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永发 吴振琼 陈东
摘要:城乡建设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单位与个人关心建筑物倾斜程度。本文通过对建筑物倾斜的概念作了通俗易懂的解释,并对坐标法测量建筑物的倾斜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对使用普通设备进行倾斜测量的一线作业人员有较好的借鉴。
关键词:建筑物倾斜;倾斜量;倾斜率;倾斜分量
一、前言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物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而由于勘察、设计、施工、使用、管理以及自然灾害等诸多原因,使得建筑物出现不均匀沉降,产生倾斜。为确定建筑物的倾斜程度,必须进行建筑物倾斜测量并给出确切的数值。
二、倾斜的概念
如图1,所谓倾斜,就是建筑物同一墙角的高点B′与低点B不在同一条铅垂线上,就产生倾斜。图1中,直线B′P为过B′点交CBN平面的铅垂线。B′点向BN方向倾斜了分量BD,向BM的相反方向倾斜了分量BE,因此,
倾斜的测量方法通常是利用经纬仪(与弯管目镜配合),采用投点法在拟测量的楼角处选择两个相互垂直的观测面进行测量。如图1,在B处的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上,选择M、N两点并分别置站,通过观测B处直尺的倾斜分量值或测量距离与角度得出倾斜分量值,即BD与BE,从而确定该位置的倾斜量。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比如街道两侧的楼房角,往往是仅具备一个面的观测方向,而另一个面由于外部条件的限制无法采用经纬仪观测,从而因缺少一个倾斜分量而无法计算该处的倾斜量。
随着无协助目标全站仪的出现以及普及,采用测量坐标的方法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三、坐标法测量建筑物的倾斜量
1、如图2,AB B′是一幢矩形建筑物的临街面。为求B′点的倾斜情况,在AB B′立面外,在B点附近选择一点O设置全站仪(与弯管目镜配合),以任意坐标的形式进行坐标测量,测得A(XA,YA,HA)、B(XB,YB,HB)、B′(XB′,YB′,HB′)三点坐标。
2、从B′点作铅垂线交ABC平面于P点,根据倾斜的概念,B′点在平面ABC的倾斜量就是BP的距离。因B′点与P点同在一条铅垂线上,因而两点的平面坐标相等,即P(XP,YP)与B′(X B′,Y B′)相等。因此,倾斜量BP的距离可以通过实测坐标求得:
利用上述的(3)、(4)式在工作中可快速求得建筑物的倾斜量与倾斜率。
倾斜的方向只能用BP的方位角(αBP=β)表示,但因为无参照目标而令人费解。
3、在工程应用中,为了方便计算以及提交的测量结果直观,往往还需要计算倾斜分量及倾斜方向。为此,建立以B点为原点,BA为坐标横轴(Y轴)的新坐标系。新旧坐标转换公式为:
上式中,(X,Y)为某点的旧坐标,(XA,YA)为A的旧坐标,β为BP在旧坐标中的方位角。
将各点坐标转换为新坐标,得B(0,0)、A(0,Ya)、B′(Xb′,Yb′)。
4、倾斜分量
根据新坐标,可得:
利用(7)式求得的倾斜量(BP的距离)与(3)式求得的倾斜量相等。
四、精度分析
1、上述倾斜测量是通过测定特定点的坐标来计算倾斜量的,因此倾斜量的精度由实测的坐标决定。假设测站点坐标为(X0,Y0),D为平距,β方位角,则P点的坐标为:XP= XO+Dcosβ,YP= YO+Dsinβ。
2、對上述函数关系式全微分,求出具真误差关系式:
3、根据误差传播定律写出中误差平方关系式:
上式就是点位中误差,对于同一台设备而言,测距精度MD与测角精度Mβ是固定的,测量距离越短,精度越高。对于一台测距精度为2+2PPM,测角为2秒的全站仪而言,半测回坐标值的精度:测距20米,M=2.00mm;测距50米,M=2.06mm。
五、注意问题
1、根据无协助目标全站仪测距性能的特点,观测时要避免瞄准黑色的部位,尽量选择颜色浅、反射信号强的部位。
2、在穿越障碍物测量时,应有足够的视线空间,确保视线上无障碍物对测距的影响。
3、当入射角较大时,望远镜十字丝中心不要瞄准楼角的边缘线,这样会造成至少一半激光束落在旁边的其他反射物体上,使得测量所得的距离有偏差。应该瞄准楼角边缘线的内侧一些,使激光束全部落在边缘点所在的平面上,同时对比高低点的平面坐标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
六、实例
如表6中的图示所示,进行倾斜测量的1#楼位于路边,其两侧紧挨着建筑物。业主需要对IJK三个楼角进行倾斜测量。如果利用经纬仪配合弯管目镜观测,只能得到楼角的一个方向的倾斜情况。而采用无协助目标全站仪配合弯管目镜观测,可以得到楼角的两个方向的倾斜情况,能全面地反映被测点的倾斜情况。
在楼面IJ外安置全站仪,采用独立坐标的方式,同时观测I、J处高低两个位置的三维坐标,如表1所示。将仪器移至K点附近,同样采用独立坐标的方式,测得K处高低两个位置的三维坐标及J处较低位置的坐标。为避免两个测站所测坐标相近而无法区别,重新输入测站点的起算坐标。各点坐标如表2所示。
内业计算:
1、I点的倾斜计算:建立以I(低点)为原点,I(低点)J(低点)为坐标横轴(Y轴)的新坐标系,经坐标换算得I(低点)、J(低点)、I(高点)的新坐标,如表3所示。按公式(7)、(4)、(8)、(9)分别计算I点的倾斜量、倾斜率、倾斜分量,如表6所示。
2、J、K点的倾斜计算(略),各附表如下。
七、小结
本文介绍的方法在测量各个立面的倾斜情况中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对于不规则的非矩形建筑物,应先建立统一的坐标系统,然后在控制点上设站,按上述方法对各点进行测量,最后在统一的坐标系统分别计算倾斜分量、倾斜量、倾斜率以及倾斜方向。
参考文献:
[1]顾孝烈,鲍峰,程效军编著.测量学(第四版)[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1.2.
[2]岳建平,高永刚,谢波等.无反射棱镜全站仪测距性能测试[J].测绘工程,2005(6).
作者简介:吴永发(1968—),男,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注册测绘师,从事工程测量专业。
三亚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 海南三亚 57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