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铠烨 谌莉文
摘 要:本文以Levelt的分类模型为监控指标,利用学生译员交传口译音频数据,对学生译员在线自我监控的实时反馈情况开展调查研究,通过对44名浙江工商大学英语专业学生进行录音采访,调查学生在口译过程中自我监控的行为能力。研究发现,学生译员在口译认知加工中存在自我监控行为;学生译员自我监控行为表现为发动和抑制与正确输出无关或有碍于口译输出的行为,后者通常可以理解为发声前的监控;学生译员口译过程自我监控行为的影响因素主要存在于译前准备、个人语言能力、口译经验技巧以及译中、译后的反馈中。
关键词:自我监控;自我修正;学生译员;交传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09-0103-02
一、研究目的
口译是“在源语一次性表达的基础上向其他语言所作的一次性翻译” ,是譯员母语和第二外语的相互翻译。为提高口译输出质量,译员往往会进行自我监控,表现出不同形式的自我修正 [1]。
自我监控和自我修正在外语学习和交际中起着重要作用,有助于外语言语处理的完善及学习自动化的提高,自我修正反映出学生言语产出的自我监控认知发展过程。相对于一语和二语研究对自我监控的关注,口译领域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其中存在的问题是:学生译员在口译认知加工中是否存在自我监控行为?其在口译过程中是如何表现的?自我监控行为的影响因素有哪些?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收集了浙江工商大学口译考试录音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探讨学生译员口译过程自我监控行为的发生、表现与缘由。
二、研究方法
基于现有理论成果,本研究进行如下假设:第一,学生译员经过学习,具有一定的自我监控能力,在口译过程中存在自我监控行为;第二,学生译员自我监控行为表现为积极修正和消极抑制两种形态;第三,学生译员在平日交传过程中自我监控行为习惯的影响因素存在于口译前、口译时和口译后,与学生前期准备、译时状态以及译后即时反馈息息相关 [2]。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浙江工商大学商务英语专业的大三学生,共44名。
数据处理方法为:Levelt将自我修正分为五类,即不同信息修正(different information repairs)、恰当性修正(appropriateness-repairs)、错误修正(error-repairs)、隐性修正(covert repairs)以及其余修正(rest of repairs)。
本文自我修正分类依据借鉴了Levelt和Kormos的话语自我修正类型框架,但结合数据情况和交传产出特点进行了改动,将修正类型分为不同信息修正、恰当性修正、词汇错误修正、语法错误修正及语音错误修正五大类。汉英及英汉交传中的三类错误修正较易分辨,本文将不再举例。本文以44份学生期末录音音频为主要数据,量化分析学生译员交传过程中的自我监控及自我修正现象。
三、结果与讨论
为了使分析更客观、更有说服力,本部分首先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然后针对统计结果进行定性分析讨论。
(一)英汉、汉英交传过程自我修正的数据表现
本研究对汉英交传和英汉交传中学生进行自我修正的方式进行对比。
研究发现,在进行汉英交传时,进行语法修正的同学有28.99%;进行恰当性修正的同学次之(21.80%);进行词汇错误修正和会进行不同信息修正的同学人数占比相差不大,分别为17.30%和16.85%;进行语音修正的同学最少,仅有15.06%。
同时,研究发现,在进行汉英交传时,进行恰当性修正的同学有31.48%;进行语法错误修正(大都为语序错误)的同学次之(27.36%);进行不同信息修正和进行词汇错误修正的同学人数占比相差不大,分别为24.21%和10.56%;进行语音修正的同学最少,仅有6.29%。
在汉英交传中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可能是,中国学生比较注重词汇量的积累,能够通过筛选近义词,定位更恰当的词汇;通过词汇变动变换语态和时态,即学生在此方面进行外在监控的意愿更强。而在英汉交传过程中,由于学生对母语熟悉程度高,因此鲜少进行语音修正和不同信息修正,在这两个方面内在监控较为充足。
图1表明,学生在英汉交传、汉英交传中的修正偏向基本一致。
(二)讨论
在口译思维加工中的自我监控行为方面,学生译员多基于元认知能力,监控输出语言信息,分阶段对自身各类言语输出错误进行补救,从而提高口译质量。本文主要对外部监控进行研究,在学生译员进行交替传译时存在自我监控机制,实质是个体为实现理想的口译目标进行的自我控制和管理。自我监控可以反映出译员在口译技巧和语言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缺陷。分析学生译员自我监控的运作原理和特点,对进一步研究口译自主学习和口译教学有着积极意义 [3]。
在学生译员口译过程的自我监控表现方面,数据分析表明,学生译员自我监控行为表现为两类,分别存在于发声前和发声后。发声前的自我监控表现为抑制与正确输出无关或有碍于口译输出的行为,具有一定隐匿性;发声后表现为修正错误输出和制止错误输出。
在学生译员自我监控行为的影响因素方面,学生译员总体偏误数量较高,对发声前的自我监控不足。口译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数量较高,源于学生译员自我监控不足,其具体表现分为口误、搭配不当、句式杂糅和节奏不稳等;将其代入本文的修正分类,即输出信息不同,输出恰当性不足,输出词汇、语法及语音有误。其自我监控不足的原因主要包括三方面:缺乏监控意识、未形成主动监控的习惯、无法分出精力进行。不论是汉英交传还是英汉交传,监控较为不足集中在输出信息的正确性、恰当性以及语法输出三方面。这说明对此次研究面向的学生译员来说,其英语水平离母语还有较大的差距,反应能力也不能完全跟上输出语言的语法规则,因此译者在进行语言输出时,不能及时对输出内容进行自我修正。反之,如果对翻译母语把握较强,在英汉交传上用时较短,偏误数量较少,自我监控水平就会相对较高。
学生译员错误修正率较低,自我监控反馈不足。根据统计可知,学生译员的修正率并不高,汉英、英汉平均修正率分别只有20%和23.73%。这说明译员的自我监控反馈不足,自我修正能力较低。由于考试过程中的停顿时间较短,导致译员无法进行充分思考,没有精力进行自我监控。在汉英口译输出中,学生译员错误修正率(52%)高于不同信息修正率(16%)与恰当性偏误修正率(34.02%),可能存在以下两方面原因:一是相比在执行内容方面的修正,他们在错误监控方面能力更为充足,进行修正的意愿更加强烈,对该种修正更有自信; 二是他们该方面的外语基础能力较为扎实,对相关语言规则掌握程度高,监控能力强。
从实践层面出发,自我监控让学生能够实时监控和调整口译产出,保证口译质量。本文研究的自我监控是任务进行过程中的实时监控。通过对材料的对比分析,本文得出以下三点自我监控行为的影响因素:
一是计划因素:自我在线监控要求学习者对口译质量标准有全面的认识。在考场或者其他实时交传场合,学生译员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提醒自己要有监控意识。
二是能力因素:在自我在线监控时,学生译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和交传技巧及经验,游刃有余地对产出质量进行实时评估并做出相应调节 [4]。
三是反馈因素:高层次的自我监控是在避免语言偏误以及熟知相关语言规则的基础上,以快速实现语言输出的准确性为目标。这就要求学生在进行口译输出后,将自我监控过程和产出质量相结合进行对比研究,即相当于进行自我离线监控,并在之后的实践中形成主动监控的习惯。
四、结语
本文通过量化分析录音音频和总结学生译员交传过程中的自我修正现象,将学生口译中表现出的显性自我修正映射到自我监控过程进行探讨,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学生在口译过程中存在多处显性自我修正,说明口译思维加工中存在自我监控行为 [5];第二,学生译员自我监控行为表现为两种,其一为发动,其二为抑制与正确输出无关或有碍于口译输出的行为,后者通常可以理解为发声前的监控;第三,学生译员在交传过程中自我监控行为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计划因素、能力因素和反馈因素。
参考文献:
[1] 黎芷若. 口译学习者的自我监控:初学者与高级学习者的对比研究[C]. 厦门大学外文学院第十一届研究生学术研讨会暨首届外国语言文学博士论坛论文集,2018.
[2] 林淑熠. 英汉口译产出自我监控和修复机制国内外研究概述[J]. 齊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8).
[3] 王建华. 元认知理论与交传口译的实证研究[J]. 中国翻译,2015,36(04).
[4] 王琳琳. 汉英交替传译中监控和自我修正现象的实证研究[D]. 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
[5] 张微微,罗卫华,洪艺琳. 学生译员英汉交替传译中的自我修正现象——基于“全国口译大赛”的实证研究[J]. 大连大学学报,2019,40(03):119-127.
(责任编辑:刘宇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