝文帝3岁当太子,5岁当皇帝。孝文帝是在冯太后抚育下成长的。冯太后有较强的权势欲,控制年纪小孝文帝,冯太后要求孝文帝周围太监每隔10天汇报一次孝文帝的情况。太监们迎合冯太后,添油加醋汇报孝文帝的不是。因此孝文帝经常挨打。冯太后出身汉族,对孝文帝实施汉文化教育,逐渐让孝文帝参政,协助改革。孝文帝本人也对汉文化产生浓厚兴趣,坚定要追随冯太后学习汉族先进文化,改变鲜卑旧制旧俗。——纪录片《千秋史话》选编
设计意图:通过孝文帝与冯太后的关系的细节分析,既能看到孝文帝对冯太后一种矛盾心理,既崇敬又想摆脱压制。崇敬之心理既让孝文帝高度认可汉文化,追随冯太后改革之路,改革前后阶段一脉相承。摆脱压制心理又让孝文帝在冯太后去世,守孝三年后急于离开平城,迁都洛阳。
2.孝文帝与太子元恂(增设在改革措施环节)
材料二:太和十七年(493年)九月,到了洛阳, 秋雨连绵,行军困难,孝文帝下诏继续南下,大臣李冲、安定王休、 任城王澄等一起进谏,不愿南下,孝文帝说:“今者兴动不小,动而无成,何以示后?若不南鑾,即当移都于此,光宅中土,机亦时矣, 王公等以为如何?议之所决,不得旋踵,欲迁者左,不欲者右”
——《魏书》
材料三:太和十九年(495年),“深忌河洛暑热,意每追乐北方。高祖幸崧岳,恂留守金墉,于西掖门内与左右谋,欲召牧马轻骑奔代,手刃道悦于禁中。高祖闻之骇惋,外寝其事,仍至汴口而还。引恂数罪,.....不起者月余。公开反对迁都。为绝后患,孝文帝将太子元恂废为庶人,旋即毒死。
——《魏书》
请回答: 从两者材料中分析孝文帝汉化改革的阻力,你怎么看待孝文帝杀太子元恂?
设计意图:以南伐之名实现迁都洛阳,是一个非常高明的策略,这是孝文帝一个政治家的智慧。迁都洛阳后,孝文帝进一步汉化改革。要彻底的废除鲜卑旧俗,遭到部分鲜卑人的反对。14岁的皇太子元恂成反对迁都反对旧俗的先锋。最终元恂被孝文帝废为庶人,最后毒死。为了改革大局,大义灭亲,杀死自己皇太子,也反映作为帝王的孝文帝的另一面。
3.众人眼中的孝文帝(增设在改革影响环节)
材料四 (孝文帝)恶本俗之陋,欲华风之变,故不喪为此举。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卷十四《魏孝文迁洛》
材料五 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脉,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近代)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
材料六 以孝文帝为代表的北魏王朝,除了提升了自己的文化,还拓宽了汉文化的生命气场。 北魏王朝统治者不仅带来了北方狂野的“陌生” ,而且带来了世界文化的“陌生”。
——(现代)余秋雨《中国文化课》
请回答:
(1)材料四作者认为“国事之弱”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五作者认为“唐一族崛兴”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六的作者指两个“陌生”分别指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时期对北魏孝文帝改革评价,学生学会从唯物史观去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同时评价历史要注意历史人物所做之事是否符合历史潮流和趋势。能否从中华民族这一个大局出发,能否向先进的生产力和先进的文化靠拢。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展开历史长卷,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到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从洛阳家家学胡乐到万里羌人尽汉歌;.....各民族互鉴融通”。孝文帝改革过程是华夏大地各民族的文化认同逐渐深入的过程,鲜卑的踪迹逐渐模糊,实际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中得到了永生。
参考文献:
[1]李凭. 北魏文明太皇太后与孝文帝[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3):187-195.
[2]纪录片《千秋史话》27孝文帝http://v.baidu.com/watch/01647842977338037741.html?recFrom=site&list=12
[3][4]魏收. 《魏书》126在线阅读网http://www.read126.cn/194c6894-51d5-4df3-a4bc-fa1282139f82!c0856342-2132-4498-921c-d81450904044!c2dd6249-acd9-4325-a85f-32b94e01f135.html
[5]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3) 百度文库https://wenku.baidu.com/view/f40d2e66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2d.html?fr=search-1-X-income1_slotid_47&fixfr=UT9gTJrSCtHSxWtagjSXsg%3D%3D
[6]《隋唐文化论文研究》百度文库https://wenku.baidu.com/view/b398ccfc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27.html?fr=search-1-X-income2&fixfr=7cG%2FGKCEjbfSkc30f8WghQ%3D%3D
[7]余秋雨. 《中国文化课》[M].中国青年出版社.2019
[8]《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2019年9月27日)https://news.gmw.cn/2019-09/28/content_331954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