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松
校园足球项目在我国已开展了十余年,从当初的预期上看,当前小学校园足球的开展确实取得了一些成绩。比如管理机制日益完善、校际联动机制基本成型、学校重视程度逐步提高、社会效益初步呈现及教师专业化程度得到提升等。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改进。如氛围不够、兴趣不高、目标不合理以及场地器材欠缺、教师团队建设不到位等。
校园足球项目是从国家层面发起的,发段于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及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如今,校园足球项目已开展了十年有余,确实按预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需要优化、解决的问题。
1 小学校园足球取得的成效
1.1 管理机制日益完善
在校园足球开展之初,管理层存在着强制性倾向。在管理的机制上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管理办法不细致、不专业等问题。随着校园足球的开展,管理层也在不断摸索经验和反思调整。如今,从管理机制上看,基本上达到了利于校园足球有序、有质开展的水平。不仅细节管理到位,而且专业化水平较高。不再是学校和教师们普遍诟病的“外行管内行”。
1.2 校际联动机制成型
足球项目的开展需要校际的经验交流和比赛活动。初期,校园足球的开展主要是各学校的各自为战,校际的交流合作,主要是靠学校间的自发联络。校际交流的环境不良、效率不高。而当下,这个问题也基本得到了解决。学校之间的足球交流活动,已经建立了较好的上层管理和联通机制。
1.3 学校重视程度提高
开始时,除了传统的足球特色学校之外,很多学校对开展校园足球持抵触思想。认为管理层不应干预学校体育开展的细节。而随着校园足球的深入开展,学校已经体验到了该活动给自身教育所带来的可喜变化。比如学生体质明显增强、学生意志品质及团队意识等得到强化、学生心理更偏向于积极等。因而,大多开展校园足球的学校,已经由被动变为了主动。
1.4 社會效益逐步呈现
目前,我国正在加快建设体育强国,但是足球项目在几十年来却处于下滑状态。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我国的足球人口比例很低。这也是国家大力推行校园足球项目的主要原因。我们可喜的看到,初期参与校园足球的学生,有一部分已经进入社会。他们中有相当的比例在业余体育生活中选择了足球这个项目。总体上看,校园足球开展以来,我国的足球人口确实呈现出增长趋势。
1.5 教师专业化已实现
足球项目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而在校园足球开展之初。学校体育教师很多并不是足球专业,而以田径专业为多。这样,他们被动地转而去主攻足球教育,有些力不从心。而当下,开展校园足球的学校,基本上都拥有了至少一名专业的足球教师。这为保证项目开展的专业质量提供了根本保障。
2 小学校园足球存在的问题
2.1 氛围营造不足
校园足球的目标并不是把所有学生都培养为足球运动员,通过这个项目的开展来普及足球文化、培养体育意识等也是其重要目标。但现在来看,学校开展校园足球存在着强制推行的现象,不太关注学生的参与情感。一些不喜欢足球项目的学生对此存在排斥思想。主要的原因,就是学校在营造足球文化氛围上所下的功夫不多,有一些追求“业绩”的倾向。
2.2 学生兴趣不浓
因为校园足球文化氛围营造不够,不少学生不理解参与足球运动的意义。再加上教师不注重对学生参与情感的引导。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是被迫参与足球运动的。特别是一些女生和性格偏于内向的男生,参与足球的兴趣度偏低。在这方面,教师确实需要去做一些工作。比如提升价值引导和兴趣培养,以及根据学生兴趣取向进行项目引流等。
2.3 目标不够合理
不少学校开展校园足球存在着严重的功利思想。即,通过校园足球的开展赢得上级的表彰或通过校际足球比赛成绩为学校赢得荣誉等。而不把项目开展的重心放在普及教育、素养教育上。这样,一些学校的校园足球其实是“名存实亡”的。即,已经没有普及性足球教育活动,而专门训练一支足球队用来参加比赛。这明显与国家推行校园足球项目的初衷相悖。
2.4 场地器材欠缺
把足球项目作为一个普及性运动来推广,一个主要难点就是场地和器材。一个经济型足球也需要几十元钱,如果要达到每名学生一个,推行起来投入也不少。更大的问题是场地。因为足球项目与羽毛球、乒乓球等群众性体育相比,对场地要求比较高。就算是小学生可安排小场地练习,当下大多学校也不能满足。这个问题,是制约校园足球普及开展的最大阻碍。
2.5 教师团队待建
前面说,当前各学校都拥有了专业的足球体育教师。但是,要实现全校的普及,一到两名专业教师显然是不够的。所以,当前在教师方面,亟须扩大专业教师队伍,组建专业化的教育团队。
综上所述,校园足球开展十余年来,确实按预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应理性地看到尚有一些问题制约着校园足球的进一步发展。当前,小学校园足球应在保持已有成绩基础上主攻几个方向:氛围营造、兴趣培养、理清目标、扩大教师团队、科学开发和利用场地。
(作者单位:湖北省潜江市田家炳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