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时代高中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探讨

2021-09-10 13:41吴万峰
安家(校外教育) 2021年5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高中历史高中生

吴万峰

摘要:如今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传统和现实之间的激烈交锋催生出了许多新思维、新思想,这对新时代高中生价值观、道德品质、文化素养产生了深远影响, 部分高中生的内心深处被浮躁、焦虑所笼罩。而人文素养指的是个体经过深度学习后将知识转化成道德品质,形成个人意识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关键词:人文素养;历史;培养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05-185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要求,在历史教学中应让学生初步了解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树立爱国主义情怀,传承与弘扬传统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等。唯有如此,才能切实发挥历史学科蕴含的人文素养价值与功能。

一、高中生历史人文素养现状分析

1.文化自信层面

近代工业革命、科技革命都发源于西方,而我国则比较落后,处于被动挨打的不利局面,一些先进分子积极地向西方学习,从而造成部分学生偏见地认为西方国家的一切都要远远优于中国。在进行近代中西方文化讲解时,有的学生容易陷入误区,甚至个别学生偏执地以为中国的发展正在逐步西方化,而忽视了中国文化的巨大影响力,由此可见这些学生明显缺少文化自信。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发展历史,经过不断打磨与洗礼,造就了博大精深、底蕴深厚的中 华文化,也孕育出了舉世无双的中华文明。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历史沉淀与思想升华。

2.人生观发展层面

高中历史学科蕴含着人文精神,这也是历史学科的一大特色。而人文精神指的是人类的一种自我关怀,表现为对 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理想人格的肯 定与塑造。新时代背景下,社会环境变得十分复杂,逐渐形 成了“ 个人和社会并重、事业和利益兼得”的社会价值观,一些高中生形成个人主义,一切都以自我为主,毫不顾及他人 感受,缺少集体精神。近些年来,我国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世 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均生产总值不是 很乐观。社会上的极端思想、不良风气等很容易对高中生的 思想进行侵害、腐蚀,使学生盲目地追求理想状态,更多关 注金钱、豪车、别墅,道德水平低下,在思想层面具有较强的 功利性,缺少精神层面的追求。可见,中国的人文精神必须 要突出人的价值,在高中历史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任重而道远。

二、新时代下高中生历史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

1.多角度培养学生文化自信

当下,高中历史教师要树立学科育人的理念,多角度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做学生文化重塑的引路人。对于高中生 缺少文化自信的现象,历史教师应重点讲一讲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尤其是汉、唐、宋时期的传统文化,儒家文 化、道家思想,以及汉语的影响等。身为高中历史教师,必须 认真研读教材,充分开发教材人文内涵,在课堂教学中不能 一味地强调历史规律、历史知识等方面的讲解,而忽视了对 高中生人文素养的有效培养。在进行实践教学时,历史教师 应深度挖掘课本中隐藏的人文素材,尤其是中国古代的灿烂文化和当代的文化大发展与大繁荣,并利用其去熏陶与感染学生,使学生在无形之中提高人文素养。与此同时,教 师也要积极地为学生呈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可以讲述历史文物的保护与文化遗产的传承、发扬,使学生认识更多的社会主义文 学艺术;呈现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影响的各种表现,使学生 认知到中国文化是世界文化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

2.多层面培养学生道路自信

高中历史教师要突出培养学生的道路自信,历史教师需要从政治、历史和综合国力等多层面来培养学生的道路自信,让学生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英明和必然选择。在党的十九大会议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迈入全新的发展阶段,高中生要基于现实去解读历史, 于历史中树立道路自信。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高中历史教师需要重点阐述近 15 年来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的具体表现呈现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自豪感,引导其将历史和现实进行深度结合,从而有效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的超强生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历史的高度来树立中国的道路自信,让学生明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必然选择,且已经被实践证明是唯一符合我国国情的道路。从毛主席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时起,中国人民在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下,逐渐 富起来,强起来,为我们今天在新时代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保障。

3. 多渠道提升学生精神追求

对于高中生缺少精神追求的现象,历史教师要多措并举,把人文知识转化为学生的人文修养。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提出,教育要想培育出一代人的精神,就需要让历史内化为个人修养,让个人于历史之中吸收养分。从人文精神教育方面进行分析,历史学科是人文精神教育的重要载体。教师要引导学生把人文知识转化为自身修养,加深对人文思想的解读与把握,并经过持续学习、实践,最终把人文思想转变成自己精神成长的组成部分。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人文感受,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策略,让学生成为一个积极向上的时代新人,肩负起历史发展的重任。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高度尊重学生,强调学生的核心地位与主体性,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与人生观,鼓励学生多探索、解读人文精神,从而充分发挥出历史学科的人文精神教育价值与功能。

此外,新时代下,高中历史教师必须要站在历史的高处 “ 登高望远”,利用自身的价值观念、乐观态度在无形之中影响与感染学生,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同时,也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结语

新时代下,高中生的思想观念正处于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高中历史教师唯有不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使其形成良好的道 德品质,才能正视历史课堂,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在立德 树人背景下,高中历史学科具有突出的人文教育价值,高中 历史教师应肩负历史担当,深挖历史学科人文素材,落实立 德树人教育方针,为把高中生培养成新时代下有历史素养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唐晗悦 . 价值引领: 初中历史人文素养教育的常态回归索[J]. 中学教学参考,2019(9).

[2]苏正华 . 浅谈新时代背景下高中生的历史人文素养索[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9(10).

重庆市黔江新华中学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高中历史高中生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