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
岳母今年88岁,爱热闹。平日消遣喜欢这里看看,那里走走,看看城市建设的新面貌,走走亲戚,聊聊家常。
“小年”一过,岳母忙着准备过年的“红包”,老人家兄弟姐妹八个、四世同堂,侄儿、侄女众多。为避免出错,岳母会事先列好名单,对照名单装好“红包”,再写上名字,核对无误后才放心。俗话说:“人情一把锯,你一来,我一去。”侄儿、侄女当然也会孝敬长辈,岳母就喜欢这你来我往中的热闹和喜庆。
“红包“准备好了,酒席也定好了,过年物资早已把两个冰箱塞满,万事俱备,只待热热闹闹过年了。真是“天有不测风云“,原本以为只是小打小闹的”新冠肺炎“愈演愈烈,患者越来越多,很快就上升为一场需全民抗击的重大“战疫”。元月23日,武汉宣布“封城”,湖南马上一级响应,为防止病情扩散,政府要求市民不聚会、不聚餐、停止一切娱乐活动,做到“少出门,多宅家”。往日喧嚣的城市一下变得冷冷清清,商店纷纷闭门谢客,街道空空荡荡、人迹难觅,完全没有了往常“过年”的热闹气氛。
突如其来的变化,打乱了人们的生活节奏。孙子、孙女取消了回家过年的行程,侄儿、侄女也不能登门“拜年”了,预定的酒席只好取消。哎,原本好好的日子,都被可恶的“新冠肺炎”搅乱了。年前保姆回家后,老婆就陪着老娘,晚上也睡在那里。虽说有女儿陪伴,姐姐、姐夫也时常回家,送些日常用品,吃、穿不用操心,但老人能否适应突如其来的变化,能否安心在家过一个与往常完全不同的“年”,成为家人的担心。
岳母平日看电视以电视剧为主,时政新闻大致了解。但国家有大事不一样,以前像“非典”“汶川地震”等,老人家会认真关注。疫情发生后,电视新闻成为了解疫情状况的窗口,是岳母每天必看的节目,她准备了笔记本和笔,边听边记,记录有关数据,了解新动态,这些日子已密密麻麻记了十几页。国内疫情基本控制住后,疫情进入第二阶段,开始在世界各地蔓延,美国的确诊病例从元月底十几人到现在已增加到十几万人。美国政府为逃避责任,转移视线,指责中国这也不是,那也不是,企图嫁祸中国。岳母说:“特朗普你把自己的事管好噻,自己的国家管不好,老是说别人,尽搞点空事。”
岳母喜欢看书,八九十岁的老人很难得。岳母看书有选择,从不看外国书,也不看小说,只看中国革命史和建国以来重大事件方面的书,如《红星照耀中国》《千秋功过》《决定中国命运的二十八天》《香港回归风云》《我们台湾这些年》《淮海战役》《彭德怀自述》《中日长江大决战》《战略对话—戴秉国回忆录》《历史的见证—文革的终结》等等,我书柜中这方面的书几乎都看完了。岳母在长沙市建委工作几十年直至退休,对长沙市的城建工作比较熟悉,疫情期间在看《长沙市志》,别人觉得枯燥无味的书,老人家看得津津有味。老婆有时要回自己家打理家务,怕老妈一个人孤单,要老妈一起去,岳母说:“你去啰,我在家看书。”
看书、看电视之外,疫情期间岳母另一消遣是和女儿一起打理家务,这里抹抹,那里擦擦,两个多月下来,家里比保姆在时还干净些。曾孙的画板坏了,她拿起据子自己修,女儿要帮忙还不肯,看那架式颇像一个“老木匠”。岳母种了不少花草,喜欢修修剪剪,天晴时把花草移到有太陽的地方,雨天又移进来。因为姐姐、姐夫去西安带孙去了,这段时间我回去得比较多,陪陪岳母。我去了就是“客”,三个人吃饭,会也张罗五六个菜。岳母在这些看似琐碎的事情中,享受着生活的乐趣。
疫情期间,岳母最牵挂的是四舅。四舅在岳母姊妹中最小,他读大学时,哥哥、姐姐都给予资助,感情很深。四舅近年身体不好,一直住院治疗,他两个儿子不在身边,一个在加拿大,一个在澳门,都有自己的事业,不能经常请假回家。疫情前,岳母几乎每周都要去看四舅,带些好吃的过去,聊聊家常。四舅见到岳母很高兴,希望岳母能多来。疫情发生后,岳母去不了医院,只能通过电话了解四舅的病情,在电话中叮嘱这,叮嘱那,充满挂念之情。
疫情发生两个多月了,昨天晚上送岳母和老婆到超市购物,在车上,岳母看着窗外,说:“两个多月没有看到长沙的夜景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不禁让人感慨,岳母是个老党员,为了响应政府的号召,克服困难,真正做到了“少出门,多居家”,用实际行动支持了“抗疫”斗争,真的做得很好,很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