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永树
孟浩然(689—740),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早年有志用世,可惜仕途坎坷,徘徊于求官与归隐之间。40岁时游长安,进士落第。曾短暂为张九龄的幕僚,不久后回到故里。孟浩然的作品大部分为五言诗,多写山水田园、隐居情怀、羁旅行役与交友之乐。本文结合孟浩然的经历探析他的诗歌创作和特点。
一、钟爱自然风物,寄情山水田园
孟浩然的作品大部分是在漫游途中写下的山水行旅诗,也有在登临游览家乡一带的万山、岘山和鹿门山时所写的遣兴之作,还有部分诗篇是写田园村居生活的,取材的地域范围很广。隐居、求仕、漫游,丰富的阅历成就了他的创作。例如《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这是一首写秋江暮色的诗。前两句触景生情,后两句借景抒情,写出了江边秋夜景物的特点,表达了羁旅之思。再如《耶溪泛舟》:
落景余清辉,轻桡弄溪渚。
泓澄爱水物,临泛何容与。
白首垂钓翁,新妆浣纱女。
相看似相识,脉脉不得语。
孟浩然到长安求仕未成,短暂停留后离开了长安,去江浙一带漫游。在若耶溪边,他看到了无忧无虑、怡然自得的垂钓老翁和浣纱村女,这让他深受触动,因此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从大自然中汲取欢乐的愉悦心情。
二、珍视友好情谊,真诚对待友人
孟浩然喜好结交朋友,上至公卿权贵,下至农夫百姓,都有他的好友。唐代王士源在《孟浩然集序》中称他“救患释纷,以立义表;灌蔬艺竹,以全高尚。交游之中,通脱倾盖,机警无匿,学不为儒”,《新唐书·文艺传》评价他“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珍视友谊、怀人思友之情在他的诗歌中多有表现。例如《夏日南亭怀辛大》: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夏夜乘凉的悠闲自得,抒发了对老友的怀念之情。“恨无知音赏”,用俞伯牙、钟子期的典故,对友人辛大作了高度评价。再如《送朱大入秦》:
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
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宝剑虽然值千金,但是不抵与朋友的情谊珍贵,与朋友分别之时,暂且作为一份心意送给朋友吧。孟浩然重义疏财的个性在这首诗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740年,“七绝圣手”王昌龄被贬路过襄阳,热情好客的孟浩然盛情款待,结果“浪情戏谑,食鲜疾动,终于冶城南园”(《孟浩然集序》)。因款待同病相怜的友人而送了性命,孟浩然的交友生涯也因此画上了悲情而又圆满的句号。
三、忧愤求仕受阻,慨叹报国无门
孟浩然曾于727年和734年两度赴长安求仕皆不得,因此写下了许多抒发怀才不遇之感的诗作。例如《岁暮归南山》: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此诗首联记事,叙写自己归隐南山;颔联抒情,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颈联自叹虚度年华,壮志难酬;尾联表达愁寂空虚之情。全诗风格悠远深厚,寄托了“知音难觅、无人赏识”的怨悱之情。再如《秦中苦雨思归,赠袁左丞、贺侍郎》:
苦学三十载,闭门江汉阴。
用贤遭圣日,羁旅属秋霖。
岂直昏垫苦,亦为权势沈。
二毛催白发,百镒罄黄金。
泪忆岘山堕,愁怀湘水深。
谢公积愤懑,庄舄空谣吟。
跃马非吾事,狎鸥宜我心。
寄言当路者,去矣北山岑。
这首诗作于诗人进士落第、羁居长安之时,抒发了遭受权贵打击、有志不得施展的愤懑之情,表达了要同权贵决裂、归隐山林的意愿。全诗直抒胸臆,字里行间充满慷慨悲凉之气。又如《自洛之越》:
遑遑三十载,书剑两无成。
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
扁舟泛湖海,长揖谢公卿。
且乐杯中物,谁论世上名。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求仕不得的愤懑之情,刻画了自己落拓不羁、傲岸不群的形象。
四、赞美隐逸生活,保持人格独立
孟浩然一生都在求仕与归隐之间徘徊,钟情山水,却又始终渴望走上仕途,这样的矛盾心理渗透在他的诗歌中。例如《夜归鹿门歌》: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自来去。
这是一首歌咏归隐情怀与志趣的诗。从汉江乘船到鹿门山,是从喧嚣到平静的隐逸选择。不过,诗中还是隐隐透出诗人对尘世的热闹难能忘怀的不甘。再如《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
翠微终南里,雨后宜返照。
闭关久沈冥,杖策一登眺。
遂造幽人室,始知静者妙。
儒道虽异门,云林颇同调。
两心相喜得,毕景共谈笑。
暝还高窗眠,时见远山烧。
缅怀赤城标,更忆临海峤。
风泉有清音,何必苏门啸。
这首詩以时间为线索,写出了从登眺到造访、从欢谈毕景到夜宿高斋的过程。全诗的重点不在记述游踪、描绘景物,而是抒发对云壑林泉的喜爱之情。诗中出现的景物,无论是即目所见、即耳所闻之景,还是驰神遥想之景,都是对“静者妙”与“云林趣”的一种烘染。这首诗笔墨轻淡,不施藻绘,于不经意中显现出了诗人闲旷超逸的风神意态。
孟浩然拥有一身才情,虽未能经国济世,却延续并融合了谢灵运、陶渊明以来的山水田园诗歌创作,卓然立于中国古代诗坛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