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本栋 曲钰洁
体育舞蹈项目是集体育、音乐、艺术于一身的综合性体育运动项目,与一般舞蹈不同的是,由于其独特的规范性、竞技性、娱乐性、健身性等特征,体育舞蹈深受现代各个年龄段人群的喜爱。本文主要从动作控制的两种理论入手,探讨其对体育舞蹈运动技能学习与教学的帮助与启示。同时也为体育舞蹈运动技能学习与教学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 动作控制的概念
指与人执行技能性动作有关的神经肌肉上、生理反应上以及行为学机制上的一系列综合,它的研究对象则是动作产生、执行和控制的过程,以及影响这些过程的各种变量。
2 动作程序为基础的理论以及在体育舞蹈运动技能中的应用
2.1 动作程序理论的概念
Richard schmidt(1975)认为动作程序不是特定的肌肉指令,而是抽象的、以记忆为基础的一类动作表征。每一个动作都由固有特征限定。
2.2 动作程序理论在体育舞蹈运动技能学习与教学中的应用
体育舞蹈分为两个大项群,分别为拉丁舞与标准舞(摩登舞或现代舞),每个项群中又各自包含五个舞种。如何使学生在体育舞蹈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能快速掌握达到动作技能自动化是教学中重要的核心问题。
体育舞蹈各个舞种成套作品都是由不同的单个动作技术组成,每个动作都属于分立运动技能,如旋转、髋部动作、手臂内旋与外展等都是短时快速动作,应遵循动作程序为基础的理论学习。在学习某一动作技术过程中,进行多次正确示范与反复练习,在大脑中设立动作程序,通过条件反射建立起动力定型。掌握动作要点并形成动作技能自动化后,循序渐进地改变运动参数,如改变音乐节奏、增加旋转个数等。
学生在进行动作时能否快速掌握正确的动作程序取决于教师的正确的动作示范。同时,教师还应注意示范方位与示范时机的把握,如在进行单个技术动作讲解时应抓住技术要点:给予学生技术动作提示,肌肉集群的运动方式与发力方向,使学生建立正确动作表象。学生进行练习后,及时反馈,给予反馈信息,强化动作程序,抓住合理的示范时机:如单个动作学习或用分解法成套练习时,使用联合示范,5次示范,15次练习;5次示范,15次练习,用此示范加训练的方式往往训练效果最佳。
3 动力模式(动力系统)理论概念以及在体育舞蹈运动技能中的应用
3.1 动力模式(动力系统)理论概念
人类的运动系统非常复杂,从非线性的动力学观点来解释人类动作控制:行为在时间上改变是突然发生变化,而不是持续性、线性过程。
3.2 动力模式(动力系统)在体育舞蹈运动技能学习与教学中的应用
体育舞蹈运动技能为开放性与封闭性相结合的运动技能,其大多数时候是靠本体感受所介入的反馈调节的,例如学生自己在训练室进行舞蹈动作训练时,不受外界干扰,其是由本體感受器介入的反馈进行调节,但如果进行竞技比赛或舞台表演时,由于是同场竞技项目,也会受到对手行进路线与搭档配合等外界因素的影响。
在体育舞蹈运动技能学习中,舞伴配合、对手路线及站位和观众反应属于易变化的因素。在体育舞蹈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舞伴双人的配合是该项目的难点及生命力体现,两人的头部、肩膀、中断以及腿部的配合应是一致或有呼应的。如两人配合不佳,双人舞蹈展现的效果就会减半,在平时训练和学习时应多于舞伴进行配合练习,经过平时训练或两人眼神沟通应告知舞伴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及节奏拍值的使用,最终表现出一致的舞蹈风格及节奏表达方式。利用好体育舞蹈运动技能学习时本体感觉与视觉的关系,体育舞蹈的练习会极大用到视觉与肢体活动方向、位置、速度等的结合,在学习新的技术动作时可以先对着镜子进行练习,利用视觉对本体感觉的作用加强技能学习过程,后再不对镜子进行练习,加强该运动技能的学习。
4 动作控制的两种理论对体育舞蹈运动技能学习与训练的启示
合理的运用以动作程序为基础的理论和动力模式(动力系统)理论,可以使体育舞蹈技能学习与训练更加高效、合理。
首先,根据动作程序理论,应先通过教师示范、讲解等方式,使学生形成运动表象,通过适宜负荷的训练建立固定的动作程序。单一动作到成套动作由简到难,使学生熟练动作后,渐渐改变动作参数,使其达到技能动作自动化。
第二,根据动力模式(动力系统)理论,教师在教学训练过程中,合理改变情境、训练环境、运用知觉-动作联结练习,以此来锻炼学生的应变与反应能力。
因此,动作控制的两种理论对于体育舞蹈运动技能的学习与训练具有完善的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首都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