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琪
摘要:近些年我国教育行业的发展速度飞快,目前来说,我国体育教学的过程为开始阶段-基本部分-结束部分,教学程序比较固定,随着教学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学过程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也在不断完善,教学思想和方法也在创新,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灵活,所以对教学模式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关键词:体育教学;模式;素养
体育在教学中是大学课程的重要部分,目前来说,我国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在不断完善,教学模式的种类也变得繁杂,在命名上比较混乱,分类也不合理,所以本文主要分析的是体育教学模式的分类,并对其进行简述,对教学模式有着更深刻的认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更为合理的教学模式,对教学结构实现相应的优化,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体育教学模式的分类与讨论
(一)体育教学模式分类的现状
目前我国体育教学模式处在研究中,体育教师、学校研究者对其研究在不断深入,对教学模式的分类在进行,在实践中发现,教学模式的侧重点存在差别,导致在教学中,出现教学模式的命名和类型都比较多,此外在体育模式的分类上,标准也存在差异,受到地区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多种分类方式的出现。
(二)体育教学模式的分类
按照教学过程规律分类。在实践教学中,重视教学规律,要求老师在教学中,从规律角度出发开展相应的教学,按照认识规律主要有发现模式、启发教学等,在实际教学中,提出相应的问题-对其进行练习-然后验证-最后得出结论-做好课后评价;依据技能规律分为:技能传授教学-程序性教学-自学教学等,在操作中需要按照程序进行,先认识技能-对其进行分解-逐一练习,并结合-熟练进行-巩固练习;按照负荷规律进行分类主要有训练式教学、活动式教学、自我练习等,在教学中,做好相应的准备-开始活动-对其整理;按照情感规律进行划分,情境教学、快乐教学,在教学中,主要程序为体验活动-发现问题-挑战问题-进行创造。按照交往的规律划分为小组学习、课堂社会性学习,步骤为组成集团-开始学习-机体讨论-总结[1]。
按照体育教学目标分类。体育锻炼主要提升身体素质,增强运动能力,开展定向教学,此外为传授体育知识点、技术和技能,常见形式为老师教学、自我学习、引导教学等,以自我娱乐为主的同步教学、俱乐部教学;以培养学生体育能力的教学模式为思维教学、掌握教学、程序教学、发现教学。
按照教学方法分类,现代教学模式,主要为计算机辅助教学,网上学习,课件教学;交互学习模式主要有小组讨论教学、协同学习;策略学习模式为发现法教学、问题导向教学、探究教学等;自主学习模式为竞赛法教学、游戏教学、模拟情境教学等。
按照教学组织形式主要为机体学习模式,小组学习、大体育学习、团体学习;个别化学习模式为自主学习、个别化辅导学习;合作式学习为师生合作学习群体合作学习;俱乐部式学习主要分为课内和课外两种。
(三)体育教学模式讨论
体育教学模式所包含的内容比较复杂,操作程序、教学结构、评价等因素,对不同地教学模式来说,包含的内容存在相应的差异,体现了不同模式的特点,而且,每一个体育教学模式都有着各自的目标,在这些目标中,能分析到不同模式之间的关系。在掌握体育技能为目的的分类中,包括技能掌握教学、体育竞赛教学、程序教学、模仿教学、掌握学习模式教学;在发展学生的体能为目的教学中,主要有素质教学、体能训练教学;按照发展学生认知的教学模式为发现式教学、领会教学、提升学生主观能动性教学;以培养学生兴趣、发展情感的教学模式分类为成功体育教学、快乐体育教学、情景式教学等;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学分为小组群体教学、合作学习等[2]。
二、不同教学模式的应用
对教学模式来说,是在教学思想和理论指导下,形成的体育教学活动程序,教学过程结构比较稳定,形成相应的教学体系,大学体育教学的模式非常繁杂,而且其包含的内容也比较多,讲课的结构、方法,在教学中,需要实现理论和教学方法的结合,需要體现出教学的指导思想。在具体的模式教学中,应按照教学思想理论进行,并在实践中要不断突破理论的限制,将其付诸在实践中。对不同的教学模式来说,指导思想存在差异,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很多理论知识对其产生指导作用。
(一)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做出选择
目前来说,在我国体育教学中,年级不同,教材也不同,在学时的设置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包括简单学习、精学、锻炼学习以及介绍学习,精学主要指篮球、武术、健美操等,简学主要有羽毛球、游泳,介绍类学习为铅球、铁饼,锻炼类学习主要采取小单元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内容不同,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也不同。在精学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模式为选择制学习、快乐体育学习、小群体学习、领会式学习等;粗学主要采用领会式学习、情景式学习、发现式学习、技能掌握学习等;在介绍类学习中主要采取问题教学、多媒体教学以及体验式教学等;在锻炼性教学中多为运动教学和情境教学[3]。
(二)重视教学模式的综合应用
对于不同的教学模式来说,具有各自的利弊,所以在教学中,可以选择多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教学的经验实现升华,为教师提供相应的体育活动教学。在教学中,在形成教学模式后,教学结构稳定,需要老师对其进行分析,不能盲目进行模仿,也不能生搬硬套,在实际教学中,需要让老师形成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业务能力,实现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在一个学年和多学年教学中,老师需要调整教学模式,采用不同的模式开展教学,充分地发挥出不同教学模式的优势[4]。
三、结束语
总得来说,体育教学在大学教学中的地位非常高,需要老师提升对其重视,并在教学方法上对其进行更新和完善,重视不同教学模式的优点和缺点,将其实现结合,应用在具体的体育教学中,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更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提升教学服务质量,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体育素养水平。
参考文献:
[1]毛思成,吴涛.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研究现状及策略分析[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 No.429(20):123-124.
[2]梁方梅,薄晓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武当,2020, No.362(10):83-84.
[3]谢志勇.多元化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篮球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4):101-102.
[4]刘杨.翻转课堂模式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16):8-9.
(湖南科技学院 425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