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莲
摘要:生命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它直面人的生命并增强高职院校学生对生命的理解与认识,提升价值追求,促進知行合一,是最体现人文关怀的事业。在当前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之下,对高职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是一个契机,具有现实性和紧迫性。而本文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研究,旨在唤醒高职学生热爱生命的情感、体悟生命的可贵并践行对生命的积极关怀,形成对生命正确的认知与态度,实践生命和谐,成就对生命的热爱。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灾疫频频发生:2008年汶川地震;2014年埃博拉病毒疫情;2016年印尼苏门答腊锡纳朋火山喷发;2017年哥伦比亚泥石流;2018年11月美国加州山林大火和12月印尼大海啸;到2019年底爆发的全球新冠病毒疫情持续至今仍未结束……每一场灾疫都伴随着生命的离去,对高职学生而言,新冠疫情下的生命教育倡导以科学的姿态直面客观事实,引导学生加强生命意识,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高职学生更清醒地认识自我,掌握生命的自主权和主动权,不断提高生命质量,提升思想境界,促进全面发展。
美国著名学者杰·唐纳·华特士1968年在加州创立了“阿南达村”学校,尝试推广生命教育,并出版了《生命教育》一书,认为生命教育是“为学生快乐而成功地生活做准备的教育活动”[1]。澳大利亚于1979年成立的“生命教育研究中心”是最早的相关国际性机构,随后生命教育开始在全世界得到广泛传播。
国内学者对生命意义也有很多研究,比如靳宇倡等(2016)[2]认为生命意义能有效预测主观幸福感,且这种影响与性别有关。朱蓉等(2017)[3]对大学新生的研究中发现,认知重评会影响生命意义的感知,同时这种影响是通过积极情绪实现的。梁家凤等(2017)[4]的研究发现学习倦怠反向影响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且生命意义能够部分解释社会性无聊感的降低。
二、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趋势——生命教育的契机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提出,要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同年12月发布的《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提出,应充分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尤其是人文关怀和危机干预。在这一意见的指导下,各大高校包括职业技术院校每年定期开展相应的心理活动,包括教师关怀下的生命教育,积极关注,敬畏生命,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
2019年底,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教育部发布了一系列关于疫情期间对高职学生进行心理支持和人文关怀的指导意见。疫情之下,人类面临共同的挑战,这是对高职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一个契机,是高职院校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高校育人工作的必然发展趋势。
三、疫情下的生命教育内容及措施
1.加强敬畏生命、敬畏自然教育
学院层面的生命教育:生命重于泰山。新冠疫情的爆发,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警醒着人类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不能毫无节制,只顾眼前利益,应当敬畏自然,合理适度地利用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5]。也让我们深刻体会到生命的可贵,认识到生命高于一切。灾难面前,人人平等,敬畏生命,健康第一。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启发人对生命的敬畏、对自由与美的热爱。教育之“育”应该从敬畏生命开始,使人性向善,爱护弱小,淡泊明志,懂得克制贪婪和欲望。
2.学生为本,将生命教育融入课堂
专业层面的生命教育:正确的教育理念能够引导教育计划与设计围绕学生为核心的教育意识,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当下,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尤为重要。而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中,加入生命教育系列课程,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在此基础之上,生命教育也不是一门课或几门课的责任,而应当把生命教育融入到每一门课程当中,并且开展相应的生命实践活动,形成完整的体系。例如:在《职业英语》课程了的FirstAid单元主题中,在讲授英语知识点的同时,教授给学生急救的常识与应对方式,并让学生分组体验“心肺复苏”等相应的急救措施,使学生在实践的同时,体会生命的脆弱与可贵。
3.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实践生命和谐
辅导员层面的生命教育: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社会人的立足之本。学生在校期间,家庭关系、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是学生主要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家庭关系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家人的支持,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家人就是其坚强的后盾;良好的同学关系能够给予学生很好的同伴协助,在锻炼合作能力的同时,也能扩展自己的人际关系脉络;而良好的师生关系既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是生命教育的重要保障。倘若辅导员关爱学生犹如对待自己的孩子,让学生们感受到辅导员的关注和爱,并不吝于表达对学生的赞赏,那么,良好的师生关系自然就建立了。而后在学生可能遇到的家庭或学生间的问题或冲突时,也将能够更好对其引导,实践生命和谐教育。
4.实践学生的个人成长,成就对生命的热爱
教师层面的生命教育:学生在校期间的教育不只局限于知识点的传授,更在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看待自我、接纳自我,实践个人的成长。这个过程可能伴随有痛苦、冲突、纠结、选择等各种不容易,就犹如是毛毛虫破茧成蝶,过程虽然艰辛,却能蜕变成长。而老师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做的,就是陪伴,并相信他们都能实践属于自己的人生,成就对生命的热爱。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灾疫应对的调查和研究,引出全球对学生生命教育的重视,继而将新冠疫情作为契机,实践对高职学生的生命教育。在疫情常态化的非常时期,关注学生的生命健康教育至关重要,这也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学院可以通过对学生加强敬畏生命、敬畏自然教育,促进学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专业课程设置上,可以通过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将生命教育融入课堂;辅导员可以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实践生命和谐;教师可以实践学生的个人成长,成就对生命的热爱。
参考文献
[1][美]杰·唐纳·华特士,著.林莺,译.生命教育:与孩子一同迎向人生挑战[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16.
[2]靳宇倡,何明成,李俊一.生命意义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基于中国样本的元分析[J].心理科学进展,2016,24(12):1854-1863.
[3]朱蓉蓉,甘怡群,李艳,张贤.大学新生积极情绪在认知重评与生命意义感关系中的中介作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7,31(6):490-494.
[4]梁家凤,李炳全.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社会性无聊感与学习倦怠的相关性[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7,25(2):222-226.
[5]姚泽兰,吴昌.敬畏自然与自我关怀:重读《老人与海》[J].文学教育,2018(2).
项目编号:ybzysc20-31
项目名称:新冠疫情下高职学生生命教育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