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颖晨
【摘 要】党史文化研究,是中国优秀文化的深入研究与现实传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层面根与脉的延伸,是文化自信的基础和内在动力所在,通过对党史文化其中各个层面的分析,可以精准把握我们党的政治主张、理想信念及人民感情等,从而更好认识我们党的马克思主义政治本色,这对于我们党新时期更好塑造自我形象有着重大意义。而对于党史文化研究而言,本民族的文化自信是基础,也是内在动力所在,必须要将党史文化研究与文化自信紧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让党史文化研究真正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关键词】党史文化;文化自信;信仰
今年是我们党百年华诞,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习近平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深刻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这一论述,深刻阐释了文化自信对中国发展史的重要性,强调指出了党史文化在中华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一、党史文化自信的本质内涵及表现
第一,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党史文化自信的首要内涵。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党章》明确规定,“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走中国人民自愿选择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必将取得最终的胜利。”100年来,我们党几经挫折而不断奋起,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归根到底在于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从未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从革命战争年代的何叔衡烈士、方志敏烈士至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的王进喜、雷锋、焦裕禄、孔繁森……在我们党史里,坚守理想信念的英模人物举不胜举、灿若群星,他们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正因为理想信念拥有如此巨大的伟力,我们党成立100年来,入党誓词虽修改5次,但有一条核心内容始终没有变,那就是都强调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我们要把学习党史和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放在首要位置,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真正搞清楚、弄明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文化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下去,矢志不渝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第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史文化自信的核心要义。1946年3月,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访问延安,他的随行记者这样描述共产党的政治中枢:“在延安听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人民’……这些都是口号,但又包含着比口号更深的涵义,代表着一种极深的感情,一种最终的信念”。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诞生之日起就以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为己任,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各种场合,习近平总书记反复要求回应一个命题: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总书记的这个重要论断,彰显了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赤子之心。怎样才能做到“以百姓心为心”呢?一方面,必须时刻牢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始终相信人民、依靠人民;另一方面,必须时刻牢记,我们党除了人民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党执政的最大危险。党的十九大以来,我们党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等一系列学习教育,解决了一些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心中装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始终同群众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从人民群众中汲取不竭的力量源泉、铸就真正的铜墙铁壁。
第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史文化自信的根本目标。近代以来,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封建统治阶级的没落,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危险境地,国家积贫积弱。只有创造过辉煌的民族,才懂得复兴的意义;只有历经苦难的民族,才对复兴有如此深切的渴望。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义无反顾担负起“为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正是“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无私无畏、前赴后继、英勇奋斗,才避免了亡国灭种的命运。总书记强调:“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集中体现,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最重要最现实的使命担当。”要实现这样的伟大目标,还有许多“雪山”和“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和“腊子口”需要征服,摆在我们面前的使命更加光荣、任务更加艰巨、挑战更加严峻。越是环境复杂,我们越是要有“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斗争精神,越是要坚持战略自信、保持战略定力,把得住大局、看得清方向,站得穩脚跟、担得起风险,真正做到谋定而后动、厚积而薄发。
二、党史文化建构中面临的问题
第一,经济全球化对党史与文化自信带来了挑战。当今世界,早已融为一体,经济全球化,让我们与全球各国的经济和文化交流日益密切,这就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全球化给我们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另一方面,全球化又给我们的传统文化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对党史与文化自信的建构带来冲击。比如,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洋节日,给我们许多党员青年带来了全新的冲击,他们喜欢跟风,过情人节、圣诞节等等,但是我们自己的端午节、清明节的热度却不高,这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我们的一些传统节日。还比如,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其资本优势对我国进行渗透,同时向我们输入提前消费的观念,导致我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显得不那么重要,等等,这些都是经济全球化对我们党史文化自信带来的挑战。
第二,西方意识形态对党史与文化自信带来了冲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近年来,一些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对我国的渗透更加剧烈,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打着“人权”“人道主义”的幌子千涉他国内政,制造颜色革命。立物易、立心难。尽管当前社会思潮和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但越是如此,越要突出核心价值取向的主流地位,在落细落小落实上见真功。特别是党员干部,要带头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正德修身、严以自律,以个人的良好的形象引领社会主流价值。
第三,自身宣传不完善对党史文化自信带来了弱化。我们党史文化自信,从自身来看,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党史文化自信工作缺乏创新,模式比较老套,特别是应对舆情负面信息的能力不足,抓党史文化工作的手段和载体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部分宣传系统干部的政治意识不强,对一些错误的言论“发声”不够,旗帜鲜明反对不够;三是网络监管有待加强,现在群众对微博、微信等新型媒体使用频繁,一些不法分子进行网络谣言、负面炒作,网络监管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党史文化自信的实现路径
第一,要始终坚定执着的理想信念。理想因其远大而为理想,信念因其执着而为信念。虽然在不同历史时期党的任务有所不同,对党员的要求也有所不同,但崇高的信仰、坚定的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与生俱来的红色基因,是党的安身之本、力量之源。革命战争年代无数革命先辈和先烈的事迹都表明,艰难可以摧残人的肉体,死亡可以夺走人的生命,但没有任何力量能够动摇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今天,我们传承红色文化,就是要学习革命先辈和先烈们因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而迸发出的那种“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所压倒、征服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我们党员干部要把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统一起来,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到志不改、道不变。要弘扬斗争文化,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敢于斗争的风骨、气节、操守、胆魄;增强斗争本领,能够科学预见形势发展的未来走势、蕴藏其中的机遇和挑战、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透过现象看本质,抓好战略谋划,牢牢掌握斗争主动权。
第二,要錘炼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忠于党、忠于人民,是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对党忠诚老实”“永不叛党”,是每一名共产党员在入党誓词中的庄严承诺。革命战争年代,无数共产党人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践行了这份忠诚。事实雄辩地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面对当今世界发生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我们党领导的各方面事业经历的革命性重塑和党自身实现的革命性锻造,我们必须坚信:有习近平总书记为中华巨轮举旗定向、掌舵领航,我们就会特别有信心、特别有底气、特别有力量。只要坚决听从党中央号令,坚决听从习近平总书记指挥,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忠诚于党,还必须养成坦荡无私的博大胸襟。邓小平同志一生虽然“三落三起”,但在被错误打倒和蒙受冤屈时,从不怨天尤人,从不心灰意冷,始终把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1969年至1973年,邓小平同志在下放江西期间,仍坚持阅读马列著作,积极锻炼身体,深入思考中国的前途命运。1977年,他再度复出时明确表示,“我出来工作,可以有两种态度,一个是做官,一个是做点工作。我想,谁叫你当共产党人呢。既然当了,就不能够做官,不能够有私心杂念,不能够有别的选择”。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邓小平同志真正做到了心底无私天地宽。”
第三,要弘扬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无论遇到多么强大的敌人,面对多么危险的环境,共产党人都毫不畏惧退缩,不怕流血牺牲,这是战胜一切敌人而不被敌人所屈服的根本所在。在血与火交织的岁月里,无数革命先烈和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用年轻的生命换来了一次又一次胜利,为建立新中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在和平年代,也有一批批热血青年为了党的事业,奉献青春年华,无怨无悔。今天,我们身处和平建设年代,虽然不再需要付出革命战争年代那么多的鲜血和生命的代价,但也同样需要奉献和牺牲。正如总书记指出的:“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总书记还强调,我们共产党人讲奉献,就要有一颗为党为人民矢志奋斗的心,有了这颗心,就会“痛并快乐着”,再怎么艰苦也是美的、再怎么付出也是甜的,就不会患得患失。我们要通过学习党史,坚定文化自信,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正确处理好苦和乐、得和失的关系,牢固树立奉献精神,养成“计利当计天下利”的胸襟,守护好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
第四,要秉持敢为人先的创新勇气。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之所以能形成燎原之势,最后夺取全国的胜利,靠的就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调查研究中国国情,总结中国革命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逐步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总结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深刻教训之后,又冲破“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的严重束缚,创造性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样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特点的革命道路。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从理论上系统阐述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回答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重大革命理论和实践问题,迈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坚实步伐。回想当年,我们党能够在大革命失败后的短短几年里,创建起一支支人民军队和一块块革命根据地,这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结果。今天,我们仍然需要这样的革故鼎新、一往无前的勇气,需要善于创造性思维、善于打开新局面的锐气。特别是党员干部要像革命先辈那样拿出“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勇开新路、勇闯难关,善于用改革的思路和办法解决前进中的各种问题;要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新道路、新模式,不断寻求新增长点和驱动力。
第五,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艰苦奋斗始终是我们的传家宝,一部中国共产党党史就是一部艰苦奋斗史。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也是靠艰苦奋斗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在革命年代,环境非常恶劣,艰苦奋斗精神具体表现为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随着革命事业发展壮大,我们党取得了政权,并进入到和平建设年代,艰苦奋斗精神依然是创业之基、强业之路、兴业之本。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最困难的时期,日、伪、蒋的严密封锁,加上日伪军“铁壁合围”式的扫荡,又恰逢1941年后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我们曾经弄得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的困境”。为了坚持抗战,为了克服物质上的困难,我们党进行了“自已动手,丰衣足食”的大生产运动。毛泽东在延安杨家岭亲自开荒种地、浇水施肥。周恩来尽管右臂负过伤,却学会了纺织,并在中直机关纺线比赛中被评为纺织能手。朱德种植玉米、西红柿、萝卜,年年丰收。王震率领的359旅,更是把荒草丛生、野狼成群的南泥湾建设成为“处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大生产运动是艰苦奋斗精神的具体体现,它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传统文化,不仅在革命战争岁月和新中国成立初期“一穷二白”的条件下需要坚持,今天仍然需要坚持。我们传承红色文化,就是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逢事想在前面、干在实处,遇到发展难关不松劲,遇到发展瓶颈不懈怠,以实际行动和实干业绩谱写新时代改革发展新篇章。
第六,要用好依靠群众的制胜法宝。对我们党而言,只有深深扎根群众,保持与人民群众血脉相连、命运与共的关系,才能获得无穷力量。在淮海战役中,出动民工543万人,大小车辆88万辆,挑子30.5万副。支前民工与参战兵力的比例高达9:1,强大的后勤补给,是胜利的保证。战争胜利结束后,陈毅元帅曾说了这样一句话: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负责淮海战役具体指挥的粟裕,说得更为具体:华东战场特别是淮海战役的胜利,离不开山东人民的小推车和大连生产的炮弹。“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人民群众是真正的铜墙铁壁,背靠人民群众,党就能无往而不胜。越是任务重、困难大,越要密切与群众的联系,依靠群众求胜利。作为党员干部,要坚持问计于民,经常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多问问群众怎么看,多请教群众怎么干,拜群众为师,向群众学习。要坚持问需于民,常走乡村田间路,常坐农户小板凳,常听百姓家常话,畅民意、察民情,听意见、解难题。要坚持问效于民,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