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治国 邓偲娟 何丹梅 马小敏
一、德育评价体系框架
(一)评价目标——理论性与时代性原则
全面发展在本质上反映的是人的发展在德、智、体、美、劳等基本面上的相对完整性与和谐性,其对立面是片面发展。而个性发展是个体在需求、生活习惯、性格、爱好等方面形成的不同于他人的稳定的特殊性,其对立面是共性。因此,学生评价中明确提出学生共性与个性的评价,在基本的管理中,力求为每一个孩子找到闪光点,并纳入评价中,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得到肯定,让学生发扬优点,也看到不足。
同时,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下发的指导意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是时代和人民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学校提出“人文立根”就是要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为学生优良品行扎下最牢固的思想、文化根基。“立德树人”是学校的根本理念,“以德育德”是德育的指导思想。
(二)评价主体——多元性原则与参与性原则
学生的发展离不开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共同努力的,成都墨池书院小学的评价共同体主要包括教师、家长、社区人员,学生自己等,他们都将作为评价者对学生进行评价,这样可以从多个方面了解学生,体现了评价的多元性原则。
评价主体还应遵循参与性原则,一味的追求多元化的评价主体是不可取的,评价主体应直接参与到学校评价的各个步骤中,每个主体对学校各个维度进行评价的前提是对学校有一定的了解,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进行评价才能更好的对学校进行评价,评价才能更接地气,更科学。
(三)评价内容——全面性与针对性原则,日常性与科学性原则
1.阶段性评价
小学的整个阶段,每个阶段所要确定的评价内容是不同的,所以每个阶段的学校评价内容有层次上的差异,以“班级管理员”这个岗位为例,在小学一年级可能侧重责任意识,工作态度,而到了二年级则会侧重对管理能力的培养等。
2.细微性评价
学校生活无小事,评价范围无死角。成都墨池书院小学希望以过程性评价突出道德成长的持续性,让评价落地、落小、落细。班级评价参考学生一天的生活,以最质朴的方式呈现学生最平常的生活,包含了学生一天从进校到离校的方方面面,实现微型评价。
(四)评价方式——本土性原则与可操作性原则
学校评价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因此,要时刻保持学习能力,吸收有益经验的同时,坚持“本土性”原则。在确定学校评价指标时,每个学校有其自身的特性,因而评价方式也不是一概而论,或者说评价方式的选择应该是“因地制宜”,利用多种评价方式在增加评价趣味性的同时还可以提高被评价对象的积极性。
学校自制《入学适应课程》让评价课操作,在“知墨池、习礼仪、居延行”三大板块目标的引领下,在教师引导、训练,教师、家长、同学、学生自己共同评价的过程中,小墨宝们顺利地开始了小学生活,在入学适应课程评价中既发现了后续需要努力的问题,也得到了激励。
(五)评价结果——人文性原则与相对性原则
人文性是学校评价结果反馈首先应该考虑到的一个准则,关注每一个学生,营造民主、友爱、自由、平等的学校氛围,是评价本身的需要,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张。基于此,在对学生的整体评价反馈中,创造性的评价。比如,在给学生的期末评语中,加入榜样例子,和学生做约定等方法。
学校评价结果还应遵循相对性原则。孩子的分数高这并不意味着学生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采用相对性的眼光对评价结果进行相对性比较,也注意学生各个指标的标准差,了解每个学生在评价中相对性的位置,更加有针对性的为学生改进提供指导性方向。因此,成都墨池书院小学在学生评价中,尝试计算每个指标的标准差,让老师,学生与家长更科学的了解自己。
(六)评价特色
1.学校底色
我校以“人文立根,翰墨开悟”为校训,班级的评价也带上了浓郁的国学风。班级评价以进阶评价为主要方式,从古代科举制度等级会员、探花晋级到榜眼、状元。学生从平时的积分或印章积累的数量登上会员,再根据班级制定的晋级规则力争登上状元榜,学生在浓郁的国学氛围中立传统根,育中国味。
2.儿童视角
既然德育评价的对象是儿童,那么,德育评价的方式方法也必须要有儿童味,评价要从儿童出发,再指向儿童。我们的教育对象喜欢什么,什么就应该纳入我们评价工作的视野。孩子们都喜欢什么呢?他们充满好奇,喜欢惊喜。老师们从儿童的角度出发,设计出了如喜报、代币等让孩子们乐此不疲的评价形式。
3.班级自主
学校德育部门给予老师们充分的自主权利,老师们可以依据班级的特色,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制定班级评价规则、开展评价活动。正因为这样的放权,极大地调学校的德育评价,呈现出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积极生态,呈现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和谐氛围。
(一)德育课堂
1.学科德育
所有的课堂都承载着情感态度价值观。既然学科本身蕴藏着德育价值,那么学科教学過程就必将承载着学生道德的增长。因此,我校充分挖掘各学科蕴含的德育价值,强化学科核心素养与德育的契合,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突出学科独有的育人功能。在评价方面,我们的思考角度是以下几个维度:
(1)学科素养的丰满度
在学科基本教学的过程中,我校注重学科的德育渗透,如语文学科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学习活动来进行,侧重于熏陶渐染、潜移默化。英语学科是语言和文化学科,其德育特点主要是“人文性”。英语课程在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中,渗透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2)课堂学习动力的道德成因
从学生的耐挫力、人际关系、心理矫正等方面着力,以期优化学生课堂学习的心理状态,提高学生的学科学习效率。如语文学科依托课文《纸船与风筝》,组织学生通过书信建立自己的朋友圈,增强学生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的同时,扩大学生的朋友圈,帮助学生建立人际关系。
(3)教学过程中道德元素的生长开发
教学过程中对德育的评价,以发展性元素作为主要理论支撑,发展性评价以发展为主要目的,强调评价内容的多元,评价过程的动态以及评价主体的互动,以发展促进改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的德育目标是“生长的”。我校以此为指导理论,在学科教学中,注重道德元素的生长、开发。
2.德育学科
学生往往对德育学科本身有抵触心态,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对德育内容、要求进行改造,使它更儿童化、时代化、生活化。德育课程的根本任务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等品德要素的协调发展。因此,我们对德育学科的评价也就落在了如下三个方面:
(1)学生道德认知水平的提升
学校构建了“童韵德育”课程的体系,通过国家德育课程主题化,国家德育课程内容与生活实践课程的融通化,国家德育课程实施方式的校本化促进学生道德认知水平的提升。比如,为了让孩子对“红领巾”多一份期待和敬畏,我们设计了“红领巾课程”记录与评价手册。我们将入队分为三个阶段:前期准备、现场仪式和后期延行。孩子们亲历入队的所有历程,让“入队”成为孩子终身的记忆。
(2)学生积极道德情感体验的获得
在我校的校本课程发开中,我们通过亮出“班级文化课程”,尝试“德育综合实践课程”,让学生获得积极的道德情感体验。我们还通过校园环境课程、班级环境课程、家校共育课程等隐性课程帮助学生获得更有丰富的道德情感体验。
(3)学生道德实践机会的提供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培育学生正确价值观、高尚情操和传统美德为主要目标的德育课程。我校打造了我们的特色德育课程——墨宝浸书香的书韵课程、墨寶看世界的雅韵课程、以及墨宝知传统的行韵课程。
(二)学生道德成长
我校紧扣学生发展目标“身心健康、责任担当、气质卓雅、活力奔放”开展德育教育,设计了在学校统一的课程框架指导下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以记录学生在墨池书院小学成长的轨迹,取名为《墨迹》。我们又将研究的视角投入到开发运用网络德育资源,研究“互联网+德育”模式,开拓德育评价工作的新路径。在注重共性评价的基础上,以过程性评价突出道德成长的持续性,以表现性评价突出评价的激扬性,以发展性评价突出评价的生长性,让评价落地、落小,落细,注重发生在日常学生生活过程中的微型评价。
(三)德育队伍建设
学校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学校、社会和家庭三者之间的合力。学生的发展是离不开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共同努力的。
1.对学校德育工作者队伍的建设
所有的教师都应该是德育工作者,因此,对德育队伍建设的评价也是全员辐射,德育工作论坛班主任们各显风采,班队会赛课副班主任们又粉墨登场,德育论文撰写、课题研究等工作无一不是所有德育工作者们提升自己专业情怀、业务水平的最好平台。
2.对家长队伍的建设
“家长”也是在学生道德成长路上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德育工作者,因此,德育队伍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家长”。为诊断学校对家长的教育、影响作用是否到位,成都墨池书院小学的“大学生课程”不仅利用“反馈单”“评价表”等手段及时反馈每一位家长对学校大型德育活动的态度,更利用扣群、微信群等渠道不定期地关注、收集家长们的意见、建议。
3.对校外各种育人资源的建设
“共建育人生态,让墨宝生命成长全场域”绝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上,“墨院集市”上“最佳卖家”的评选,“疯狂动物城”“消防总动员”“家长课堂”等活动上的一张张“感谢状”就是一点一滴的评价工作。
(作者单位:成都墨池书院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