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迎新 赵晶晶 吴世豪
【摘要】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一个多民族发展的地区,其中主要以壮族为主,是少数民族的聚集地区。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特殊的文化,在壮族地区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也有自己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底蕴。常见的有铜鼓文化、绣球文化以及山歌文化和山水文化等等,多种文化类型当中,最为典型的文化就是含有壮族元素的壮锦、壮族十二图腾、繡球、刘三姐等。本文基于对广西特色文化元素在潮玩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研究,具有一定创意图形设计研究价值。
【关键词】 广西特色文化;创意图形;潮玩;图腾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1-0067-02
基金项目: 2020年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广西特色文化元素在潮玩创意图形设计应用”(项目编号:202013645058);2020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非遗传承视域下桂林周氏面塑在文创产品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20KY58016)。
一、潮玩的概念
潮玩,是潮流玩具,是小众的收藏品,具有艺术品的收藏属性,潮玩设计常常来源于儿童卡通形象,但是,经过二次创作之后的这些作品却属于另一个截然不同的成年人市场,变成了个人兴趣、品味的展示品,而并非简单的上手把玩。
潮流玩具是一种融入艺术、设计、潮流、绘画、雕塑等多元素理念的玩具,单从外形来看,似乎潮流玩具跟大众印象里的玩具并没有什么不同,甚至简单的设计都会让你觉得——这不就是给小孩子玩的吗?实际上并非如此,潮流玩具重视的不光是玩具本身“玩”起来的感觉,更多的是从设计、制造工艺、文化等层面的附加属性。
潮玩是通俗文化与艺术审美之间的纽带,潮玩受众以迷恋收藏、艺术和新鲜事物的年轻人为主,他们是有着和小朋友一样兴趣的成年人。以潮流单品的形式构成了自己的亚文化图层,如今的潮玩已然成为年轻人的“精神奢侈品”。由此,潮玩内涵升级成为人们追逐的一种生活方式和态度,越来越多的人将玩教具视为与邮票、绘画、雕塑等具有同样价值的艺术品,积极收藏和交易。
二、潮玩设计的现状分析
(一)传统手工艺品的民族烙印在潮玩的应用
如何运用传统手工艺品的民族烙印对潮玩进行创意图形设计,需准确掌握潮玩如何在产品的外延上表现出时代感与历史感的融合,这就需要为潮玩打上传统的手工艺品的民族烙印。对潮玩类的传统民族手工艺设计,既要尊重其文化发展背景不能脱离文化存在的生活形式,又要适度地运用现代创意设计理论将古老的文化精髓与现代人的审美需求相互联系。广西壮族地区在传统工艺方面,依然传承和保留着许多优秀的技艺,如钥匙扣、盲盒、盘子、梳子、服饰等各方面文化特色应用,打造一个属于壮乡自己的品牌,设计一系列体现广西壮族传统文化元素的潮玩设计是关键。
(二)潮玩设计能够体现民族的情结
潮玩在市场流通中,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层次人的心理需求。因此,潮玩设计的产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年轻人潮玩的体验基于以用户为中心的观点,本文主要强调广西特色在潮玩中的的应用和审美价值,包括印象、功能、易用性、内容等因素。壮族文化的艺术风格元素通过提炼、合理地运用到形式美的法则中,在符合主题表现的基础上达到深化和加强潮玩视觉的效果,在流通过程中,潮玩成了一种文化的有效传播载体。壮族图腾用丰富的精神元素有着诠释礼教、期盼吉祥、传承文化的深层内容。这些精神层面的元素可以借助绘画、包装设计、产品设计、手办、盲盒等方式,向人们传递壮族文化的信息和内涵。
(三)潮玩的把玩性
在现代社会中,通过原创图形图案可以表达人们的心意和感情。随着中国“世界工厂”的兴起,中国的青年们开始逐渐成为潮玩的追随者。玩具,从来就不只是儿童的专利,那些成年后还在买玩具的大人,他们对于玩具的狂热程度和消费力,一点都不逊于儿童。在关注可玩性之外,这群人热衷于收藏、交流、换物交易、甚至自主创作,也催生出了玩具行业中的一个派系——“潮流玩具”。如今,中国的潮玩不仅具备了东方文化更带动了年轻人创造出别具一格的潮品。广西特色文化的应用也会带给潮玩特殊性,会更加新颖。
三、关于广西文化元素在潮玩图形设计中的应用
(一)广西壮族传统文化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南宁市、崇左市、百色市、河池市、柳州市、来宾市、贵港市等多地都居住着勤劳善良的壮族人。他们在壮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流中,通过不断地生产实践和社会交往,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为了使广西壮族文化更好的传承还需要把更多的壮族元素与潮玩设计巧妙地结合,需要呼吁大家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让广西壮族元素能够更好地融入大众生活中去,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本土民族文化,促进广西市场潮玩产品的健康发展,创造出更多优秀的潮玩产品。
(二)广西壮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性
传统文化是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一代人又一代人传递、改良和发展的过程。在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等方面,进一步挖掘和梳理壮族特有的饮食、建筑、服饰、歌舞文化、生产文化、民俗习惯、节庆文化等文化元素,结合现代人们的需求特征,构建具有当地特色的、丰富多样的文化特色潮玩产品。
(三)广西特色文化中的壮族传统文化元素
1.壮族图腾文化形成
广西壮族的图腾文化具有壮族精神风貌,将继续发扬与传播广西图腾文化,让它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2.壮族图腾文化传承
壮族曾经存在图腾崇拜文化,图腾是从万物皆有灵的观念演变而来的,是为了有一个祭祀仪式。每个氏族成员都以自己是图腾的后裔而自豪,并将其描绘在手腕、额头或胸部,甚至有一些图腾会描绘在衣服上。较重要的图腾包括:蛇图腾、狗图腾、牛图腾、青蛙图腾等,其中以青蛙图腾最为著名。青蛙图腾,在青蛙开始的时候,是乌族的图腾。
蛙人的形象十分明显可见,通过壁画来表明这些画的用途不过是当时人们用来敬奉民族保护之神——蛙神的遗迹。凤山仍保留“青蛙节”,使用潮玩设计与蛙相结合,运用古元素與现代潮流相结合带动地方产业的发展,秉持着让壮族元素“走出去”,走出广西,让世界各地的人们了解广西文化,让他们“走进来”,走进广西,感受广西壮族元素带给人们的叹为观止的古人的智慧,以及壮族元素独有美感的独特性。
3.符号元素
通过对壮族传统文化中多姿多彩的物质文化源的研究,提取出壮族传统文化所特有的图文、图案。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花山岩画以人物造型为主,并配以狗、铜鼓、刀等内容,构成了壮族历史画卷。壮族铜鼓,鼓面青蛙造型为主,常能以天阳发的铜起,鼓面以太阳纹、云雷、翔鹭、龙舟、牛、羊等纹饰,夸张、有力、庄重。
人们将运用壮族十二图腾(蛙、水牛、鹭鸟、鹅、图额、虎、马鹿、大象、金鸡、猴 、狗、羊)来进行装饰,以及再创造,对广西特色文化的传承,使广西壮族文化更好地融入市场,积极发扬广西壮族文化。
四、潮玩与图腾文化元素设计的应用
青蛙是壮族十二图腾之一,象征着五谷丰登,对于实际的潮玩来说,吉祥物设计与壮族民族元素相结合并不是很简单,而是通过形象将民族元素展现出来。
近年来,在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之下,原创图形设计在某些商贸经济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无疑给当前的潮玩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方向,通过原创图形设计与壮族传统民族元素来深化语言内涵,将壮族民族元素进行现代化发展,让潮玩具有社会性与文化性。
五、结语
桂林是旅游景点,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旅游也越来越热爱,桂林作为一个少数民族,用手工艺品来体现自己民族的特点。创意图形的运用,不仅仅局限于对礼物和现有物品的创意包装,还可以根据前期的发展适当延展出其他的项目,如创意刻画等等。
壮族图腾的运用,可以使人们繁衍历史、传播文化,紧跟时代的潮流,具有把玩性、独特性、文化性。人们将做出网络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广西特色文化)相结合的潮玩,让平凡不再平庸,让美处处可见,让生活更加多姿。
参考文献:
[1]文化部网站.各地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情况评估报告[EB/OL].2017-02-10.
[2]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01-26.
[3]黄永林,谈国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
[4]黄晓瑜,胡易容,郭威博.数字化背景下广西壮族图腾文化的传承价值研究[J].艺海,2020,(1).
作者简介:
武迎新,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本科在读,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吴世豪,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本科在读,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赵晶晶,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讲师,工艺美术师,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