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促进幼儿发展

2021-09-10 23:55沈春霞
格言·校园版 2021年13期
关键词:生活教育绘本理念

沈春霞

由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理念,对幼儿园开展教育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生活理念”的理念指引下,教师将课堂打造得更加生动灵活,同幼儿的生活紧密结合,以生活化材料、生活化情境以及生活化设计吸引幼儿,为其打造符合生活经验,助推生活实践的探索课堂,使其热爱课堂,更好全面发展。在应用“生活教育”理论时,教师可以创设生活情景、鼓励生活实践,并对幼儿活动进行科学评价,从而关注幼儿的活动体验,激发其探究兴趣。

一、“生活教育”理论

“生活即教育”理论由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根据其生活与教育经验得出,反映其对我国教育发展与生活联系的深刻思考,对促进教育进步有着重大意义。生活为教育提供内容,而教育最终会影响生活,两者形成了互相影响的关系,相辅相成。首先,陶行知认为生活具有教育的意义,其教学价值来自生活中的矛盾,正是矛盾所带来的发展与变化赋予生活被学习和研究的价值;第二,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陶行知始终将生活实践与教学紧密结合,坚持在做中学,在做中教,教学相长。因此,“生活即教育”理论具有实践意义,是能够被操作且有实际价值的教学理念,对教育发展有着重要借鉴意义。

二、践行生活教育理念

“生活即教育”理念是一套成熟的教学思想,提出了具有指导意义的方法论,即开展基于生活的教育,从教学、学习以及实践三个角度出发,不断探索发现以获得真知。在改良教学方式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丰富自我,探索方法,以富有生活情景的教学氛围、积极高效的实践环节、科学正确的评价方式以及指导性明确的意识培养,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素质人才。

1 利用生活情景,激发幼儿兴趣

在幼儿园活动中引入该理念,需要关注课堂与生活的联动。教师可以通过还原生活情境,从而拉近与幼儿的距离,使其能够在熟悉环境内进行学习,从而激发其探索兴趣。与生活相互参照的课堂是学生回归生活最好的方式,有利于引导学生发现生活、探索生活,时刻保持对生活的热爱之心。在创设情景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工具、游戏环节以及课堂设计等形式,为幼儿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利用一切条件与可能性为幼儿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使其融入课堂,找到乐趣。

以探究物体密度的科学活动设计为例。对于幼儿而言,理解“浮力”这一物理概念并不容易,这与其生活用语有所区别,需要教师采用“生活教育”理念,从降低理解难度,提升探索兴趣的角度出发,引导幼儿在游戏体验中学习相关知识。教师可以设计实验以向幼儿展示“浮力”的神奇魔力。首先,教师需要收集生活类材料,如矿泉水、积木等。随后,教师引导幼儿继续操作,将积木丢入水中,并观察其沉浮现象。这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幼儿应当有所接触,而课堂的作用在于激发其对原理的探究欲望。当观察到积木漂浮于水面时,教师可以告诉幼儿,“小朋友们,这就是浮力的作用。”以具象化实验向幼儿传达“浮力”这一物理概念,有利于加深其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更是为其展示一些生活现象发生的原因。将课堂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有利于开发幼儿对身边事物的探究兴趣,鼓励其不断在生活中发现美好,并能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成长为优秀青少年。

2.  鼓励生活实践,提升动手能力

“生活即教育”理念在引导幼儿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价值的基础上,同样要求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实践,从对生活的探索与发现中巩固所学,提升自我。教师应当借助科学生动的活动设计,不断引导幼儿发现生活,探索生活,将所学应用于生活,并在生活实践中检验知识的正确性。教师应不断创造条件以引导幼儿掌握将所学知识点同生活实践联系起来的方法,使其在正确指引下进行正确操作,从而获得深刻启发,不断增强其自信心与批判精神。

以绘本《世界上最最温馨的家》阅读教学为例。阅读绘本能够开发幼儿智力,拓展其视野,在阅读《世界上最最温馨的家》这一类科普绘本时,教师需要把握绘本所传达的核心内容,即以图画形式向幼儿展示自然的奥秘。因此,教师需要提炼绘本核心内容,如葡萄象鼻虫的卷叶魔法、切叶蜂与玫瑰叶片的故事等,并引导幼儿在科学馆、植物园等场所进行实地考察,或在网络支持下观看记录视频,进一步了解不同昆虫的生活习性,发现其秘密。教师可以根据绘本中出现的昆虫进行探究方案设计。比如,了解蚕宝宝的成长历程,或发现毛毛虫蜕变为蝴蝶的生长历程。在进行此类观察作业时,幼儿亲身接触昆虫,更加深入了解绘本中的内容,且观察操作有利于提高其动手实践能力与观察记录能力,从而培养幼儿的独立思考能力与自主探究精神。

三、建立评价方式,鼓励全面发展

生活教育理念能够指导幼儿开展学习,也能够为教师评价幼儿操作流程与实验成果提供标准。“生活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评价机制应当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即从能力、认知等角度分别评价一个幼儿的学习状态,从而得出科学报告。教师不可单凭成绩对幼儿进行奖惩,还应看到幼儿的特长与未来发展的可能。

以数学教学为例。不同幼儿掌握数字运算的时间存在早晚之差,教师不可苛责计算能力较弱的幼儿。如班上出现幼儿厌恶数学的情况,教师应当及时与该幼儿进行沟通,共同发现其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如粗心大意或概念混淆,再一同解决这些问题。呵护幼儿成长,是幼师的主要责任,关注每一位孩子的身心健康与生活兴趣,是教师应当承担的义务,这对幼儿能否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采用科学全面的评价机制,才能及时发现幼儿的闪光点与不足之处,从而更好地助力其全面发展。

在评价幼儿阶段性表现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生活即教育”理念确立评价方式,即在幼儿发展过程中观察幼儿并对其行为进行评定。课堂表现只是一方面,教师应当更多地了解幼儿在生活中的表现,从而探究幼儿是否真正接受到习惯、知识以及人生态度等方面的教育。

四、培养正确思维,主动探索生活

“生活即教育”对生活的重视要求教育从培养观念入手,即引导幼儿形成正确的生活观念,积极探索世界,发掘生活的意义。主动探究能力能够引导幼儿形成自主学习习惯,并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反思,从而获得新知识、新思维。教师可以將更多生活物品引入课堂,为幼儿探索世界提供范例;教师可以为幼儿量身定制生活探索计划,即通过一些实践任务引导幼儿自主发现生活的奥秘,如,观察黄豆的成长,并绘制其成长曲线。

以了解交通标志的含义为例。交通知识的学习是幼儿常识教育的内容之一,能够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交通观念,对道路、车辆以及行人之间的关系有一定了解,从而提高其安全意识。教师可以布置交通标志探究任务,要求幼儿发现身边的交通标志,并利用彩笔记录下来,先猜测其含义,再借助网络或家长的帮助确定其正确含义。在这一过程中,幼儿不但能够学习部分交通常识,其发现生活的意识也得以培养,有利于发展其质疑与探究的能力。比如,面对“禁止驶入”标志,幼儿会产生疑问,若不具备探究生活的意识,幼儿会放过这个疑问,只有当幼儿具有充足好奇心,且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时,幼儿才会主动学习该标志,加深对其印象。探索生活的思维能够引导幼儿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从中获得成就感,培养自信。拥有探究生活意识的幼儿能够更加明确对生活事物的态度,并在探究的过程中收获自我肯定的乐趣。

结束语

“生活教育”理念将生活与学习紧密结合,有利于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并将所学应用于生活实践,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幼儿动手实践能力与自主探究能力。教师可以积极搭建生活情景,不断鼓励动手实践,并对幼儿进行科学评价,并关注幼儿生活意识的培养,从而助力其成长。

猜你喜欢
生活教育绘本理念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遵循课程理念,探寻专业成长之路
绘本
绘本
绘本
用心处事
语文教育教学与生活实践思考
传递真爱
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探究
现代陶艺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