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南亩”书房

2021-09-10 14:49南亩
阅读时代 2021年3期
关键词:先民小山村麦苗

南亩,是我新近为自己书房起的名字。潜意识在外婆家门外的麦田里,缘起则在若干年后读的《诗经》里。

01

《诗经》里有“南亩”一词,内容是说,西周的时候,先民们喜欢那样一块向着南边、阳光灿烂的土地。他们春天在这里挖地、下种、除草,家人往往送饭到田里。到了秋天,地里一片金黄,他们在心里感谢上天,赐予这样好的收成。南亩,这样的田地,给他们勤奋的动力,给他们丰收的希望,寄托着殷实的向往。就像现在年轻人歌里唱的:我要向那阳光灿烂的地方去。

良耜

畟畟良耜,俶载南亩。

播厥百谷,实函斯活。

或来瞻女,载筐及莒,其饟伊黍。

其笠伊纠,其镈斯赵,以薅荼蓼。

荼蓼朽止,黍稷茂止。

获之挃挃,积之栗栗。

其崇如墉,其比如櫛。

以开百室,百室盈止,妇子宁止。

杀时犉牡,有捄其角。

以似以续,续古之人。

这样一个描述很少、场景简单的意境,却这样强烈地吸引着我,一定有它隐含的消息。瞬间就想起来记忆深处的一个村庄。外婆家是在一个近乎于小山村的村口,南边就是一大片绿油油的麦田。春日明媚的时候,麦苗旺盛、茂密,每一棵麦苗都透亮油绿,好像每一片麦叶都努力要长开、展拓,透出极想向蓝天长去,极想伸展、极想成熟的气息。这一大片麦田的西边就是塬边。往下是十几里宽的漆水河川道,一马平川的原野,池塘田野,城郭阡陌,尽收眼底。西边塬上的村落树木,也带着淡淡的青色,历历在目。天气晴好时,还可以远远地望见几百里外的太白雪顶。

这片土地,三四千年前,正是先周遗民们耕作繁衍的地方。在这片麦田的南边,我曾不经意间就捡到了一些绳纹黑陶碎片,把它包起来,珍藏在书房里。我不由得想到,外婆门口的这一大块麦田,时光倒退三千年,会是怎样的情景?最初的先民们是怎样烧去这土地上那些覆盖了几万年的杂草灌木,又是怎样用粗拙的农具吃力地在地里耕耘?他们有没有在大雨倾盆之夜担心过这地里刚刚冒出的禾苗?有没有在月夜里挥汗如雨地抢收忙口的谷穗?秋后,黄金般沉甸甸的粮食存放在地窖里,纵使即将来临的隆冬寒风呼啸,一家人心里又怎能不坦然、不踏实?

02

这地头往北百米之遥,就是外婆的坟墓。

十年前的隆冬,我和长辈们一起安葬了她老人家。寒风冰彻刺骨,我昂头向着阴沉的苍天,大声念诵祭文。丈余黄土之下,外婆永远地躺在那里,我们天人永隔。

如今,外婆坟头已是芳草萋萋,小院里那三间老屋早已坍塌。我从废墟里小心翼翼地扒出两片灰瓦,带回家中,洗净晾干,摆在书案上,当作镇纸。

外婆一生坚强自力,虽然青年就守寡,历经战乱匪患和劳作艰辛,她却从没有向困难低头。白天下地,深夜纺织。一个人独自拉扯四个年幼的女儿,送她们读书。后来又养育我们这些孙辈。不仅让女儿们全都走出了那个偏远的小山村,还热心行善,帮助村里的老弱病残。村里人对外婆,往往都怀着很高的尊敬。我带回书桌上的瓦片,虽然质地脆旧,颜色灰暗,但自己每每看到,心底里就涌起金刚般的力量。

03

这样的南亩,为何不用作书房名?把这念想说给龙兄听,他欣然起笔伺刀,刻治了一方图印。

初见图印,不禁一怔。果然不是一般的篆书,原来是一幅如汉砖般的造像。刀笔极简,却意味丰满。图中太阳高悬,强烈、灿烂。一棵大树下有一老者一幼童,两人若有交联,像孩子刚刚送饭到田里,又似在指日答问。童子请教,长者启蒙。

这方南亩,已然不是简单的如诗经里的送饭田头。他们是在教导农务呢,还是探究天气?外婆门口的南亩,三里之外,就是当年西周先民们教导稼穑的教稼台,这是龙兄有意为之?还是一种冥冥之中的暗合?

选南亩做书房名字,只是一个寓意罢了,我只希望自己珍惜时间,有所收获,要多学多问,多问多学,才会如南亩般有秋实。先古的农人不偷懒,土地就不会偷懒;一如我不偷懒,南亩也不会。那图印里的答问,可也有这样的意涵?

责编:何建娇

猜你喜欢
先民小山村麦苗
红绣鞋
我和我的小山村
我和我的小山村
汉晋先民的丧葬观:以“魂瓶”为中心的考察
镜头下的良渚: 还原先民的日常生活
奇妙的博物馆
王旭辉??《小山村》
小雪花与麦苗儿
胃弱喝点麦苗汁
胃弱喝点麦苗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