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后题”看“语文要素”的落实

2021-09-10 07:36张燕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语文要素积累小学语文

张燕

【摘要】本文阐述了统编教材课后题编写的几个特点,以《大自然的声音》第一课时教学为例,对如何从“课后题”看“语文要素”之落实作一探讨。教学中通过三大策略,落实了语文要素:以课后题为支架,探究篇章特点;以课后题为途径,积累生动语言;以课后题为内容,学会语言运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后题 语文要素 积累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增加了篇章页里的单元语文要素,而且精心选编了每篇课文的课后题,使单元教学和一篇课文的教学都有了更明确的学习目标。教学中,基于课后题来落实单元语文要素,充分利用教材,可使语文教学简约、高效。

一、统编教材中课后题之性质

统编教材的课后题目标指向非常清晰,紧扣单元语文要素,针对性强,对学生目标能力的训练要求更加细化、明确,且有梯度的螺旋上升。细读统编教材的课后题设计,能让课前预习更加有效,让语文要素得以落实,使教学目标有了依据,使活动设计有了抓手。

就以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大自然的声音》为例,来看课后题设计的特点。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篇章页的语文要素是: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大自然的声音》课后题安排了五个内容,分别为:①朗读课文,体会大自然声音的美妙。背诵2~3自然段;②填一填,再说说课文写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然后以一张“总分式”的思维导图呈现;③出现了6个文中描写声音的词语,并说说你在哪些地方听过这些声音;④小练笔,写一写听到过的美妙的声音,如大自然鸟儿发出的声音或是厨房里发出的声音,并以总起句的方式呈现练笔内容。⑤阅读链接:叶圣陶的《瀑布》。

《大自然的声音》课后题对于落实语文要素,有三个明显的特点:(1)能提供教学支架,如题②,借此题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学习文章的篇章特点。(2)隐含着一些落实语文要素的教学途径,如题①、③。第七单元的语文要素关键词是:积累。而课后题安排的朗读、体会、背诵、词语品析等内容,都是积累的具体途径。(3)直接呈现教学内容,如题④、⑤。两个题目提供了学生读和写的两大内容,是迁移运用的内容安排。单元篇章页里的内容和课后题的安排非常吻合,即课后习题的内容都是为了落实篇章页的语文要素而安排的。

二、从“课后题”看“语文要素”的落实

如何充分利用课后题,让其成为教学资源,优化课堂教学设计,使小语课堂简约、高效呢?笔者以《大自然的声音》第一课时的教学为例,说明如何利用“课后题”促进“语文要素”之落实。

1.以课后题为支架,探究篇章特点

篇章结构是文本一个重要部分,它好比人之骨骼,没有合适的篇章结构,优美的文章便不复存在。《大自然的声音》总分式的篇章结构非常清楚,第一自然段是总的段落,后面三个自然段分别从风、水、动物三个方面,具体写出第一自然段的内容: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课后第二题就以思维导图的方式让学生填填各段的总起句,形象性地呈现了这篇文本篇章结构的特点。教学中,我们就以这个课后题为支架,促进学生探究文章篇章结构特点。

(1)先练后议,自主感知结构特点

在学生初读课文后,首先出示这个课后题,让学生默读课文,先自由填填这个表格。

学生借助这个支架,能自主理解思维导图的意思,并能到文本中寻找相关信息,大部分学生都能在独立学习中比较顺利地完成这个思维导图。即使有小部分学生无法独立完成,但也经历了一个思考学习的过程,让教学处在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良好状态。学生通过自学潜意识地找到答案,只是一个学习的初步状态。如果只是追求这个思维导图的答案,学习就会没有深入发生。

(2)加强追问,促进高阶思维形成

在学生完成思维导图的初步学习后,继续借助这个支架,进行追问:为什么要找这两句话呢?进而引导学生发现:“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三句话都是每一自然段的第一句,能概括每一段的意思,就是每一段的总起句。在此基础上,我们引导学生学会读懂思维导图的整体构建,继续追问:再次阅读这个思维导图,你还能发现什么?这个开放式的问题,能让学生发现很多篇章结构的特点,从而用自己感性的语言理解了理性的篇章結构。如下面三句话是一样“大”的,上面这句话最“大”,包括下面三句话。这就是学生真正感悟到的“总分结构”。从“填好内容一思考原因一深入发现”的三步支架式的学习,学生顺利地探究了文本篇章结构的特点。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达到顺利转化,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形成,让深度学习有效发生。

2.以课后题为途径,积累生动语言

本单元篇章页的语文要素是:感受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大自然的声音》课后题:①朗读课文,体会大自然声音的美妙。背诵2~3自然段;③出现了6个文中描写声音的词语,并说说你在哪些地方听过这些声音。这两个题目的内容指出了具体用什么途径来落实语文要素,如朗读、体会、背诵、结合生活经验等方法。第一课时以第二自然段的积累生动语言为例,以课后题为途径,落实语文要素。

(1)自主勾画,感悟积累

积累语言,学生是有一定基础的。基于学生的学情,教学中先让学生在自我朗读和体会的基础上自主勾画,主动积累。学生在没有任何指导下勾画的句子,也是教学的一个资源。这些句子既隐藏着学生对文体原生的体会和理解,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学生阅读的起点能力,也为教学提供了支点。在此基础上追问:为什么要积累这句话?借追问,促进学生对语句的理解,转化学生的理性思维,让学习慢慢深入,感悟到语言积累的几种类型:比较优美,比较陌生,比较奇怪,比较舒服,比较熟悉,等等。通过这个途径,学生感性的自主积累有了更理性的思考支撑,把个性化的积累转化成了共性的认知,减少了学生课外积累的盲目性,增强了科学性。

(2)品味语言,深入积累

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深入积累。我们以文本课后题③为教学途径:出现了6个文中描写声音的词语,并说说你在哪些地方听过这些声音。先让学生找出描写声音的词语,在学生读好这些词语的基础上,勾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想想在哪里听到过这样的声音。以重点词语“呢喃细语”为例,文中指什么?而此时的风和树叶就像是什么关系呢?(它们像是好朋友,在呢喃细语;它们像是母子,在呢喃细语;它们也像恋人,在呢喃细语)你平时在哪些地方听到过“呢喃细语”的声音?然后以此为迁移学习,让学生自主寻找文中值得积累的词语,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达到深入积累的效果。如“激动”一词,结合生活思考:什么时候你会激动?你看到过谁激动的样子且是怎样的?森林激动起来你体会到什么呢?

从词语还可以引申到对句子的品味和积累。如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用了四个“不一样”,让学生通过朗读,感悟到这句话的节奏感,以及大自然音乐的丰富之美妙。再如:第二自然段描写微风和狂风的句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就可以用比较的方法,关注这两句话写法的共同之处:都用了很多表示声音的词语,还运用了“想象+感受”的表达方式。从引导理解到关注表达,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大自然声音异曲同工之美妙。

以课后题中提出的朗读和结合生活经验为教学途径,从词到句,让学生不仅积累了生动的语言,也学会如何体会文章的情感。

(3)背诵语句,落实积累

《大自然的声音》课后第一题:背诵第2~3自然段。背诵生动的语句自然是积累的一种好方法。如何以此为途径,进一步落实语文要素呢?在以上两个板块教学的基础上,再进行背诵语句,自然是水到渠成的。我们可以用各种形式促进学生背诵第二自然段。在学生多次朗读本段的基础上,以出示填空的方式让学生“背”,再用“给图配音”的方式让学生“背”,还可以用配乐诵读的方式让学生“背”。让貌似“机械”的背诵不断走向高潮,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背诵的兴趣。在积极参与中,在有“观众意识”的情境创设中完成背诵式的积累。

3.以课后题为内容,学会语言运用

学生品味了语言,并会情境式地背诵,还只是阶段式的积累。积累的最终目标是学会迁移运用语言。课后题:④小练笔,写一写听到过的美妙的声音,如大自然鸟儿发出的声音或是厨房里发出的声音。就是告诉我们积累还要让学生学会迁移运用语言表达。教学中,以这个课后题为内容,提供一些练笔的支架,让学生迁移运用语言。

(1)提供支架,分步表达

首先搭建情境支架,让学生清晰写什么。虽然课后题中明确告知可以写鸟儿和厨房,但对于三年级学生,还需要有图片和声音的情境创设。课堂上,出示这两个内容的图片和原生态的声音,唤起、补充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心中有了具体可感的表达内容。然后再提供话语支架,让学生模仿如何写。在图片和聲音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平时积累的词语,再提供一些描写声音的词语。如叽叽喳喳,轻柔婉转,悦耳动听,流利的调子,甜美的音节,优美的曲子等。在学生有了一定语言材料的基础上,再次复习回忆本节课学习到的语言表达方式:想象+感受,要求用这样的表达方式来写一写这些美妙的声音。

鸟儿是大自然的歌手

(2)加强点评,修改表达

在学生初步完稿以后,还要进行课堂修改,这个过程就是进一步的积累运用。先是自评标注,对照刚才的表达要求,找一找自己写得好的地方:有没有用上一些表示声音的词语,有没有用“想象+感受”的方式表达。这样的理性修改,进一步夯实了这篇课文表达上的积累。还可以采用交互式评价,同学之间互相点评,互相发现优点和不足,形成一种学习的共同合作者。最后出示写得比较理想的表达文字,以便所有同学更好地模仿修改。修改点评是为了更好地落实学习内容的迁移运用,也更好地发现学生在积累上的创新点。运用贵在仿中有创,这也是积累的深层次内化。

从“课后题”看“单元语文要素”的落实,是统编教材使用中读懂教材,精准教学的一个策略。它简约、有效,能慢慢达成用教材教语文,用语文教儿童的教学境界。

猜你喜欢
语文要素积累小学语文
浅谈一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基于语文要素优化教学路径策略的研究
正确解读课后习题 有效落实语文要素
在“双线并进”中落实“双线组元”思想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素材的积累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镉在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植株各器官中的积累及对其它营养元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