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广播剧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音频产品,近年来成为我国主流网络综合性音频平台的发展重点,逐渐渗透人们的日常生活。本文以國内音频领域巨头“喜马拉雅”的广播剧热播榜作品为研究对象,对平台广播剧的剧本来源、故事题材、制作、更新频率等方面进行研究,探索当前网络广播剧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音频平台;网络广播剧;“喜马拉雅”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4-0081-02
广播剧是以声音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艺术。近年来,音频产业凭借互联网的发展“二次开花”,广播剧也迎来了新的发展热潮。网络广播剧最早出现于2000年,至今已发展了20年,成为网络音频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1]。随着国内第一部商配自制广播剧《杀破狼》、破亿播放的付费广播剧《魔道祖师》等剧作的成功,广播剧成为国内网络音频行业的一个新热点。
从现有文献看,对网络广播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梳理发展状况,包括分类、发展阶段、发布平台等等,分析网络广播剧与传统广播剧的异同,总结网络广播剧面临的发展困境并给出一定建议;二是站在商业化的角度,分析商业化发展的必然性,以及面临的各种问题;三是从创作角度出发,通过研究配音、剧本等,完善网络广播剧的创作。
作为一种声音的艺术,广播剧为受众提供了充足的想象空间。从网络广播剧的发展来看,其经历了“野蛮生长—平台支撑—IP开发”的阶段。在各大音频平台上,广播剧都是重要分支。由此,笔者提出研究问题:网络环境下的广播剧当前处于何种状态?其发展有何特点?
一、研究对象及设计
(一)研究对象
《2019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国内网络音频行业中,‘喜马拉雅’仍保持着一家独大的势头,其市场占有率达62.8%,在包括网络广播剧在内的各项网络音频业务上都有较好的发展”。因此,笔者选择“喜马拉雅”作为研究对象,试图分析当前广播剧的特点与发展现状。
(二)类目建构
剧本来源:分为原创剧本、网络小说改编、文学作品改编、其他四类。
题材分类:分为悬疑、科幻、玄幻、言情、武侠、仙侠、历史、喜剧、都市、其他十类。
制作:PGC(专业生产内容)、UGC(用户生成内容)。
更新频率:分为不定时更新、每日更新、每周更新、完结作品四类。
付费机制:分为VIP专享、VIP免费、仅支持购买三类。
二、研究发现
“喜马拉雅”广播剧分区共有三个榜单,分别是热播榜、新品榜和口碑榜。本文主要以热播榜(2020年11月23日—11月29日)上的100部专辑作为主要分析对象。该榜单每天更新,系统会根据近7天APP内的专辑完播量对作品进行排序,使数据更有参考价值。
(一)来源:以小说改编为主,原创比例不高
根据对“喜马拉雅”广播剧热播榜的统计,改编自网络小说和文学作品的分别有57部和16部。这类专辑在前10名中有7部,分别是《三体》《如果月亮不抱你》《天之下》《红楼梦》《宫墙柳》《重案实录》《末路》。这一类专辑的原创性较低,相当一部分热度来自原著。原创专辑在前100名中只有15部,且主要集中在20名之后,热度不高。前10名中仅有《面具之下》一部,热度主要来自主演邓伦。除了原创专辑和改编广播剧外,其他类有10部是电视剧原声、电台广播剧录播的搬运。这一类专辑基本没有原创性,是对经典作品的搬运和记录。
总体而言,目前网络广播剧在原创性上仍有较大的进步空间。
(二)题材:《三体》热度最高,言情类作品仍为主流
对热播榜的专辑题材进行分析,可将其归为十大类。言情类作品仍占主流,有46部;其次是悬疑类,有19部。但榜单前10名的情况则相反,悬疑类有4部,言情类仅两部。
从单部专辑的热度看,目前榜单第一是科幻类的《三体》,热度一直保持在2万,与第二差距在1万以上。榜单第三则是武侠类的《天之下》。言情类在数量上虽然仍占主流,拥有较为稳定的受众,但从热度上来看,已经较难成为平台的顶流。
(三)制作:官方入场,制作团队专业化水平提高
当前网络广播剧的制作仍以PGC和UGC为主。UGC专辑虽然数量更多,有67部,但排名相对靠后;PGC的专辑由于制作更为精良,在排名上主要集中在前50名。“喜马拉雅”官方参与了《三体》《天之下》《重案实录》《面具之下》4部排名前10和其他几部排名前100的专辑的制作。
可以看出,网络广播剧的制作正往正规化、专业化的方向前进。
(四)更新:以完结作品为主,连载作品少
对更新状态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榜剧集大多处于完结状态。一方面是由于部分制作者选择在剧集制作完成后一次性放出;另一方面是由于目前在榜作品多为早期作品,新作品较为缺乏。仍在连载的专辑中,大部分的更新时间并不固定,都是隔一段时间集中更新一次,不稳定的更新频率不利于培养受众黏性。剩余10部能保持稳定更新的专辑都是729工作室、苍衣社等商业配音团队出品。这与网络广播剧创作难度较高、需要保持配音人员的稳定性等原因是分不开的,目前只有这类实力较强的商业配音社团才能较好地解决相关问题。
(五)盈利:以免费作品为主
国内网络广播剧已逐渐走上了商业化的道路,盈利成为一部剧集必要的考量因素。目前“喜马拉雅”上网络广播剧的付费机制有三类,即VIP专享、VIP免费和付费购买。其中,平台VIP为98元/年;付费购买可以细分为全剧购买、按季购买、单集购买三类,价格分别为19.9~198元、9.9~69元以及0.1~0.5元。购买价格根据剧集长短,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总体而言,广播剧的价格与电视剧相比并不算低。在“喜马拉雅”的热播榜专辑中,付费专辑仅20部,其中前10名有4部,分别排名1、3、8、10。
免费作品仍是大部分听众的主要选择,但拥有更高制作水准的收费网络广播剧也得到了越来越多听众的认可。
三、网络广播剧发展趋势分析
(一)内容原创性增强
网络广播剧作为传统广播剧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是一种与视频、小说、有声书等截然不同的音频艺术形式。首先,网络广播剧在视觉手段上的缺失,给予了听众更大的想象空间,但也不利于宏大场面的展现;其次,网络广播剧不仅是将文字转为音频,它还配上了背景音效,增强了真实感;最后,网络广播剧只需要制作音频,制作成本相对较低。网络广播剧在内容创作上应该有自己的原创性,这样能更好地展现自身魅力。
此外,改编剧本必然面临版权问题,当前网络小说商业价值日益凸显,版权费用也在增加,网络广播剧如果继续以网络小说作为主要来源,制作成本会不断提高。
“喜马拉雅”推出的原创网络广播剧《面具之下》由平台代言人邓伦扮演男主角,可见平台对原创剧本的重视。更多原创作品的出现有利于编剧水平的提高。
(二)准确把握受众需求,推动题材多样化
国内网络广播剧当前仍集中于言情类题材,这与网络广播剧早期的发展历史密不可分,导致当前网络广播剧同质化严重,不利于扩大网络广播剧的受众面。如“猫耳FM”只有纯爱、言情、全年龄和橘气四类,主打言情类作品。与此同时,“喜马拉雅”推出《三体》《天之下》等剧集,题材不再局限于言情,而是往武侠、科幻、悬疑等方向发展。其中,悬疑是网络广播剧的第二大类,也是当前在各大平臺发展较好的题材。
网络广播剧要从小众走向大众,需要拓展题材类目,满足用户千人千面的收听需求。同时还应注意到,传统广播剧偏爱选择主旋律的题材[2],二这类题材在网络广播剧中基本看不到,宣传社会主流价值观同样是网络广播剧的责任。
(三)连载作品增强用户黏性
目前国内网络广播剧以UGC为主,制作效率没有保障,大部分剧集都在制作完成后一次性上传或不定时更新,部分剧集的更新间隔在一年以上。如《我们互为倒数》前5集更新于2016年4月—10月,第6集则更新于2018年4月。这种不稳定更新带来的听众流失也在播放数据上显示了出来。前5集播放量均在2.3万以上,而第6集则直接降到1.2万,之后几集都没有过万。《天之下》在“喜马拉雅”推出已有两个月,一直占据新品榜第一,这固然有作品本身制作精良的原因,但也离不开作品每日一更的更新频率。
稳定更新的连载作品有利于培养新听众对网络广播剧的收听习惯,增强用户黏性,有利于保证作品内容的连贯性。
(四)创作者收益提高
在付费机制方面,“喜马拉雅”和“猫耳FM”发展较好,“荔枝”“酷我畅听”等平台的广播剧还是以免费为主,网络广播剧的商业化程度较低。分析网络广播剧发展史上夭折的各类剧集不难发现,没有资金支持,仅依靠个兴趣爱好是很难坚持制作的。商业化是网络广播剧发展不可避免的趋势。
“喜马拉雅”以VIP和内容付费为主,而“猫耳FM”则更进一步,以二次元文化为基础开发各类周边产品。这两家平台在网络广播剧的盈利方式上还有很大的可以开发的空间,包括围绕作品开展线下粉丝活动、开展版权业务等。
网络广播剧从业者的利益得到保障,可以促进整个网络广播剧业界的专业化发展,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进入网络广播剧行业。
四、结语
2020年是网络音频行业发展的又一个大热年。1月18日,“荔枝FM”在纳斯达克上市;4月,腾讯音乐发布长音频品牌“酷我畅听”;网易、抖音等互联网巨头也已入场音频直播。资本进入长音频行业时,网络广播剧是其选择的一个突破口,“酷我畅听”作为背靠腾讯的新贵,已陆续推出《诡秘之主》《斗罗大陆》《镇魂街》等多部大IP改编的广播剧。可见,网络广播剧越来越受到网络音频行业的关注。
网络广播剧的发展前景是广阔的,但由于它还是比较小众的一种艺术形式,目前存在一些制约其良性发展的问题。本文对“喜马拉雅”网络广播剧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为其指出良性发展之路,旨在帮助网络广播剧在未来的网络音频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 姚萌.中国网络广播剧发展研究[D].河南大学,2017.
[2] 刘文宇.广播剧剧本创作中如何结构故事[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03):45-46.
作者简介:罗玮霖(1996—),男,广东惠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媒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