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玲瑾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学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教学方式的不断转变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教师的教学压力,解放学生的思想。同时小组合作教学方式的出现对于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因此本文将围绕“加强小组合作学习,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这个主题展开讨论,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共同推进小学语文课堂的高效发展。
关键字:小组合作学习;语文课堂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4-032
引言
传统的语文教学形式不能满足学生对语文的认知,会影响最终的学习成果,不利于学生培养语文核心素养。而小组合作教学方式的出现正好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这一不足之处,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让学生之间形成知识传输,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培养自身的合作意识,提高学习成绩之外为自己之后的生活和学习打下基础。
1加强小组合作教学的重要性。
小组合作教学对于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它奉行了新课程改革标准,另一方面小组合作教学对于学生的综合发展也起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同时培养自身的合作意识。在当今这个时代学会与他人合作已经成了每个人必须要具备的技能,由于这个阶段的学生年纪还比较小,很容易在其他人的指导下形成良好的習惯,进而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2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2.1教学方式过于古板,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大部分老师的教学方式还是停留在以前利用黑板进行教学的方式上,由于现在的学生思想越来越趋于现代化,导致他们不适应传统的教学方式,自然也就没有学习语文的兴趣,这种情况长期发展下去就会影响学生语文的最终成绩,对教师的教学质量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2.2主体构造不够科学。
虽然有的学校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实行小组合作教学的方式,但由于对小组合作教学的认识不够深刻没有充分发挥小组合作教学的优势。在实行小组合作教学的过程中只有少部分的学生参与到了学习的过程中来,没有调动全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最终的教学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3针对小组合作教学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提出的有效解决措施。
3.1让学生明白合作教学的重要性。
要想小组合作教学能够在语文课堂中顺利实行首先要做的就是如何让学生更好的配合教学工作,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条件。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老师在开展小组合作教学之前让学生明白小组合作的重要性,也让学生从独立学习转变到小组合作学习有一个思想准备,这样更加利于小组合作教学和高效课堂的构建。
3.2合理分配小组成员。
为了能够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合理分配小组成员是关键,这就需要老师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学习情况,不能将成绩好的学生分一组,成绩不好的学生分到另一组。这样就与小组合作教学的最初目的相背离,要想语文高效课堂早日形成就要做到每个组内都有成绩好的学生和成绩不好的学生,然后让成绩好的学生去带动成绩不好的学生进行主动的学习,让他们在组内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久而久之成绩不好的学生在成绩好的学生的带动下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3.3教师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
虽然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但还是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而不是把学生分成小组之后让他们进行自主学习。老师要班级内观察小组合作学习情况以及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当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遇到困难时能够向老师求助,老师及时给出正确的答案。当小组内的成员因为意见不同出现矛盾时老师也要及时站出来帮助他们解决,并让他们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思考问题,从而更好的开展小组合作教学,只有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努力才能更加快速的构建小组合作学习的高效语文课堂。
3.4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评价。
由于现在的学生都比较敏感,所以老师评价小组成员的表现时不能踩一捧一。虽然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着竞争但也要告诉学生不能因为有组内存在着竞争关系就不在意整个小组的综合发展,小组成员之间对着干,这样不利于小组的发展。为了更好的开展小组合作教学还需要老师制定一套比较完善的评价系统,在评价时要多鼓励学生,除了老师对小组成员的评价之外还让小组内的成员进行互评,让小组成员在互评的同时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长期的发展下去不但可以提高语文成绩,促进高效语文课堂的构建还能够促进组内成员之间形成和谐的关系。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是十分正确的事情,它不但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对于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虽然教学方式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它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因此,为了合作的教学形式能够顺利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展还需要各位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注意总结经验,争取早日找到一种适合学生发展的小组合作教学形式。
参考文献
[1]钟瑞琴.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U].教师博览(科研版).2015.,06:46-47.
[2]肖卿真.探讨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U].求知导刊,2013,04: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