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敏
摘要:在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要求初中教师要以学科教学的目标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来开展教学活动,由此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在初中阶段历史的开设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并且还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状况,如此一来,制定的历史教学策略才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学生;历史核心素养;重要意义;培养策略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其中核心素养中包括学生所具有的科学精神、责任意识、实现创新能力等内容。所以在初中历史的教学课堂上,历史教师要合理的为学生制定核心教学计划以真正贯彻落实制教育的核心宗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确保呈现出良好的教学效果,为国家培养核心素养较好的高素质人才。
1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
要想真正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要从人文底蕴、学习能力、科学精神以及责任意识等多个方面入手,否则无论初中历史教师制定多么科学的教学策略都没有任何意义。在整个历史教学课堂活动中初中历史教师都应该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确保学生学习到历史理论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历史核心素养水平,这也是有效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第一个良好途径。与此同时学生在进行核心素养培养的整个过程中还能够注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三观,学生在如此和谐友善的学习环境下感受历史知识的内涵,還能够有创新实践的机会,从整体上提升他们自我发展和主动学习的能力。从核心素养层面来分析初中历史教育教学活动,可以看出教师合理的教学策略能够充分发挥核心素养的现实意义以及培养的价值。但是教师也要综合多个角度创新多样化的教学形式,真正是学生成为一个素质较高且具有良好品质涵养的社会型人才。在新科整改革教学背景下的历史教学教育活动要注意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要想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的作用,并且将伟大的家国情怀和良好的社会关爱融入在人文素养的培养过程中,历史学科中包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明史、抗战时以及发展史,学生通过在学习学科知识的过程中了解这些历史史料,从而有助于学生在我国伟大史实熏陶的情况下茁壮成长。
2初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具体策略
2.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这新课程改革教育理念的持续推进,要求历史教师在历史课堂上一定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进行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独立探究的思维意识,而确保真正起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作用。所以初中历史教师一定要增加与学生交流互动的机会,一方面可以增进学生的师生情感,另一方面也可以较好的把握学生学习特性,并以此为前提和基础为他们创造特定的学习环境和活跃的学习氛围,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对于历史知识具有更加强烈的探索欲望,他们便会不由自主的参与到历史课堂的学习中,从而体现出良好的自主学习效果。无论是现在的教学模式下还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课堂的主体和中心都是学生,而教师只是扮演着他们学习路上的引路人,起着辅助性的作用,只不过是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更加清晰的凸显出来,教师在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历史教师一定要分析的意识到自己在课堂上的角色和作用。教师可以综合多种因素来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并且在具体的课堂教学环节不断的优化和改进课堂教学模式,比如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要同学观看当时相关的历史视频和画面,让学生以一种直观的形式了解和感知历史人物所做出的丰功伟绩,还可以利用教学设备来为学生构建一个特定的历史教学情境,拓宽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途径和渠道,让他们了解更多的历史史料。
2.2对学生组织历史学习实践活动
在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下,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是学生富有更多的人文底蕴和历史知识,从而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进行创新和提升,进而确保学生更加安利的学习和生活。有关历史的学习时间活动是一个重要的学习环节,但是历史教师一定要综合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教学设备以及教材的实体内容来设置丰富的历史知识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历史活动实践当中感受历史的魅力与内涵,体验我国传统历史文化遗产和文物古迹的博大精深。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前提下,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应用手机电脑登智能终端设备来查找相关的资料文献,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知识获取渠道,无论是在课堂时间还是在课余时间学生都能够及时了解历史人物,从而强化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理解与记忆。就比如在初中历史教材中有关于《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这一章节的知识,历史教师就可以先为学生讲解教材中所涉及到的内容和知识,之后再抽出专门的时间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文学艺术纪念馆,或者是为他们组织历史竞赛等活动,促使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清朝时期所出现的文学艺术和当时社会背景。此同时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来为学生展示当时存在的文学艺术作品,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自己就处在清朝时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体验了当时的生活和历史的魅力,他们会产生一种深厚的家国情怀,相应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也会有所提升。
2.3贴近学生生活
初中历史知识并不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大多数都是年代较远时期内发生的一些事情,然而在现实的生活当中历史知识依然有很大的作用和意义,学生通过学习历史知识之后可以有所启发和感悟,这会有利于他们以后更长远的学习。所以历史教师要在历史知识讲解的课堂上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塑造学生正确的三观,在日常生活当中有很多事件都可以从历史史料中找到原型,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历史知识,并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融入相关的社会关系和生活事情,不仅有助于提升那历史学习的效率,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3结束语
通过以上我的论述可以看出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背景下,历史教师的教学重点是采取措施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并将该教学理念贯彻到每一个教学环节,然而历史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性和性格特点来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从而更加顺利和高效的提升学生历史思维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郭炜婵.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253.
[2]纪芳芳.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2020(41):190.
[3]尚硕武.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2020(37):45.
(楚雄州禄丰市勤丰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