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玉萍
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对高龄产妇分娩过程中进行助产护理干预,进一步分析其对分娩方式以及产程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再本院进行分娩的高齡产妇100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患者的住院时间进行单双数分组,单数记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双数组记为研究组实施助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分娩方式、产程关系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经过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患者的自然生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总产程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短,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过本研究结果得出,对高龄产妇实施助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帮助患者缩短总产程,并且改善了患者生产方式,值得再临床中进一步应用。
关键词:助产护理干预;高龄产妇;分娩方式以及产程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及二胎政策的出台, 高龄产妇数量在逐渐增多, 这些产妇分娩中将面临各种问题。 近年来, 人们对医疗行业要求在逐渐提高, 怎样提升产科护理质量、 提升自 然分娩率、 降低高龄产妇分娩风险, 是所有产科医护人员需深入探析的问题。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再本院进行分娩的高龄产妇100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患者的住院时间进行单双数分组,单数记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双数组记为研究组实施助产护理干预,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详见表1。
纳入标准:(1)患者及其家属均了解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所有产妇均没有重大脏器疾病;(3)所有患者的年龄均在35岁以上。
排除标准:所有患者精神状态异常。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的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对再对照组病人实施助产护理干预:
(1)风险评估。入院后及时评估产妇分娩风险,掌握产妇的生理状况、心理状况等,并与经验丰富的助产士对产妇进行一对一的护理干预。对于高危评分较高的产妇,均由经验丰富、年资较高的医师与助产护士共同护理和协助分娩。
(2)产前保健。在待产期间,助产士积极与产妇及家属沟通,在沟通中要注意自己的语调和用词,建立互信护患关系。另外,助产士还向产妇、家属讲解了孕期保健知识,帮助他们了解自产性分娩的好处,有效地提高了产妇的自产性保健意识。在产妇住院后,及时将产房环境及相关医护人员介绍给产妇及家属,帮助产妇适应医院环境。
(3)分娩期间的护理方法。如果产妇表现出自己的宫缩有一定规律,助产士就会更密切地观察到产妇的表情、肢体反应和宫缩情况,并根据结果对产妇面临的分娩风险进行研究。在接生婆与产妇沟通的过程中,涉及到正确用力,正确运用呼吸来缓解疼痛等方面的内容。
(4)产后护理方法。助产士在产妇顺利分娩后,轻轻按压产妇宫底,协助其产出胎盘(需严格控制按压力度)。在胎盘分娩后,助产士定时对产妇进行生命体征检测,检查子宫收缩、阴道出血情况,时间间隔控制在10~15 min。接生员给产妇按摩宫底检查后,按摩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
1.3评估标准
对比两组产妇各产程与总产程时间;对比两组产妇分娩、助产、剖宫产数量; 比较两组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分娩方式比较
经过研究了解到,研究组患者中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详见表2。
2.2两组患者的产程对比
经过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的产程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2.3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
经过护理后,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结论
过去常规护理对产程时间和产妇心理方面缺乏重视,导致产程时间延长,自然分娩率降低,导致产妇分娩过程风险增大,影响到产妇和胎儿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作者认为,采用助产护理干预是非常必要和可行的,助产护理干预在了解产妇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采取的措施更有针对性,更符合产妇的实际情况和需要,产前对产妇进行心理干预,在产时给予鼓励和引导,能有效地缩短产程,降低风险,提高自然分娩率,确保母婴安全。
综上所述,对高龄产妇实施助产护理,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分娩方式,提高自然分娩率,缩短产程,降低分娩风险,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马丽, 周媛. 助产护理干预对高龄产妇分娩方式及产程的影响研究[J]. 中国保健营养 2020年30卷25期, 164页, 2020.
[2] 黄俊兰. 助产护理干预对高龄产妇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情况的影响[J]. 母婴世界 2020年29期, 129页, 2020.
[3] 陈蓉, 梅花. 助产护理干预对高龄产妇分娩方式及产程的影响[J]. 中国农村卫生, 2020, v.12(02):59-59.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 安徽 阜阳 23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