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文化瑰宝的一部分。阳山县第三幼儿园《在二十四节气主题活动中培养幼儿科学素养的实践研究》课题组尝试将二十四节气融入幼儿园教学课程,经过不断的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总结出了在二十四节气主题活动中培养幼儿科学素养的四大策略。
关键词:科学素养策略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均对幼儿科学教育作出了明确指引。另外,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文化瑰宝的一部分,将二十四节气融入幼儿园教学课程,可以在幼儿幼小的心灵植下传统文化的火种,伴随着幼儿的茁壮成长,二十四节气文化也将欣欣向荣。对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科学知识、歌谣、谚语、诗词、美术作品、节气习俗、节气故事等经过适当的筛选、改编都可以融入幼儿园课程。[1]基于以上考虑,阳山县第三幼儿园开展了课题研究《在二十四节气主题活动中培养幼儿科学素养的实践研究》。经过不断的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阳山县第三幼儿园《在二十四节气主题活动中培养幼儿科学素养的实践研究》课题组总结出了在二十四节气主题活动中培养幼儿科学素养的策略。
策略一:创设适宜的科学教育教学环境,激发幼儿学习科学的兴趣
利用幼儿生活的周围环境,创设有利于培养幼儿求知欲和探索欲望的科学活动环境,能激发幼儿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情感和探究科学的欲望,使他们获得一定的科学知识、形成浓厚的科学兴趣,发展幼儿的探索能力。[2]阳山县第三幼儿园《在二十四节气主题活动中培养幼儿科学素养的实践研究》课题组根据园本实际,创设适宜的科学教育环境,激发幼儿的科学兴趣。
一、创设适宜的园所科学教育大环境,起到良好的熏陶作用
环境是隐性课程的主要载体,可以激发幼儿对美的事物的兴趣。[3]为了更好的开展课题研究,课题组精心设计、打造了阳山县第三幼儿园的科学启蒙室,把具有明显二十四节气特征的科学小实验投入其中,起到了良好的培养幼儿科学素养的作用。
此外,在幼儿园大门口设立一个大型的“二十四节气时钟”,课题组成员根据不同的节气,将指针指向相应的节气位置,给幼儿、家长一个环境的熏陶,进一步了解二十四节气文化。同时,课题组成员还根据不同的节气,在公共环创区域提供适宜的科学小实验给幼儿操作,加深幼儿对节气科学的了解和掌握,继而起到提升幼儿科学素养的作用。
二、打造适宜的班级科学教育环境,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课题组老师遵循要求,打造出适宜的班级科学教育环境,促进幼儿科学认知、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如:在实验班教师门口,设立一个小型的“二十四节气时钟”,教师带领幼儿根据不同的节气,将指针指向相应的节气位置。然后,根据节气,开展相应的节气主题活动,重点关注幼儿在科学领域方面的表现,然后根据幼儿需要,创设相应的科学区域,设计开展相应的科学教育活动并引导幼儿开展科学区域活动,以此提升幼儿的科学素养。
策略二:多渠道提升教师科学教育教学能力,促进幼儿园科学教育教學水平的提升
幼儿教师的科学教育观念作为教师科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影响幼儿教师的科学教育行为,还影响幼儿科学素质和幼儿园科学教育质量的提升。[4]因此,阳山县第三幼儿园《在二十四节气主题活动中培养幼儿科学素养的实践研究》课题组根据我园教师的实际,制定相应的更新教师科学教育观念的计划并逐一落实,多渠道提升我园的教师的科学教育教学能力,继而提升我园的科学教育教学质量。
一、加强学习,更新教师科学教育教学观念
(一)严抓理论学习
“立身以立学为先”,早在北宋年间,大文学家欧阳修就提出这样的观点,修养品行,要从学习开始。因此,为了更新教师的科学教育观念,阳山县第三幼儿园《在二十四节气主题活动中培养幼儿科学素养的实践研究》课题组根据课题研究需要,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要求课题组成员按照计划进行学习并撰写学习心得体会,由此来更新教师的科学教育观念。
(二)邀请专家指导
在2021年5月,我们邀请了原广州市第二幼儿园的张秀英园长莅临我园进行实地指导,手把手的教我们的老师如何把课题研究方案落实到地。通过张园长的针对性指导,让课题组的教师们醍醐灌顶,收获满满。
(三)外出学习提高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为了更好地开展课题研究,课题组教师不定时外出学习。如:2020年11月12日至16日,李雪梅老师到韶关学院参加“三区”培训师的学习培训;2021年4月15日,唐丽菲老师到英德黄花镇中心幼儿园进行种植茶树、制作茶叶等方面的学习交流;2021年4月16日至19日,骆燕萍老师和冯塔英老师到广州参加2021年名师优课的学习培训。
二、开展相应的主题活动,提升教师自身的科学教育教学能力
开展相应的比赛可以让教师更清楚的了解自身的特点,提升教师的科学教育能力,也可以促进教师间的交流,对教师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阳山县第三幼儿园《在二十四节气主题活动中培养幼儿科学素养的实践研究》课题组根据课题研究需要,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比赛,借以提升教师的科学教育素养。
(一)开展教师自制科学教玩具比赛
教玩具制作能力是幼儿教师必备的一项基本功。为了强化教师专业素质,提高教师制作教玩具的能力;也为了丰富班级科学区域的材料,更好的渗透科学教育的目的,2020年12月15日,课题组组织了全园教师自制科学教玩具比赛。通过这次比赛,锻炼了教师动手动脑的能力,丰富了幼儿园科学教玩具资源。同时还提高了教师自身科学素养,促进幼儿更好地发展。
(二)开展科学活动优秀课例评比活动
《指南》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的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为促进我园教师科学领域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在二十四节气主题活动中培养幼儿科学素养的实践研究》课题组于2020年12月28日-12月31日,组织教师开展科学优秀课例评比活动。活动评选出优秀课例6节。通过开展科学优秀课例评比活动,促进教师科学活动组织能力的提升,继而提升教师、幼儿的科学素养。
三、开展送教送培活动,在推广我园科学教育教学成果的同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为积极发挥县城优质公办幼儿园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广省级立项课题“在二十四节气主题活动中培养幼儿科学素养的实践研究”(编号:20GDZZ031)的优质科学教育活动资源以及市级立项课题“基于‘全收获’理念下的幼儿园种植活动的实践研究”(编号20-69)成果推广等,我园于2021年1月12日至1月14日,分别到太平镇中心幼儿园、太平镇白莲幼儿园、太平镇杨梅幼儿园进行“送教下乡”活动。通过示范课、问题探讨、互动点评、主题讲座等方式,引导、帮助一线教师从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不断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继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以“送教下乡”活动为载体,把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辐射到乡镇幼儿园,逐步形成优质培训资源,缩小办园水平的差异,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从而提高我县学前教育整体办园水平。
四、管理好课题公众号,做好推广和示范引领工作,提升园所影响力
课题立项时,《在二十四节气主题活动中培养幼儿科学素养的实践研究》课题组马上注册开通了课题公众号“趣味科学园”,课题组成员分工合作进行管理。“趣味科学园”公众号分成三个大版块,每个大版块分成若干个小版块,把课题背景、课题组成员基本情况、课题组最新活动、课题组优秀课例、节气播报、科学实验、科学故事等内容进行发布,让大家更清晰的了解我们这个课题的开展历程和所取得的成果,起到了很好的推广和示范引领作用,也提升了我们的园所影响力。
策略三:挖掘二十四节气主题活动中适宜的科学素材,开展科学教育教学活动
“二十四节气:既是文化,也是科学。”[5]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文化瑰宝的一部分,将二十四节气融入幼儿园教学课程,可以在幼儿幼小的心灵植下传统文化的火种,伴随着幼儿的茁壮成长,二十四节气文化也将欣欣向荣。对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科学知识、歌谣、谚语、诗詞、美术作品、节气习俗、节气故事等经过适当的筛选、改编都可以融入幼儿园课程。游戏法、图画书教学法、观察记录法、手工实践法、环境创设法是二十四节气融入幼儿园课程的有效方式。[6]因此,课题组充分挖掘二十四节气主题活动中适宜的科学素材,组织开展科学教育教学活动。
一、季节性科学活动素材的挖掘
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月份都与二十四节气大致对应,大概两个节气对应一个月,也意味着六个节气就是一个季节,一年下来就是四个季节。在四季交替过程中伴随着气候以及自然环境的变化,这些气候的交替、生物的繁衍以及人们的活动,能够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大胆思想、大胆想象,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7]
如:于2021年3月12日植树节来临之际,组织各班家委主任及其孩子开展了“植茶树品茶香”2021年植树节亲子活动,全园教职工及幼儿则通过群直播,观看了此活动的全过程。通过此次活动,为幼儿创设了适宜的科学教育教学环境,更好的激发幼儿的科学探究兴趣。同时,也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有关茶树的知识,进一步了解植树节的来历及其远大意义,同时还进一步了解树木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提高幼儿保护树木花草的责任感,增强爱护树木的能力,为后续开展观察茶树、采集茶叶、泡茶品茶等相应的科学教育教学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又如: 为了让幼儿感知秋天的丰收,懂得“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气象科学,并体验劳动的辛苦与收获,在2020年11月13日上午,幼儿园开展了首届“丰收·喜‘粤’丰收节活动”。 通过活动,丰富了孩子们的科学知识与生活经验,在享受秋天丰收美好的同时,体验了收获的快乐与艰辛,从而学会感恩与珍惜。
通过挖掘季节性科学活动素材,组织开展相应的科学教育教学活动,在培养幼儿科学素养的同时还帮助幼儿认识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也逐渐形成了我们幼儿园的二十四节气主题活动资源库。包括:小班级:拥抱春天,欢乐一夏,秋之收获,冬日之乐;中班级:遇见春天,顽皮一夏,秋之硕果,冬日之美;大班级:相约春天,缤纷一夏,秋之盛宴,冬日之韵。
二、社区科学资源的挖掘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
(一)清明节踏青扫墓
又临“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清明祭祖扫墓的时节。2021年3月30日,课题组协同大班级师生及家长志愿者前往贤令山革命烈士陵园进行缅怀革命烈士的扫墓暨踏青活动。通过开展此次活动,有效加强了幼儿对清明节传统节日的了解,让幼儿感受春天踏青乐趣的同时,还让红色基因在一代一代中得以传承和发扬。
(二)参观气象局
2021年4月7日,课题组组织实验班的孩子参观气象局。通过活动可以拓展幼儿的视野,培养幼儿的探索和发现的精神。使孩子们在以后的科学活动中能培养科学素养,为孩子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参观科技馆
遨游知识海洋,领略科学魅力。2021年4月9日上午,课题组组织该课题实验班的部分幼儿及其家长参观阳山县科技馆,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为幼儿、家长、老师搭建了一个参观学习的平台,更好地开拓了大家的视野。同时,让大家近距离地感受到了科学、知识的无穷魅力,更好地培养了幼儿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情感,在幼儿心灵深处播下一颗求知、乐学、爱探究的种子。
策略四:与园本课程相融合,提升幼儿科学素养
阳山县第三幼儿园作为清远市市级立项课题《基于全收获理念下的幼儿园种植活动的实践研究》实践园,所开展的种植系列活动,正在逐步建构出园本课程的架构。同时,基于我园于2020年成为广东省“新课程”科学保教示范项目《基于深度学习的幼儿园生态教育课程的建构与实施》的参与园,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及结合我园已有的课程经验,我园围绕自然生态中的“植物”“三艺课堂”开展相关教育教学活动,从原来对植物的初步了解到深度学习,以此拓展和丰富幼儿对自然事物的认识,提高我园幼儿的科学素养,同时也完善我园的园本课程。
一、与“一班一主题”相融合
结合我园“本真”的办学宗旨,我园成立了阳山县第三幼儿园中心教研组(里面包括:种子教研组、大树教研、花儿教研组、蔬菜教研组、水果教研组),从2021年春季学期开展,我园通过“一班一主题”开展五大领域的教育教学活动。如:大六班通过围绕主题“树的秘密”开展系列活动,以此达到以下活动目标:
1.教师和孩子围绕树的主题,根据季节变化,以“树的秘密”为话题,通过让幼儿观察各种各样的树,了解树的种类、结构、生长、树与人的关系等有关树木的知识和经验等。同时,引导幼儿学习作简单的记录以及以树为主题进行艺术创造,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2.在开展树的主题活动的过程中,让幼儿从中了解四季的变化,知道二十四节气中大自然的现象,如惊蛰时节春雷响动,树木、花草、虫儿苏醒;谷雨时节正是播种的好时节等等累积相关知识。
3.让幼儿在参与有关树木的探索活动中,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以及爱观察、善于动手动脑的好习惯,充实幼儿的知识储备。
“树的秘密”主题活动旨在把学习自主权还给孩子,在教师的引导下激发孩子提出问题,然后生成教育内容,很好的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达到培养幼儿科学素养的目的。
二、与“三藝”(指的是:茶艺、花艺、厨艺)课堂相融合
培养符合新时代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是现如今高等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是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8]为了进一步增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意识,积极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有效途径,提升师幼的科学素养,课题组将课题研究与“三艺课题”相融合,开展“三艺”活动。如:茶艺课堂,帮助幼儿认识不同的茶具、茶叶;花艺课堂一起认识各种花,并且与幼儿一起学习插花、制作干花、永生花等;厨艺课堂,则与幼儿一起采摘“真趣蔬果园”的蔬菜,制作各种美食。通过与“三艺”活动相融合,给幼儿提供了一个活动延伸的好场所,从而也更好地提升了幼儿的科学素养。
三、与“真趣星期五”体验活动相融合
体验兼具生存价值和教育价值。以体验为核心的体验式学习作为一种独立的学习方式,顺应了当前国内外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深入研究幼儿园社会教育中幼儿的体验式学习,对提高幼儿园社会教育的质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9]因此,课题组将课题研究内容融入到“真趣星期五”体验活动中,给幼儿提供了“真趣蔬果园”的管理、“趣味科学园”的节气小实验等场所,供幼儿自主选择、体验,更好地将课题研究内容落实到幼儿的生活体验中,从而促进幼儿科学内容生活化。
传统文化才是中国学前教育未来发展的根基所在!二十四节气作为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一,在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将是我们未来要不懈努力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曾培.二十四节气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内容与方式探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0(05):152-153.
[2]王盛.幼儿园科学活动中环境创设的研究[J].科幻画报,2020(09):234.
[3]吴安春.园所文化的生命活力——以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中心幼儿园为例[J].基础教育参考,2010(15):19-20.
[4]仝梦冉.幼儿教师科学教育观念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
[5]本刊综合.二十四节气:既是文化,也是科学[J].发明与创新(大科技),2017(01):38-39.
[6]曾培.二十四节气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内容与方式探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0(05):152-153.
[7]仲继文.开展“二十四节气”主题活动培养小班幼儿的科学能力[J].幸福家庭,2020(04):36.
[8]张杰兰.交叉与融合——舞蹈学科的新思考[J].参花(上),2021(06):92-93.
[9]王翠玲.幼儿园社会教育中幼儿体验式学习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