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融合策略研究

2021-09-10 07:22袁建辉
关键词:汉字传统素养

袁建辉

摘 要: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拥有着优秀的传统文化,培育出一代又一代杰出的人物。在现代教育中,中国传统文化仍发挥着自己的作用,旨在培养小学生树立良好的品德,提高小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本文以实际教学为背景,阐述中国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融合的策略,供大家参考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 传统文化 实践思考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1.04.007

随着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竞争的形式也由传统的军事竞争转变为文化意识形态方面的竞争。基于此,我国提出了复兴伟大的中华民族的任务,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继承和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近些年来,在我国小学教学中,开展了国学课堂,让小学生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增强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高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另外,还有很多学校针对传统文化开展了一系列的文化实践活动,保证了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新思考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无尽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无数璀璨的传统文化。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传统文化学习当中去。小学生仅仅从语文教材上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需要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丰富传统文化内容,这样不仅能够丰富学生传统文化知识,还能让学生直观、形象地认知中国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文化不仅包括名著经典,还有很多的诗歌散文,甚至是戏曲小说等等,这些都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渗透中国传统文化,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二、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的实践

1.学习汉字知识时渗透传统文化

汉字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承载体,其本身也属于重要的文化遗产,汉字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居功至伟,可以说,如果没有汉字的话,就不可能有中国的传统文化。例如,在学习人教版语文《春夏秋冬》时,在学习“购”字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我国远古时期的货币,让学生知道,我国在远古时期是以“贝”为货币。因此,在汉字的演变过程中,与“贝”组成了很多的汉字,有购、败、货、账、贩等字,这些字都与交易活动有关系。再比如,在学习“林”字的时候,教师可以分析一下古代人们在创造这个汉字时是怎么想的。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这是在象形文化基础上演变出来的,当时人们看到树林时,还能够一眼看到边,因此只用了两个木字,而当人们一眼望不到边时,就出现了“森”字,它拜师树木很多,要比林要更多一些,这也是中国汉字的主要特点之一。当学生明白了这些汉字的是怎么来的时候,不仅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也更深入地学习了汉字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2.在诗词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向学生渗透中国的传统文化,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教学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诗词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诗人在创作过程中融入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在学习诗词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积极向上的精神。例如,在学习《望庐山瀑布》时,作者就用了简单的几句话,抒发了自己的思想感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引导学生感受诗词的韵律之美和意境之美,学习诗人对词语的凝练程度,以此来让小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中国的传统文化,让学生树立崇高的道德修养,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和语文综合能力,保证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罗铭《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學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探讨》,《中外交流》2019年第31期。

猜你喜欢
汉字传统素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少年力斗传统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