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区石壕镇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指示精神,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凝心聚力抓发展,培根铸魂再起飞,促转型升级,建美丽石壕。”綦江区石壕镇相关负责人说。
行民生之实 走好脱贫路
民生无小事。石壕镇下足“绣花功夫”,狠抓脱贫攻坚,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决心,聚焦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
石壕镇坚持“富脑袋”和“富口袋”并重,强化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成效明显:479户贫困户实现高质量脱贫,完成危旧房改造860户,教育资助1.14万人次,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18处,建成蓄水量309万立方米的茶树湾水库,切实解决和改善全镇4.6万人饮水问题。
同时,以品牌战略为抓手,做大做强花坝糯玉米、花坝蜂蜜、响水大米等扶贫产业。石壕镇还培育发展起集体经济组织15个,实现村村有集体经济。尤值一提的是,万隆村集体公司已连续3年为村民分红。此外,石壕镇还积极推进村集体产业,梨园耳机车间、万隆方竹笋加工车间、响水水稻加工车间建成投產。
聚群众之智 织好文明网
石壕镇坚持党建引领,动员群众力量参与基层治理。围绕“优化体制机制、深化网格服务、强化治理队伍、净化乡风民风”,石壕镇推进三治融合,创新社会治理:建立组、村、镇三级和议制度,引导乡贤、退休职工、“支客师”等变身“网格员”“和议员”,组建红魂劝导队、妈妈喊话队、平安嫂、专业巡防队等,形成600余人的基层治理服务团队。
近年来,石壕镇调解矛盾纠纷1000余件次,做到了小事不出组、难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2018年8月,重庆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渝南片区座谈会在万隆村召开,万隆村被评为“重庆市文明村镇”;2019年,万隆村还被重庆、湖南等七省市联合评为“化解边界矛盾纠纷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同时,石壕镇还建立起“走村入户排忧解”闭环机制,解决了香山社区居民“用气难”等一大批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打红色之牌 走好转型路
石壕,是中央红军长征时唯一过境重庆的地方,这里拥有丰富宝贵的红色资源。其中,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綦江主体的核心组成部分——投资3亿多的红魂小镇,正在如火如荼建设。
2019年7月15日,“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走进石壕。中央和市级主流媒体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再走长征路,讲述了长征故事、传播了长征精神。
近年,10万人次到石壕红军烈士墓接受爱国主义教育,6万人次重走长征路,参观红军桥、红一军团指挥部、红军洞等红色景点。石壕镇紧抓发展机遇,持续提升打造“红魂小镇”,做好游客服务中心、红一军团司令部旧址恢复项目、红军烈士墓及陈列室升级改造、红军桥修缮及周边配套设施建设。
站在新的起点,石壕镇将按照“核心价值凸显,景观协调统一,红色之乡鲜明”总体要求及建设重庆一流、全国知名的红色文旅精品项目总体要求,快速推进“一核(文化核心体验区)、一路(励志体验区)、双翼多点(以乡镇振兴等为主的红色旅游延伸体验区)”等20多个项目建设,将石壕建设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庆市知名休闲避暑目的地”,实现新的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