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朝刚
本文以培养城市流动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为题,以城市流动儿童体育参与度为研究切入点,对城市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性的现状调查,分析影响制约城市流动儿童社会性能力发展的因素,研究提升城市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性的体育干预对策,旨在为城市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提供指导,帮助城市流动儿童提高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健康中国行动战略目标早日达成。
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流动儿童的生活境遇和身心健康逐渐成为了社会上的突出问题。党在十九大作出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部署,并提出《健康中国行动》的实施方案,该方案指出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健康发育的关键时期。应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其体质增强,以满足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要求。城市流动儿童与普通儿童相比,在家庭结构和父母角色功能方面存在缺陷,导致其社会适应能力不强。因此,对此项课题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城市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性的现状调查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城市流动儿童适应性现状进行分析,得出了以下几点调查结论:
1.1流动儿童情绪适应现状
本文在对多所学校调查可知,城市流动儿童在新环境中表现较为脆弱、消极情绪较为明显。究其原因,是城市流动儿童所经历的环境变迁次数较多,在陌生的环境下,安全感会逐渐下降,因此产生一系列的消极情绪。此外,在走访相关专家后得知,流动儿童进入城市后,不僅会产生消极情绪,同时还伴有消极情绪向积极情绪的转变,这个过程可以由处境不适-心理弹性-适应良好的轨迹所表达。究其原因,主要是这种家庭式的流动方式,可以延长亲子的交流时间,亲子关系也会更加和谐,再加上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会开拓他们的眼界,有利于提升他们的幸福感。由此可见,流动对儿童情绪产生的影响,消极和积极并存。流动儿童在融入城市生活环境的时期,正处于其心理发育期,需通过引导和干预的方式,使其社会适应能力增强,从而改善流动儿童的消极情绪。
1.2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现状
社会适应是指人在进入新环境之后,他们在心理和行为上会产生一定的变化,更好适应新环境的过程。本文所说心理和行为改变,主要表现出人际关系、社会生活适应和身份认同上。研究表明,多数流动儿童存在交往不良和交往退缩。多数流动儿童希望融入到全新的环境,但在实际互动方面,却表现出明显的排斥倾向。在身份认同方面,75%以上的流动儿童不愿在公开场合讨论自身流动身份,会触及他们的情绪敏感区。流动儿童表现出的胆小、内向,无法在短时间融入到社会环境之中,教师需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让流动儿童得到认同,培养他们的社会环境适应能力,就会使上述问题得到改善。
2 影响制约城市流动儿童社会性能力发展的因素
城市流动儿童适应城市社会属于一个过程,且这个过程具有复杂性的特点,同时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下所述:
2.1人格特征
在查阅研究资料后得知,人格与流动儿童社会性能力的发展存在密切的关联。以某学者的研究理论为例,该学者指出城市内外化问题行为与人格关系密切,其中内化问题的预测力为31%,而外化问题的预测力为20%,从侧面反映出人格在干预流动儿童问题行为中的重要作用,以学校为代表的教育机构,应该通过教学手段,对流动儿童的人格进行培养,以推动其心理健康的发展。此外,问卷调查结果表明60%以上的流动儿童,在紧张性、忧虑性上的得分较高,而自律性和愉悦性的得分偏低,这种现象的存在,会导致流动儿童产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
2.2环境变化
流动儿童与正常儿童相比,在生活环境上具有变化性的特点,而生活环境的变化,会导致他们在心理和行动上产生不适感,由此可见,环境变化是影响制约城市流动儿童社会性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某学者在研究后发现,虽然流动儿童在进入城市后,可以接受更加优质的教育,其生活环境和医疗环境也会得到改善,但由于身份认同存在模糊性特征,导致流动儿童无法充分享受城市社会提供的便利条件,反而对流动儿童环境适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加上城市丰富多彩的生活,容易让他们产生自卑心理,因此流动儿童会在主观上抵触新环境,想要改善这种情况,需要以心态调整为切入点,促使其以积极的态度融入到城市环境之中。
2.3家庭关系
家庭关系对于城市流动儿童社会性能力发展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具体表现为家庭中亲子关系,与儿童是否能快速适应城市环境息息相关,站在这个角度来看,流动儿童社会性能力发展,不单单是流动儿童的个人问题,而是整个家庭的问题。在和谐家庭环境中生活的儿童,其心理健康必然会受到不良影响。与此同时,家庭收入情况、父母关系、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时间和教育方式,均属于影响因素。
2.4社会歧视
流动人口对于城市建设发展而言,所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视,但部分城市人口却对流动人口存在歧视心理,认为流动人口属于入侵者,这种歧视会导致流动人口的生活幸福指数下降。研究结果表明,社会歧视是影响流动儿童社会性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具体表现为流动儿童在受到歧视后会产生不良心理和不公平的感觉,尤其是城市儿童与流动儿童之间产生的摩擦性互动,将流动儿童推向了社会的边缘地带。
3 提升城市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性的体育干预对策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城市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性现状不容乐观,且存在诸多方面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的存在,影响和制约了城市流动儿童社会性能力的发展。而体育的运用则有助于消除干扰因素的影响,并促进城市流动儿童社会性能力的发展,为此,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调查问卷,制定了几点提升城市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性能力的体育干扰对策,如下所述:
3.1增加具有地方特色和新兴体育项目教学内容
提升流动儿童社会适应能力,需做到体教融合,将学校教育总体要求和体育教学规律作为依据,在设置课程内容的同时,将培养流动儿童社会适应能力为切入点,做好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与此同时,还要对其发展现状进行综合考虑,确保体育教学内容的可行性,能够被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所接受,达到增强适应能力效果。在教学内容方面,增加具有地方特色和新兴体育项目教学内容在体育课上所占的比重,增强流动儿童的融入感和参与感。而新兴体育项目可以同时满足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的体育运动需求,可以调动流动儿童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并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与城市儿童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从而克服人格特征、社会歧视和环境变化对流动社会性能力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
3.2组织体育活动,促进流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在体育教学中,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确保更多流动儿童的参与性,学校采取以下措施:(1)将体育活动作为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制定与之相匹配的制度,要求学生每天锻炼的时间不低于1小时。(2)将体育游戏融入到体育教学之中,调动流动儿童的参与积极性,增强同学进行沟通和交流,改善自身的性格缺陷,提升流动儿童社会适应能力。(3)开展亲子体育活动,家庭因素同样是制约流失儿童社会性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建議幼儿园或学校组织亲子体育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到体育活动之中,通过这种体育干预对策的实施,促进家长与流动儿童进行交流,创造有利的条件,同时,还能使家庭关系得到改善。
3.3开展体育文化节,营造体育运动的氛围
体育文化节作为体育教学的全新形式,以体育文化节作为载体,将体育竞赛项目作为干预手段,最终达成促进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性发展的目标。学校多设置充满趣味性、时代性、操作简单的体育竞赛项目,使参赛人数覆盖到所有学生。具体措施如下:(1)调节田径项目,仅保留简单易行和深受儿童喜爱的项目,比如:50m短跑、跳远等等,此类项目虽然简单,但却具备良好的观赏性和竞技性,能够带给儿童强烈的感官刺激。通过参加此类竞赛,引导流动儿童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2)设置趣味性强的体育集体竞赛项目,比如:设置三人一足、短跑接力赛、集体跳绳、定点投篮等,更好培养流动儿童团队协作精神和环境适应能力。(3)考虑到城市流动儿童多来自于农村,因此在设置体育竞赛项目时,可以将农村体育项目引入其中,比如:拔河、踢毽子、投沙包等,让流动儿童产生归属感和信赖感。
4 结论
综上所述,在社会经济和教育事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培养城市流动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受到了国家和人民群众的高度重视。调查结果表明,多数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不强,具体表现为无法融入新环境,并存在问题行为。在研究后得知,性格、家庭、环境和社会歧视是制约流动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建议学校采取有效的体育干预对策,实现培养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的目标。
基金项目:2019年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健康中国’视域下城市流动儿童体育参与对社会适应能力影响研究”(编号:19C0884)。
(作者单位: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公共教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