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劳动习惯养成的策略研究

2021-09-10 10:17:25韩露
红豆教育 2021年4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幼儿园策略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被重新拾起,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从“五育融合”的角度,培养文化学识、道德修养、强健体魄、审美能力、劳动精神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优秀公民。为此,教育工作者需提高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建立相应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幼儿处于心智发育初期,他们可塑性较强的特点决定了其可以在正确引导下养成积极的行为习惯,教师在此阶段开展劳动教育,不仅有助于增强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还能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与锻炼意志。在幼儿教育中进行劳动习惯养成教育具有提高身体素质、促进智力发展、发展道德品质的作用,教师应选择正确的实践途径丰富劳动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劳动教育顺利实施。

【关键词】幼儿园;劳动习惯养成;劳动教育;策略

在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中,劳动教育应体现在人才培养目标中,旨在于从思想观念和行动能力方面健全学生的人格与价值观。然而,社会经济发展结构的转型使得劳动教育逐渐被淡化,无论是科技化发展的社会模式还是应试化的教育机制,都将“智育”作为教育核心,从而导致劳动教育处于边缘化地带,这严重影响着学生正确劳动观念的树立。劳动教育是呼应“以劳动托起中国梦”重要指示的教育实践,与新课程改革人才培养目标有着密切联系。幼儿教育作为“根的教育”,其应体现出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为人的终身发展所奠定的基础作用,在幼儿教育中,教师也应积极开展劳动教育,进行劳动启蒙可以为幼儿今后的社会适应能力奠定基础。以下,本文探究了大班幼儿劳动习惯养成的开展路径和实施策略。

一、以“一日生活”为路径开展劳动教育

秉承“生活即教育”的原则,幼儿教师要注重从生活实际出发,以点滴小事为着手点培养幼儿的劳动能力,并在长期锻炼中使之养成劳动习惯。劳动对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语言行为、思想观念都具有重要作用,以“一日生活”为路径开展劳动教育,让幼儿分别进行自我服务劳动与集体服务劳动,可以使幼儿在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的同时形成为集体服务的责任感,这对幼儿劳动习惯的养成具有极大作用力。自我服务劳动包括盥洗活动、餐饮活动、睡眠活动和游戏活动,教师要不厌其烦地指导幼儿在入园后在各个活动中进行相应的独立劳动,着重培养幼儿生活中基本的自理能力,促使他们逐渐体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自信心与自豪感。集体服务劳动包括“值日生”“小班长”等内容,教师组织幼儿共同参与清扫教师、收拾玩具、发放零食等活动,让幼儿初步形成为他人服务的意识,这有助于幼儿形成尊重劳动、积极劳动的思想态度。

二、以“节日课程”为载体进行劳动教育

节日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性文化传播载体,既能够带给幼儿传统文化、节日风俗、传说来历等方面的知识增长,又能够促进幼儿对人际关系、社会群体、社会角色等生活事件的认知,从而使幼儿在正确价值观的引领下发展精神领域。以“节日课程”为载体进行劳动教育,围绕节日主题设置相应的实践活动,既能让幼儿认识到节日意义,又能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逐渐形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情感认知。为迎接“五一劳动节”,我园开展劳动节主题课程,引导幼儿认识劳动成果,增强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首先介绍“五一国际劳动节”的起源,让幼儿初步理解劳动节的含义,然后开展“各行各业劳动人民”的绘画活动,让幼儿画出生活中见过的劳动人民,讲述劳动者是如何工作的。接下来,师生共同参与大掃除活动。

三、以“游戏课程”为途径进行劳动教育

游戏是幼儿进行活动的主要形式,也是他们了解世界、适应环境的主要途径。游戏活动兼具娱乐功能和教育功能,符合幼儿天性,并且能够为幼儿营造一个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从而促进幼儿在与游戏同伴、教师、环境的互动过程中发展情感认知与社会适应能力。以“游戏课程”为途径进行劳动教育,既要发挥其娱乐性功能激发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自主参与劳动活动,又要发挥其教育功能实现对幼儿情感、意志、品德的启迪。区域游戏是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区域游戏中道具的投放是一种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的途径,可以使幼儿在拿取、摆放、归类、整理的过程养成独立劳动的习惯。在“角色扮演区”中,可以让幼儿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体会不同的劳动内容,从而意识到劳动工作者的辛苦,并认识到各种劳动工作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四、以“家园共育课程”为依托进行劳动教育

家园合作教学理念主要强调的是教师和家长或者幼儿监护人共同肩负起对于孩子的教育工作,双方之间要进行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共同商议育儿方法。从幼儿视角来看,家庭和幼儿园与对他们的影响最大,家园共育便是通过联合两者力量对幼儿开展各方面的教育,家庭与幼儿园在培养幼儿的过程中及时沟通,通力支持幼儿在学习与生活中的成长。家园共育课程的内容丰富且具有实践性,可以使幼儿将学习的劳动技能运用及时践行在生活活动中。一方面,家园配合可以为幼儿营造一个全面化的劳动环境,如:当幼儿在园中学习了新的劳动技能时,家长便可在家中让孩子展示今天学习的本领,并在他们演示后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家长在家中了解到幼儿的每日劳动学习情况后,通过沟通交流帮助他们加深印象。另一方面,幼儿园可通过开展亲子劳动活动让幼儿产生劳动兴趣,不仅能够增强幼儿在劳动中的成就感与满足感,还能增进亲子情感。

五、结语

在劳动教育被忽视的现状下,素质教育重新提出了培养幼儿劳动习惯的重要意义,并将此纳入发展指标。劳动教育不仅有助于幼儿形成健全人格品质与道德修养,还具有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发展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幼儿处于思想启蒙阶段,他们在这个发展阶段所形成的思想、认知、情感和习惯具有塑造人格的作用,据此,开展幼儿劳动习惯养成教育可促进幼儿发展自主性、减少依赖性,并增强动手操作能力,解放好奇好动的天性,有助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据此,教师可通过多样化的劳动教育途径培养幼儿的劳动行为习惯,运用兼具趣味性与教育性的劳动活动课程锻炼幼儿的各方面能力。

参考文献:

[1]王静.家园合力促进幼儿劳动习惯养成[J].教育实践与研究(C),2018(05):51-52.

[2]李海英.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办法[J].吉林教育,2017(45):160.

作者简介:韩露,性别:女,出生年月1978.9,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学前教育,单位: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幼儿园策略
我爱幼儿园
幼儿园(2020年14期)2020-11-10 09:06:24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欢乐的幼儿园
幼儿园(2020年22期)2020-03-29 02:17:52
我说你做讲策略
幼儿园是我们的家
大灰狼(2018年9期)2018-10-25 20:56:42
爱“上”幼儿园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数学大世界(2018年1期)2018-04-12 05:39:14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求知导刊(2016年24期)2016-10-14 12:3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