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年级开展德育工作的策略

2021-09-10 07:22黄桂彬
中学生学习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积极作用德育教学高中生

黄桂彬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高中阶段的学生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越来越严重,这也为教学活动带来了新的启示。由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思想意识越来越强烈,这也就使得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容易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为其健康发展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而只有加强德育工作的开展,才能帮助这一阶段的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其后续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基于此,本文就从明确德育教学的目标、建设德育教学队伍、组织开展德育教学实践、发挥家校教育合力几个方面论述了高中阶段开展德育教学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高中生;德育教学;积极作用;策略

对于高中的学生来说,正是学习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德育教学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成为了培养全面型学生的一个必要环节。然而,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德育教学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这就需要教师不断调整德育教学工作的方向,找到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从各个环节加强对学生意识和习惯的培养,充分渗透德育教学的新理念,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学生走上学习和发展的正轨,为培养更多社会所需的新型人才做好万全准备。

一、明确德育工作的目标和重点内容

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也就使得德育教学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优势,成为了培养社会优秀接班人的根本保证。为了有效推进高中阶段的德育教学工作,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明确德育工作开展的目标,把握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1]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结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根据教学大纲首先明确德育工作开展的目标,掌握德育工作开展的方法。首先,教育工作者要明确自身的职责,要认识到德育是伴随学生一生的教育内容,直接关系到科教兴国战略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与否,只有加强对高中阶段人才的培养,才能源源不断地为社会输送更新鲜的血液,培养一批更高素质的人才,进而为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完善提供重要的后备力量。接下来,教师就要在掌握具体的工作方法之后,就要确保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把德育教学落实到位,要根据这一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求知需求,把握时机完成德育内容的渗透,在为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道德素质,要不断摸索适合高中阶段学生发展的德育教学道路,明确这一阶段德育教学的目标是要帮助学生纠正不良的思想和习惯,初步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根据目标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打开后续德育教学活动的大门。

二、加强德育教学队伍的建设

任何教育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教育队伍的支撑,在高中阶段的德育教学活动中,学校要承担起教育队伍建设的责任,有目的地培养一支积极进取、心存大志的德育工作者,进而为给予学生更科学的理论指导提供重要的物质支撑,为德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扫清本质障碍。

在开展德育教学活动之前,最为首要的目标是加强对教育工作者、集体教育、个体教育、组织活动、指导教学工作以及常规工作开展的基本功,以此来帮助教育工作者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筛选出更高素质的教育人才。从学校层面来说,可以通过定期组织开展德育工作培训会来提升德育教学工作者的专业技能,规定德育工作者工作的具体内容。如,要求德育工作者必须采用主题班会的形式为学生渗透德育知识,留出充足的时间引导学生完成交流讨论,在一对一的交谈中掌握学生的内心活动,了解学生的性格,为更深入的德育工作做好充分准备。与此同时,学校还要定期组织德育工作者开展经验交流大会,在分享教育方法和成效的过程中做到博采众长,更好地促进德育教学工作者发挥自身教育基本功的积极作用,提高德育教学工作的规范化,确保其秉承正确的教学原则,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加强对德育工作的改进和完善,总结德育教学工作开展的经验和教训,为下一个阶段的教学活动提供重要参考,突出德育教学工作的专业性和科学化。

三、组织开展德育实践活动

在開展德育教学的过程中,仅仅依靠理论知识的传授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帮助学生投入到实践活动中,才能更好地发现其自身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改正,确保德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强化对学生德育素质的综合培养。[2]

教师要明确德育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要高度重视德育教学始终贯穿于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要定期组织开展多元化的实践活动,以此来加深学生对德育理论知识的认识,帮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德育知识的学习中,在实践中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和自我提升。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团体性的志愿者献血或植树活动,可以带领学生自愿完成校园卫生的清扫,深入到社区中开展社会服务,以此来帮助学生感受到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有效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在更多公益性的活动中体会到自身的价值,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在这类活动中加强对学生的观察,找到学生在处理实际问题中存在的问题,注重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要帮助学生树立是非意识,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更加直观,具体地展现德育课程的内涵,帮助学生感受到德育教学对个体发展的积极作用,从而在师生的密切配合中完成德育教学的总目标。

四、挖掘多方面的教育合力

德育工作的开展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配合运用的过程,并不是单方面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高中德育教学过程中,必须形成家校之间的合力,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完成更加深入的教学指导,从而实现对学生德育综合素质培养的终极目标。[3]

在日常的德育教学工作中,学校作为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及教育引导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教师在德育教学课堂上要抓住时机,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思想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如,学校可以根据高中阶段德育教学目标的要求针对全体学生举办一系列吸引学生的德育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抓住活动的契机,完成德育教学工作,在这其中更好地凸显德育教学的成果。而当学生回到家中之后,家长也要承担起对学生德育教育的责任,要不断发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学生不同的表现加以正确引导,切实提高德育教学工作的实效性。家长要及时向学校反馈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类表现,为教育工作者开展德育教学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在强化学生家长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就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德育学习氛围,在良好的家庭教育理念中为学生人生观的形成提供重要的物质前提。与此同时,社会层面也要全力配合德育教学工作,相关的组织和单位要加强对德育教学工作的重视,加强与学校之间的联系,为学校提供相应的帮助,提供更多实践的场所,以此来协助学校层面完成更加科学深入的德育教育。进而确保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三重合力下帮助学生获得更加均衡的发展,培养更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总而言之,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高中阶段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对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更要把学生的道德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在开展德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要不断摸索科学的教学方法,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找到科学的教学模式。进而帮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德育知识,并灵活的运用德育理念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学生在构建完整知识体系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为其投入社会以及为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做好奠基工作。

参考文献:

[1]侯春贵.高中德育教学活动中如何体现学生主体作用[J].好家长,2017(34): 20.

[2]郭城坊.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德育性教学探究[D].渤海大学, 2017.

[3]陈卫星.当前高中德育教学管理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5(16): 17.

(广东省潮州市高级中学 广东 潮州 521000)

猜你喜欢
积极作用德育教学高中生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论在德育教学中渗透职业意识与促进学生职业发展
浅谈如何构建中职德育课多元评价体系
浅谈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德育教学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
浅谈雾霾与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