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

2021-09-10 12:01舒适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24期
关键词:总价意境思维能力

舒适

摘要:数学是培养逻辑思维的。但方法不同效果也不同。用素质教育的方法才能培养思维能力。

关键词:数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4-424

有人说,如果说应试教育不能有效培养思维能力,那么课后数学习题学生又怎么做呢?可以这样回答,应试教育目的是应试,要应试,当然也要懂得解题方法。例题就是引导,只要看懂了例题,理解了概念、定理、性质、法则等一系列的数学模型,遇到与例题同类的问题,只要把方法套用上去就解出了。这叫不叫思维培养,当然是思维培养,但这种思维完全建立在传授与被动接收的状态之下。是照搬陈规老套的思维能力。而素质教育培养的是富于创造性的思维方法。不是以教师为中心,告诉学生应怎样思考,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启发引导下进行思考,悟出道理。例如,死记硬背是应试教育常用的方法,采用科学记忆法才能培养思维的方法。科学记忆的方式很多。形象、意境记忆法就是方法之一。例如让学生记住“十一×÷”,死记要花很长时间。用形象意境记忆就很容易记住。所谓形象意境就是为那些符号,设置一个形象意境。如“十”先让学生看老师在黑板上画一横,说这表示地面是平的,然画一竖表示在地面增加了东西。让学生想象那情景。这时学生的脑海里就出现那样的情境:在平坦的地面什么也没有,这时,有人拿来一根木头插在地上,这就增加了东西就是“+”。再说“一”。老师在黑板上先画上一个点表示实物,再在下面画上一横表示地面。这时擦掉上面那个点,表示减去了东西,只剩下地面了。所以用“一”表示“减”的意思。再谈“×”。先讲意义,乘法是若干个相同加数连续相加的简便算法。把若干个“+”合在一起就打造成了一个铁叉,就用“×”表示。再说“÷”。除法有把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的意思。假如是二份,用一根木头分开,上下各一份。所以用“÷”表示。以上教法,先让学生理解这些形象与意境的意义,再这些形象装在脑子里,再记住与这些形象意境相关的符号,就会经久不忘。由形象到意义到再到符号,这种思维规律是科学有效的途径。这就是培养思维能力的方法之一。又例:有一道应用题,有两人买一件东西,甲单买差6元,乙单买差5元,二人合买差1元,问甲乙各多少钱?应怎样启发思维呢?那就教学生画示意图帮助理解。

这样从示意图看就一目了然了。甲单买差的6元里包括了共买差的1元。那么除去1元,乙就是5元,同样的思维,又以甲为主来推。即甲单买差的5元里也包括了二人共买差的1元。那么5元减去1元就是4元。又怎样验算呢?先算出总价。总价=甲+乙+1元=4+5+1=10元。甲=10-4=6元(差的钱数);乙=10-5=5元(差的钱数)。为了让学生牢固掌握这种思维规律,再让学生举一反三自编一道题,用同样的方法解。同学们触类旁通,除极少数差生,他们都编出了符合要求的题。如某学生编的题:有二人想购买汽车,甲买差8万元,乙单买差14万元,二人共买差2万元。问甲、乙二人各多少钱。并用示意图表示,并正确解出了。但有个学生在编题过程中,先设定了总价再编题。总价为20万元,甲的钱为14万元,差6万元,乙的钱为12万元差8元。二人共买差3万元。编的题里也没说他们各自的钱数,若这样就不叫题了,因为没有未知数。但解出的得数却与他事前设计的不符(但与编的题相符)。他问老师这是怎么回事?老师又让同学们讨论,讨论的结果,找出了原因:先设计了总价是20万元。而二人的钱的总数(14+12=26)已经超出了总价,怎么还会差3万元呢?二人共买应是超出了6万元,解出的结果才能与题相符。但这样,示意图不一样,解法也不相同了。老师总结,这个同学的问题增强了大家的辨析思维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编题能力也培养了发现问题的能力。又例:有一道题:有4个孩子,他们岁数的乘积为14,问他们各多少岁?题一出示,同学们就忙着动笔。他们纷纷用几个数字试乘,若刚好4个数的乘积等于14,则成功了。但过了好一会儿都无人成功。这时老师提示:用试的办法,即使成功了,那也是偶然性的。这种偶然的比率是极小极小的。再说,就算是很幸运偶然成功,其中的解题规律还是不知道,还是没增长能力。所以先要分析这道题涉及什么知识,再找突破口。同学们茅塞顿开了。从所学的知识中(课内外的知识)扫描。终于有同学说与“一个

数的质因数有关”。老师肯定了方向正确。就抽他在黑板上演算,其余在下面演算。,,。这样14的4个质因数就是1,1,2,7.他们的乘积是1×1×2×7=14.同学们信服了。但老师又问,如果5个孩子岁数的乘积等于14呢?经启发,知道还可以再把 或 。如果有无穷多个孩子呢?那就可以把7或2无穷分解下去。同学们又进一步找到這个问题的规律了。这是老师总结:同学们先用试的办法并非完全无益,民谣是方法之一。在科学研究中也有先试一试的方法。但即使试出了答案也要分析其中的规律。所以应先不考虑试的方法,应先考虑从所学知识中(无论课内知识还是课外知识)找线索,再找突破口。又例:老师又出了一道题,5只猫同时吃5条鱼需5分钟,100只猫同时吃100条鱼需要多少时间?有个同学脱口而出,需500分钟。这时让大家讨论这个同学的回答正确吗?回答不正确。他忽略了什么概念?形成共识:忽略了“同时”二字。答案也应是5分钟。

综上所述,上面讲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所举例子是有限的,但仅从以上例子也可以说明,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应从多种方法,多个角度去进行。还要用启发式不用注入式,还应让学生举一反三地进行学习。

参考文献

《素质教育论》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总价意境思维能力
春色满园
“刚需”入市带动广州楼市进入复苏期
一朵花的意境
巧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环境——雕塑意境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