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知学观点浅谈东方艺术中的历史误读

2021-09-10 07:22徐海霞姜颖道
今古文创 2021年20期
关键词:误读水墨审美

徐海霞 姜颖道

【摘要】 人类从古至今经由艺术创作表现当下的情感、状态,而后人也从艺术创作推演过去的历史脉络。然而,经由推敲而得的历史是一个巨大而不规则形的事件集合体,从不同角度观测都会有死角。只能看到部分的史料信息,无法经由单一视角剖析整体。历史证据有其存在的时代性,并不适用于任何时空,当直觉地从眼睛所见挖掘史料予以引用,便容易陷入扁平化历史的误读泥淖。透过认知学派观点,可将误读分为排列错序、主观偏误及错误诱导,而东方绘画上又可依误读形态产生时空失序式、仿作执迷式等不同方面的误读表现。本文由认知学观点分析误读的形态,衍生出误读在艺术表现上的基本类别,企图经由东方艺术中运用历史误读的作品,反映现代人解读事物的模糊状态。

【关键词】 水墨;误读;破碎;审美;解析

【中图分类号】J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0-0096-02

一、以认知学浅析误读形态

认知学家认为学习者通过认知过程,把不同的信息加以储存及组织,构成知识结构。文本的解读是由于信息、传递(符号载体)和认知三方面交互作用的结果,而误读归因于其中一方产生了扭曲。因此,误读首要影响条件为信息来源够不够完整,若得到的刺激(信息)认知总和不足以达到理解全盘信息的条件,衍生的解读就必须靠过去类似经验联结,或是依赖他者提供更多信息来补充;若得到的刺激(信息)足以全盘理解信息状态,虽然较容易做出正确的推论,但也可能因记忆交错、经验前后错误嫁接,出现误判的情况。

(一)排列错序

信息元素像拼图一样,有时三五片飘落,有时倾盆而下,人们没办法强求信息按照正确的序列出现,信息往往是同时性且破碎涣散的。信息解读的过程如同拼拼图一般,需要让散乱的碎片次序化并重新结构,拼图由于印有局部图像和固定形状,因此在连接时有明确的线索;然而信息元素不像拼图有具象的厚度形体,随着人生漫漫长路的累积,越来越多记忆元素堆栈在脑内。在企图重组记忆的过程中,很可能发生错误提取的情况,不同时间点出现的元素可能彼此嫁接,让整个事件导向一个完全不同原本的结果,在记忆中产生了时空拉平的现象。排列错序在本文中可定义为,个体将过去曾经历不同事件的部件重新组合而成的新项目,误认为曾经历过的图像,在认知与神经科学中被称作突现结构理论。所谓“突现结构理论指主张信息登录分别储存刺激的部件表征及部件间的关联信息,情节记忆整体信息的提取是由刺激已储存的部件表征,根据已储存的关联信息于提取阶段形成的短暂、整体的记忆表征”[1]。

(二)主观偏误

排列错序发生于信息完整的情况,信息虽然次序散乱,但该存在的片段至少都保留在信息夹中,然而现实生活中获得完整元素的几率并不高,历史留下的往往只剩下断简残篇。为了达到能够理解信息的目的,最简单直接的补缺方式即是以自己过去的相似经验平行移植,或是将相似经验部分转化,再以主观可接受的合理预测导出结论。这种移植或转化未必正确。人们在判断事件时,常常根据主观感受而非客观信息导致偏误产生。主观的偏误可分成认知偏误和类化偏误,认知偏误指的是在不管事实的情况下一味相信自以为正确的推论;而类化偏误指的则是个体被旧经验影响造成的判读错误。认知偏误可导致解释不合逻辑、判断不精准、感知失真、或各种统称“不理性”的结果。另一种类似的偏误方式,是在解读之前便对某件事抱有成见,产生先入为主的想法,心理学中称作“类化”。以类化方式思考属于一种幻化思维,是将人或事物做简单的分类,而抹杀了人或事物的个体性、特殊性。即是在事情发生之前或后,以片面的方式,推想事情的原因或结果。

(三)错误诱导

主观偏误产生于信息不完整又在替补嫁接上发生错误,但有时候错误来自于外界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影响。人类社会有种惯于从众的现象,对他人尤其是对于权威的言论很容易产生强大的信赖感,这个权威可能是某个公众人物、新闻媒体,也可能是不认识的他人甚至只是个强势的思想观念。起初众人在某种情况下共同聚焦于A,无形中便将A抬高,使他成为众人的发言人,在此情况下A便成为权威。在权威凌驾于其他条件之下,个人就失去其个体的差别,变成了大众、人民,个体无声无息地融入集体之中,权威理所当然地代表着众人,而人们变得越来越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也越来越直觉地相信他人给予的信息。当人们习惯于直接相信权威给予的信息,若权威内容根本错误,或带有私心的、功利目的时,它便可以扭曲事实,随心所欲地操控人们的思考方向。

二、应用误读产生的艺术模式

残缺、破碎除了能产生艺术性的刺激,也能使艺术品产生距离感,而艺术有其产生距离的必要性。距离产生于两物之间或产生于空间或时间上的差异,拓碑的历史性得以将过去与现在拉开距离,模糊、破碎性也是造成距离感的因素。破碎图像除了能产生心理距离使艺术性增高,也会因观者不自觉的辨识企图而产生振奋的感受。这种感受就像猜谜语时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充分发挥潜力,使整个身心全力投入进去。这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或创造性知觉活动的独有的情绪,这种紧张情绪以及松弛是产生審美愉悦的重要根源。

根据格式塔心理学的《完型组织法则》“知觉主体是按什么样的形式把经验材料组织成有意义的整体”[2]。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人们观察客观对象的形态依靠眼和脑的共同作用。“眼和脑的作用是一个不断组织、简化、归纳统一的过程,正是通过这一过程,才产生出易于理解、协调的整体”[3]。理解来自于精神上的和谐,理解来自于知觉的转换。为了达到与观者对话目的,完整阅读是许多艺术作品追求的最低标准,然而艺术之于破碎或不完整并无对立相克的关系,借由心理距离和格式塔心理学可得知,因时间、空间产生的距离和因不完整而造成的视觉补缺,也可能造成艺术品即使破碎残缺或是涂抹修改仍不减其丰采。

从文本理解与创造同时分析,可将诸多艺术事件简单分类为三种误读模式:时空失序式误读、仿作执迷式误读和编造欺瞒式误读。

(一)时空失序式误读

创作者利用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主观性重组,使作品产生失序误读的艺术性,可能是不同时空中的图像次序置换,或是平行时空里的图像次序置换。不同时空中的次序置换指的是,创作者把不可能出现于同一时代的事物安排在一起,这些在时间性上不一致的可能是物件,也可能是事件或人物等各种只跟某一时间阶段有关联的,然而在现实里,把它们置于相同时空是不正确的。

在康熙年间出版的《芥子园画谱》中记载了国画中山水画、梅、兰、竹、菊和花、鸟、虫、草等的技法,是中国绘画的精华与浓缩,是对中国绘画艺术、技法整理过的一个成果。当代艺术家徐冰研习了《芥子园画谱》后,创作了名为《芥子园山水卷》的作品,“将画传中基本的图像错置切割,重组成了一幅新山水画卷。画中典型的岩石、树木、流水等元素以及它们对应的指导性文字,都从书页中剪裁下来”,重新排列组合,依照艺术家需求恣意地调换其排列,形成一派新的景象。

近代艺术作品中,经常能看到创作者刻意将图像排列错序的作品,移动或置换的不仅仅是图像本身,也重组了图像背后符号所隐含的意义。

(二)仿作执迷式误读

社会心理学家利昂 · 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中指出:一个人拥有两个以上互相矛盾的认知时,会产生极大的不和谐的感觉,在此情况下他便非改变认知或行为不可。

关于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的研究便是一例。现共有两卷《富春山居图》,一卷称《子明卷》,一卷称《无用师卷》,两卷都在乾隆朝时先后进入内府的收藏,乾隆皇帝时定《子明卷》为真本”。

嘉庆时胡敬编《石渠宝笈三编》时,认为乾隆误鉴真伪,更正《无用师卷》为真,《子明卷》为赝。数十年来学者也都认为乾隆误判,而认定《无用师卷》为黄公望的真迹。但1974年徐復观先生在《明报月刊》发表了《中国画史上最大的疑案——黄公望的两山水长卷的真伪问题》一文,又再度引发了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的真伪之辩。当个人对所面临的状况和他们心中的想法不同时,个人会尽可能避免新信息或是极力为自己错误的想法辩护,以降低认知偏误。而由于人们的心理与行为有此共同的现象产生,所以人们会常常不自觉地做出自以为最佳的判断与理性的决策。乾隆是否误判,仍不得而知,但当乾隆令梁诗正题跋于《无用师卷》上时,想必他打从心底愿意相信《子明卷》为真,因此在判断上一开始就失了公正。

三、结论

误读的发生,主要是因为人们在观念上、在想法上或在行为模式上有所差异,使得信息的传递过程中无法趋于一致。当代的艺术创作恰如其分地展现人类误读之不可逆,科技让人类行为模式跟信息传递模式都产生了改变,手机、平板电脑随身携带的特性让零碎时间变为可被利用的小空闲,资讯行动化跨越了固定时间、固定地点的限制,当片段、不完整、随时开始随时结束的信息接收管道变成常态,思维内容也跟着被拆解和片段化。艺术反映当代并回归生活,误读的产生让人们警觉不该单纯以单一或绝对的标准审视文本,相对开放的心态能警醒模糊灰阶的存在,破碎重组后的误读对部分艺术家而言是一种操作式的创作模式,是带有意义性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美 ) 丹尼尔 · 夏科特.记忆的七宗罪 健忘 分心 空白 错认 暗示 偏颇 纠缠[M].李安龙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115.

[2]孟庆涛.设计心理学[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6:74.

[3]崔勇.艺术设计创意思维[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45.

猜你喜欢
误读水墨审美
水墨
水墨人物
还原真实
影响的焦虑与“误读”
亲子阅读,别变成“误读”
被曲解与被损害的——评麦克白夫人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
当代水墨邀请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