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实际山体暗挖隧道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工程测绘技术方法在暗挖隧道变形监测中的应用。为了保证隧道的施工安全,根据施工现场变形监测的数据信息反馈修正设计,指导施工,预防事故的发生。本文重点研究了竖向位移、水平位移、净空收敛的监测技术方法,通过本文的暗挖隧道变形监测案例介绍,可以为类似的隧道暗挖工程项目的变形监测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测绘技术;变形监测;暗挖隧道;沉降观测
一、工程概况简介
本工程位于某市区星海湾广场附近,将架空高压线引入下地,向东穿过供电局仓库至中山路边,转向东南依次穿过轻轨、中山路至金融商务区二号路口,然后向东穿过地铁1号线,沿着金融商务区二号路至高尔夫酒店南侧,穿过马栏河至太原街,穿过太原街后继续向东,在雁水变电所大门附近右转,沿着山体等高线进入雁水变。暗挖隧道全长约1.7km,马蹄形断面,复合式衬砌,采用台阶法施工,转角扩大段采用cd法及双侧壁导洞法施工。竖井、风井结构采用倒挂井壁法施工。
二、工程风险监控重点、难点分析
暗挖隧道洞身全部处于地下水水位以下,隧道下穿马栏河,马栏河河宽70m。隧道下穿地铁1号线会展中心站,会展中心站为地下明挖双层矩形框架结构,底板距离地面18.223m,距离隧道拱顶7m;隧道下穿运营202有轨电车及市主干道中山路。
三、现场作业方法介绍及监测结果
1、竖向变形监测
在地铁1号线会展中心站受隧道施工影响范围内,竖向变形监测点布设于地铁结构侧墙上。按近密远疏的原则布置,共设9个断面间,隧道中心线上方为第1个监测断面,两侧分别依次间隔5米、10米、20米、20米各布设4个监测断面,每个监测断面2个测点共布設18个车站结构沉降监测点。测点埋设不得影响地铁设施,测点埋设稳固,做好清晰标记,方便保存。车站结构竖向变形监测,采用人工监测方法为几何水准测量,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二等垂直位移监测网技术要求观测。使用Trimble DINI03电子水准仪观测,采用电子水准仪自带记录程序,记录外业观测数据文件。观测采用闭合水准路线时可以只观测单程,采用附合水准路线形式必须进行往返观测,取两次观测高差中数进行平差。观测顺序往测按照后前前后,返测按照前后后前。观测完成后形成原始电子观测文件,通过数据传输处理软件传输至计算机,检查合格后使用专用水准网平差软件进行严密平差,得出各点高程值。数据时程变化曲线如下:
2、水平位移变形监测
在地铁1号线会展中心站受隧道施工影响范围内,按近密远疏的原则布置,共设5个断面间,隧道中心线上方为第1个监测断面,两侧分别依次间隔5米、10米5各布设2个监测断面,每个监测断面2个测点,共布设10个车站结构横向变形测点。测点埋设不得影响地铁设施,测点埋设稳固,做好清晰标记,方便保存。车站结构水平位移变形监测,采用人工监测方法为极坐标法,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二等水平位移监测网技术要求观测。使用Leica TCA1800全站仪进行观测,在选定的水平位移监测控制点上安置全站仪,精确整平对中,后视其它水平位移监测控制点,测定监测点与监测基准点之间的角度、距离,计算各监测点坐标,将位移矢量投影至垂直于隧道的方向,根据各期与初始值比较,计算出监测点向新建隧道侧的变形量。数据时程变化曲线如下:
3、暗挖隧道初期支护结构净空收敛
监测应布设垂直于隧道轴向的横向监测断面;两侧拱角处或拱腰处布设。净空收敛采用收敛计量测各点之间长度,复测值与初值之差即为变形量。暗挖隧道初期支护结构净空收敛在2016年10月26号开始,结束于2017年05月29号,数据时程变化曲线如下:
四、结语
近年来随着隧道工程建设的不断展开,测绘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进步。测绘技术在隧道的变形监测应用的更为广泛。监测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查询和管理工作,可以将监测成果及时、准确地反馈给工程参建各方,提高监测成果的时效性。同时,监测成果可以及时、方便地形成时程曲线。以评定山体隧道工程在施工期间的安全性及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并对可能发生的危及环境安全的隐患或事故提供及时、准确的预报,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2]《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911-2013
作者简介:杨建鑫(1991-),男,汉,黑龙江铁力市,2016年毕业于沈阳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土木工程(建筑方向),本科学历,助理工程师。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辽宁大连 116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