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琬如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注释
1.稚子:指幼小的孩子。
2.金盆:金属的盆,指铜盆。
3.脱晓冰:诗中指小孩早上起来,从结冰的铜盆里取冰。
4.彩丝:多种颜色的丝线。
5.钲(zhēng):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倒置的小铜钟,有柄可持。
6.玉磬(qìng):古时一种打击乐器,用玉或石头制成,形状如同曲尺,可悬挂。
7.玻璃:古代指一种叫水玉的玉石。
译文
清晨,孩子们将铜盆里冻的冰轻轻地取出,小心翼翼地用彩线穿起,当作钲敲击。清脆悦耳的声音如击磬的乐声般穿过树林,传出了很远。突然听见哗啦啦一声脆响,原来是冰掉在地上摔碎了。
赏析
这首诗是杨万里在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春季所作。古时人们在立春前一日会举行打春牛等活动来迎春,当时任常州知州的诗人,在目睹儿童模仿大人打春牛的场景时,迅速捕捉到这一充满童趣的“弄冰” 画面,并将之化为诗句记录下来。全诗四句皆紧扣题旨,围绕着一个“稚”字,生动而细腻地描述了孩童玩冰的细节:脱冰、穿冰、敲冰、碎冰,四幅小画面各成一景,又浑然一体,构成“稚子弄冰”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被诗人写得有声有色、自然活泼。“金盆”“彩丝”“银钲”“玉磬”“玻璃”,色彩丰富而鲜明;“穿林响”“碎地声”,从高亢到清脆,高低起伏,犹如乐曲;“脱”“穿取”“敲成”“忽作”,各种动作描写十分逼真。
杨万里前期诗作师法江西诗派,注重文字韵律上的推敲,在五十岁后转变诗风,独创了“诚斋体”。而此诗充分体现了“诚斋体”的艺术特色,将生活中那些稍纵即逝的情趣,以平易浅近又不乏風趣幽默的语言表达得淋漓尽致。
摘自北方文艺出版社《少年飞花令》一书
本栏目文字内容由北方文艺出版社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