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道德思维导向

2021-09-10 07:22李欢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1年32期
关键词:导向道德与法治

李欢

摘  要:培养初中时期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是一项十分关键的教育活动,增强初中生道德思维也是教师需要担负的责任。因此,本文主要从道德思维概述和主要形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里培养道德思维的意义、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思维导向策略以及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思维导向保障措施四个方面,展开了切实分析。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道德思维;导向

《新课程标准(思想政治)》中已经指出,应该要加強培育学生的道德素养,让学生可以懂得如何分清善恶,拥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要让学生能够成为得才兼备新一代青少年。所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就需要以道德思维为导向展开教育。

一、道德思维概述和主要形式

(一)概述

道德思维是形成道德意识、道德行为的根本,能够让人们对某一行为或现象进行善恶评价,推断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惩恶扬善,不断发掘、追求社会中的善,以此构建和谐美好的社会。

(二)主要形式

道德思维的主要形式主要有如下四种:其一,道德感知。能够对道德事件做出真实判断,激发适当的道德情感,能够公平、公正的产生一定的道德行为;其二,道德判断。根据自身已有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认识来进行判断,不是判断事件本身的对错,而是判断其善恶,要根据一定的判断标准;其三,道德情感。在内心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情感,是一种主观的情感表达形式;其四,道德行为。它是道德主体的外在道德表现,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它可以是一时性的,也可以是经常性的。

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里培养道德思维的意义

初中道德与法治科目和生活有着紧密的关联,同时由于初中生是祖国的未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这一学科里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是培育学生道德素养的条件和保证,有助于帮助学生认知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帮助他们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规范其自身行为,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亦是实现我国伟大复兴的支撑力。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思维导向策略

(一)开展学生主体参与式学习

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之下,要让学生们作为授课活动的主导者。所以在初中道德与发展教育活动之中,教师应该革新自身固有的观念,创建出以初中生为主导者的授课课堂,开展学生主体参与式学习。绝对不可以再去采取“灌输式”的授课方式,需要在上课时设置出一些活动,让学生们展开互相之间的讨论或者辩论,从而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初中生的道德思维能力。例如:在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爱在家人间》这一章节中,教师可以随机抽取几位学生,来扮演家中的孩子、母亲、父亲、爷爷、奶奶这些角色,来展现生活中的小事件,根据家庭中的真实事件,如:饭桌吃饭,体现家人之间的爱无处不在。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可以直观的让学生感觉到家庭中爱的存在。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根据这一生活场景,进行讨论、发表见解,对于见解清晰、正确,体现道德素质的学生,教师可以予以一定的奖励。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生活中发现“爱”的能力,还能有助于学生树立尊老爱幼、爱随处可见的道德观念,最终促使同学们产生道德思维,提升道德素养。

(二)积极运用体验式教育教学

让学生对课程内容做出深入的体验,也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培育初中生道德思维的有效策略。故此,教师需要设置出一些与课程内容相符,并且有着较强情感要素的情景,从而促使同学的道德思维能力得到培养,最终推动他们总体素质的全方位提升。例如:在七年级上册《师生交往》这一章节中,教师可以向同学们播放一些师生之间共同互动的影响或者图片,也可以向同学们朗读一些关于师生之间的诗句,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让初中生做出直接地体悟,感受到教师一直在自己身边,帮助学生学习、成长,培养学生尊重教师、热爱教师,理解教师的道德观念,树立起主动关心教师、跟教师好好沟通的道德情感。

(三)坚持推进生活化教育教学

由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和生活有着较为紧密的关系,所以教师在以道德思维为导向展开教学期间,还应该要坚持推进生活化教育教学。详细来说,需要将初中生作为出发点,从他们的实际生活着手,寻找到他们在生活中熟悉的,并且也与生活有关联的事物,然后将这些事物引入到课堂之中,点燃初中生的学习兴致,培育他们的道德思维能力。例如:在七年级上册《节奏与旋律》这部分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采取生活授课模式,以校园生活中可以经常见到的“小团体事件”作为出发点,让学生们做出探讨,研究小群体的形成诱因和积极、消极影响,让学生在道德感知、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情感升华的驱动下做出正确的道德行为,由此可见,在生活化教育教学中,可以有效培育同学们的道德素养。

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思维导向策略

教师是学生的指明灯,是学生树立正确思维导向的指路人。只有树立了正确的道德思维能力,才能建立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初中道德与法制的学科教师,要善于运用课本上的知识点,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道德事件来渗透道德素质,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思维导向,培养学生对道德事件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例如:在《交友的智慧》这一章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友道德思维走向,朋友贵乎知心,贵乎包容,贵乎诚实,而不在于权利、金钱。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引领学生们在学习期间主动展现内心想法,对道德与法治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致。与此同时,在与他人分享过程中,提高道德认知和判断能力,形成积极的道德情感,最终做出正确的道德行为,如此一来,初中生的道德思维也会随之出现,道德素养自然就会变得愈来愈高。

参考文献:

[1]朱李玲.“道德思维”研究的成就与问题[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37(02):32-35.

[2]唐萍,仲伟松.立足核心素养  达成三维目标——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为例反思三维目标融生[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39(04):112-116.

[3]王玉红.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2019(13):135.

猜你喜欢
导向道德与法治
问题导向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环节的改进与反思例说
以“核心问题”为导向的数学课堂
基于任务为导向的长文教学策略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研读思考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策略探微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犬只导向炮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树立“五个导向”严格党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