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云
新课程标准对体育教学内容在情感目标设计中,新课程标准对体育教学内容和德育培养目标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每堂课必须完成认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本文主要是渗透了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思想和精华,着重从四大方面组织教学,在教学中要以身作则,甘当表率,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不辱时代赋予我们教师肩负的神圣使命。
1 注重课堂教学,寓教于乐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严格按照课程实施标准,在以学生的身体健康为前提下,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和运动兴趣。体育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体育运动兴趣和运动品质的重要途径,只有充分利用体育课堂的教育教学才能使我们的教学目标达到意想不到的结果。我们都知道任何一项体育运动都离不开体能和技能,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我们可以将游戏以及小的比赛融入课堂,在丰富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的同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对学生的身体锻炼不仅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能将学生的兴趣激发到最大化。教会学生一项运动技术技能,不如培养他的运动兴趣,使其自觉积极的参与运动训练,积极探索动作技术方法,这样不仅能够使教育教学更加顺畅,对孩子的体育精神和道德情感也有很大的提升,作为基层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更应注意对学生的传统美德的渗透和培养。
2 注重课余活动,培养坚韧不拔的品质
在体育课堂之外,更应注意学生的课余体育活动,现在社会的飞速发展,以及网络的普及,很多学生有自己的手机和电脑,这样一方面让信息更加的快速和发达,但另一方面也对学生的课余生活有一些不利的影响,以前的课余体育活动和锻炼被网络游戏取而代之,越来越多的网瘾少年出现,日益增高的近视率……这不仅是一个家庭一个学校的担忧,是全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基础上,我们更应该正确的引导学生,使其从观念上有所改变,知道什么是有益的,特别是处于青春发育阶段的学生,很容易沉迷于网络,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课余体育运动的质量,有助于培养健康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俗话说一个国家的发展靠教育,少年强则国强,那么少年强的基础是身体和心理的健康,丰富学生的课余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状态时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3 注重体育竞赛,利用开展校园体育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和坚韧不拔的品质
体育运动项目分为个人项目和团体项目,在很多的团体体育项目中都涉及到队员之间的合作,有些运动是需要团队合作的,比如篮球、足球、排球等,在比赛过程中每个人不仅仅要发挥自身的特长和优势也要有团队合作的意识,这样才能取得比赛的胜利,体育比赛就能很好的培养学生这方面的品质,特别是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在他们的成长和发育过程中更需要参加一些团体类项目,让他们感受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另外,体育竞赛更能体现一个人坚韧不拔的品质,只有拥有不服输,不言败的精神才能够赢得一场比赛。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能够多组织一些小型的体育竞赛或者运动会,讓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参与到比赛中,这对于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有着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为一名基层体育教师,经常在学校组织广播体操、足球、跳绳等小型比赛,对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教育。这些比赛虽然是一些小的体育比赛,但是它实际反映着一个班级集体力量的较量。我给学生做过小的实验,一根小棒很容易就折断,但是几根在一起就很难。只有班级参赛的同学能够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不仅能够为班级争光,对学生自身的集体荣誉感更是一次很好的提升。
4 小结
学校体育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结合功能与学校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需要学校体育的发展规范。体育教学学科和技术不只是学习的行动,其中包含道德教育的一个非常丰富的内容。体育是一个锻炼学生纪律性、实用性的学科,同时也渗透在其他课程。德育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也必须遵守各种心理年龄,指导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美德的培养在体育运动和训练中极为重要,在运动训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为学校德育和传统美德教育打下坚实基础,渗透到学校教育以及其他学科教育的各个方面,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积极的作用。本文就中华传统美德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进行探析,发现中小体育教学的多样性、寓教于乐及重参与重体验的特质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崇德向善及“礼、勤、耻、信”有独特优势,并结合教学实践列举渗透中华传统美德的途径,旨在为学生在体育课堂中达到德技相长提供一些建议。
(作者单位:海拉尔现代产业技术职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