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书人

2021-09-10 02:12:16苏昊霖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3期
关键词:太傅吏部西京

苏昊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3-215

路边的茶楼人影错落,街上传来两三声吆喝,堂内一人负手摇扇,衣上有风尘,正口若悬河,时而醒木拍桌。

墨囚是京城最有名的说书人。

从不讲烽烟江湖血雨腥风、月下花前儿女情长、奇珍异兽光怪陆离,只讲这京城中的悬疑命案,波澜壮阔扣人心弦,真真假假不能分辨。

比如近来吏部尚书横死街头,仵作判断这人竟是被吓死的。纸包不住火,这件事很快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八卦,当然,所有人都在等西京茶楼的反应。果然,茶楼当天贴出了告示:吏部尚书横死街头,是何鬼锁魂?

墨先生的说场自然是座无虚席,人多卻秩序井然,只听墨囚用他那常用的语气不急不慢地说:“昨夜二更,墨某提剑跟上了行踪可疑的吏部尚书......”

众人哗然,却不意外,墨先生惯常以杀手视角讲解,其情节跌宕起伏,言辞劲爆,让人身临其境。

老百姓们当然不会认为墨囚当真杀死了吏部尚书,但墨囚说的确实是真事。

“越是真事,越没人信。”墨囚如是说。

墨囚留下一地目瞪口呆的人,施施然回到了小别院。院内红梅开得正艳烈,雪色清冽。墨囚坐在石墩上翘着二郎腿,对着空无一人的雪地说:“又有生意了?”

于深现身,扔给他一封信,墨囚看了看,不仅笑出声:“这人是干了什么?让那位这么痛恨,要在团团圆圆的节日要他圆圆的脑袋。”

于深沉声道:“贪赃。”

墨囚挑挑眉:“所以这就是你空手而来的理由?”

于深点头:“事成之后,赏金自取。”

上元佳节,西京灯市如海,喧嚣夜里,戏台、马车、商贩,满街浓浓的烟火气。长风穿楼阙,墨囚一袭夜行衣,落到了左丞相家里,说来奇怪,这一路畅通无阻不说,明明是佳节,丞相府却极为冷清,只有一间屋子还亮着。

墨囚仗着自己剑术高超不怕危险,径直进了屋子,明灭的烛火下照着两鬓斑白的将死之人。

左相毫不意外地看着他:“你来了。”

墨囚剑不离手:“你好像并不意外。”

左相低沉地笑了一声:“都是贪官,那吏部尚书死了,不就到我了吗?上面那位,端的好手段。”

墨囚听他话里有话,来了兴趣,嘴上却不饶人:“别给我来这些有的没的,你是自己坦白罪行,还是我来帮你?”

左相但笑不语,交给他一本账本,墨囚粗略地翻着看了看,令他惊讶的是,这左相竟将自己贪污的所有赃款的来历都写得清清楚楚,生怕别人查不明似的。

墨囚黑黑的眼珠盯着他,像是要盯出一个窟窿来:“你这样做,有什么目的?”

左相指了指账本:“这些财物,可都是上面那位给我的。”他继而叹道:“这身骨,早就折了,现在这样,不正是他想看到的吗?”

墨囚嗤笑一声。

左相见他执迷不悟,苦笑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就当给你提个醒了。”

墨囚冷哼一声:“是吗?可我也听过,临死也要拉个垫背的”

左相浑浊的眼睛带着笑意:“你已经动摇了。”

墨囚提着左相的头回了小别院。左相的话他是一句不信的,不过有一点他说对了。

世人崇尚贤德清明之官,可为君者未必容得下此种臣子,为佞者又焉知不长寿而多福?至清之水中鱼,易遭鹰鸟折损。②

或许左相曾经也是个忠直敢进谏的文官,或许他也曾立过“为生民立命”的志向,到如今,无论他贪了多少拨款,害了多少百姓,也不过是无身之首、雪中落梅罢了。

第二日,西京茶楼开业,给人轰然一击,上元夜团圆时,左相为何惨死家中,尸首至今为寻回?

“...墨某便顺着那暗道深入,觉察出一块空地,蜡烛一照,嚯,满地金银财宝,那叫个熠熠生辉,这左相,果真是一大贪官......”

“你收敛点,上边已经注意到你了。”于深冷漠地说。

墨囚大爷似的躺在摇椅上,闭眼不理会他,蓦地问了一句:“要打仗了?”

于深一滞,心道果然瞒不住。他与墨囚还不同,墨囚一直游离在中心政治之外,随时都可能脱离上边那位,于深自己却可说是那位的直系,接触的都是一手资料。

墨囚微不可察地笑了笑:“谁带兵?”

于深放弃抵抗:“定远侯。”

墨囚“哦”了一声,摩挲手里的茶杯。大凉的边境一直不稳定,大仗不打,小仗不断,上边连抄几家贪赃枉法的,定是要将巨款投给军队,趁着这次机会一劳永逸。

定远侯带兵,自然是让人放一百个心。不过,这样看,上边那位,野心不小哇。

一年后,定远侯再边境大获全胜,消息传回京城,龙颜大悦,大笔一挥,一道圣旨降下:北上,开疆拓土!

北上并不顺利,敌人已被逼得退无可退,每一场都是死战,加之此时南方洪水侵袭,一时间大凉进退两难。

但皇帝的獠牙已经收不住了。他果断下达了继续北上的命令,一时间百姓多有怨言。

一叶落,天下秋。

刚一入秋,太傅长跪在明殿前,冒死进谏皇上,从早跪到晚,无人问津。后来,太傅的学生陆陆续续地来了,陪同太傅一起,力劝皇上收回成命。

墨囚报剑立在高墙上,眸色渐深。

太傅一声清寒,刚正忠直,门下弟子多出寒门,殊不知,寒门已成了一股可以威胁到皇帝的势力了,这种人,让明殿上那位如何安心?

这年冬,北方一场大雪让定远侯不得不撤兵;京城里,一场大雪也埋葬了太傅一家。

灭门惨案。

令百姓更不安的是,这一桩案子并没有被改编成话本讲出来,墨先生一反常态,从古至今开始洋洋洒洒地讲起了各朝各代的名将,绝口不提太傅之事。

皇家信誉有损。

于深刚落地就被墨囚擒住了,冰凉的剑身搭载颈间,散发着森森寒气,耳边是墨囚冷冷的话:“这次又是谁?定远侯?”

于深沉默。

得到了答案,墨囚冷笑一声,低声说:“爷不干。

“爷不仅不干,还要拦。告诉狗皇帝,这是爷的回答。”

他一掌拍向于深,让他滚了。

是夜。

墨囚身着黑衣,守在定远侯府,清辉的月光洒下,照出暗处重重殺机。剑身满是血,墨囚身前躺着几条尸体,死不瞑目。

“还不死心?”他冷冷道。

天将明,暗处的同行退去了,墨囚看着满地的尸体,唇角微勾,心下生出一计。

第二天,西京茶楼推出重磅消息:十几条尸体堆在明殿前,是态度,还是添堵?

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地方被人如此侮辱,这会是整个国家都关注的事情,然而情况似乎完全不同。

“......墨某收到消息,竟有贼人妄图刺杀定远侯!墨某亦是心愤难以自持,手痒杀了几个,却唯恐不能警戒主谋,于是心生一计,将尸体摆在他面前!......”

什么?!百姓震惊,尸体摆在明殿,那岂不是......

“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墨某不过贱民一个,却最见不得英雄沦丧于此种下场!

“所以,杀人放尸,是我的态度,亦是在添堵!”

反了!反了!

百姓早对皇帝心存不满,一时间皇帝尊严一落千丈,市井多有蜚语,有心者蠢蠢欲动。

大凉,要变天了。

于深带着几个兄弟围杀墨囚。纵容墨囚说书,是因为无伤大雅,但若是说了不该说的,挑战了天子权威,便留不得了。

双拳难敌四手,总是墨囚剑术再高超,也禁不住多方攻击,受伤是必然的,死是必然的,死前拉一个人,也是必然的。

于深看着两把各自穿过对方的剑,吐了口血。来之前冲皇上多要了两锭金,还是亏了,比不上阿囚的手艺。

杀手墨囚死了,说书墨先生失踪了,西京茶楼来了新的说书先生,民间的流言被镇压下去了,人们再也听不到惊险的故事,听到那句“且听我下回分说”也不会再期待到心痒难耐了。

明年夏,定远侯因谋反之罪判以死刑,枭首当街示众,民敢怒不敢言。

越两年,大凉控制愈发恐怖,民不胜其苦,起义爆发。

大凉,乱了。

某日,大凉皇帝于宫中被刺杀,皇室宗亲四分五裂,大凉名存实亡。

暗算者,终因暗算而死。

欲知后事如何,且待下一位说书人。

——完——

参考文献

本文灵感来源《慈悲客栈》

①改自《说书人》歌词

②引自《昭奚旧草》

③引自《有匪》

(山东省泰安市第一中学新校高二十七班)

猜你喜欢
太傅吏部西京
明代吏部尚书群体构成及其特点
听海
南风(2021年14期)2021-06-13 08:50:46
凿壁偷光
从“皇甫吏部”与“元仆射”考辨《齐民要术》的成书时间与背景
古今农业(2019年1期)2019-05-11 09:17:16
公公偏头痛
桃之夭夭A(2018年6期)2018-08-20 10:24:34
两汉“上公”名号新探
朱元璋与太傅
略论两晋南朝的吏部郎与官员铨选
山西档案(2016年4期)2016-02-03 23:00:46
编辑部的故事
民国陪都“西京市”筹建夭折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