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花开”,让传统文化在校园绽放

2021-09-10 07:12陈佳慧
现代苏州 2021年3期
关键词:紫藤花纸鸢年画

陈佳慧

年画是富有绘画特色和装饰意味的民间美术品,在民族传统节日中常用作“除旧更新”的重要象征。旧时候,每当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把房院打扫得干干净净,在堂房、卧室、窗旁,门上以及灶前,院内的神龛上,贴上焕然一新的年画,既用以营造喜气洋洋的新年气氛,又藉以祈求上天赐给幸福,消除灾祸与不幸。

近日,绘制木版年画、剪福字、捏泥塑、画糖画……这些小时候的过年记忆在双塔街道大公园社区“紫藤花开”校社联盟迎新年非遗集市上重现。现场满满的新年盼望,浓浓的新春仪式感扑面而来,来自辖区多所学校的学生和家长共同体验非遗技艺的魅力,感受到了年味里的民俗。

非遗进校园,唤起苏城记忆

木版年画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年画的印刷兼用着色和彩套版,构图对称、丰满,色彩绚丽,刻工、色彩和造型具有精细秀雅的江南地区民间艺术风格,主要表现吉祥喜庆、民俗生活、戏文故事、花鸟蔬果和驱鬼避邪等中国民间传统审美内容。

“生肖福木版画,主要体现吉祥喜庆,表达人们对新的一年美好生活的愿望。”在非遗集市现场,来自姑苏区民间文艺家协会的印敖齐老师为大家生动讲解了古法拓印的传统文化技艺。印敖齐精心刻制的木版“福”的内容包含:百福,竹子节节高,葫芦(福禄),牛转乾坤,牛背上有元宝,脚下为如意,两边是小铜钱,右上角是太阳和云,寓意牛年吉祥幸福。作为一门独特的手工技艺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惟妙惟肖的年画吸引了家长和孩子们争相体验。“农历新年就要到来,带着孩子亲手拓印一份福字年画,带回一卷新年的美好祝福,非常有意义。” 家长何文妍说道。现场还有吹糖人、画糖画等传统技艺,也很受孩子欢迎。热闹的非遗集市上,动动手就能唤起属于苏城的回忆,有趣、质朴、喜庆。

纸鸢靓童年,弘扬传统文化

对于草桥小学的孩子们来说,传统工艺并不是陌生的事物。“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朗朗的读书声回荡在草桥小学课堂里,民俗老师正为小朋友们带来一堂“放飞梦想纸鸢”的传统文化课程。

2020年,大公园社区“紫藤花开”益课堂在草桥小学拉开序幕,每周三下午将传统民俗和非遗文化送进学校,让学生们近距离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活动现场,大家会一起猜一猜红楼梦中关于风筝的灯谜,读一读关于风筝的古诗词,并观看小视频进一步了解关于纸鸢的“前世今生”。最后一起动手给纸鸢组装、绘色,分享自己的梦想,在趣味互动中启迪智慧、浸润心田,了解学习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做传统文化的传播者、践行者。

据悉,“紫藤花开”校社联盟自2018年成立以来,充分发挥校社文化圈力量,通过“小手拉大手”的運行模式,实现社区与学校文化教育资源共享。2020年起,社区以“文化融人心,教育立长远”为主题,结合双塔街道子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文学教育资源开展“紫藤花开”益课堂,开设剪纸、苏扇、泥塑等课程,服务了近2000位学生,为学生的校园生活增添了一道靓丽的色彩。

紫藤开满枝,收获一路芬芳

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不只是在苏作。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在传统文化传播过程中,国学经典课程也受到很多“10后”孩子的追捧,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会感恩师长,孝敬父母,在实践中学会行孝感恩、尊重他人,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使传统文化精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传统文化到家风培育,“紫藤花开”校社联盟受到了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形成了系统的联盟体系,并不断吸收新的资源入驻,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课后活动阵地,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成长、不断进步。

“我体验了绘制京剧脸谱、制作花灯、古彩戏法,每一次课程都有不同的收获。”草桥小学的夏依锦说道。未来,“紫藤花开”校社联盟将依托苏州古城人文教育资源开设特色课程,引导学生走进古城,用眼去观察,用耳去聆听,用脑去思索,用手去创作,使学生认识古城,熟悉古城,喜爱古城,保护古城,用孩子的视角展现独特的家乡风光,幽静的自然环境,淳朴的民风和底蕴深厚的文化。

猜你喜欢
紫藤花纸鸢年画
向往鸢满天
纸鸢风与少年
爬不起来才是真正的失败
紫藤花开
校园里的紫藤花
NO.3 纸鸢
羊年画羊缪印堂
缪印堂的“年画”
藤花前
牛年画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