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婧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理解思政课实践教学与校园文化的含义,探索思政课实践教学与校园文化融合的路径。一是要改革和创新教学模式,推进高校物质文化建设,二是要建立和培养教学团队,推进高校精神文化建设;规范和优化教学体制,完善高校制度文化建设;整合和拓展教学资源,推进高校行为文化建设。
关键词:中学思政课;校园文化建设
1国内外研究现状
知网搜索“校园文化”“思政教育”“思政课”关键词出现160余篇期刊论文,学者们基本都集中于高校教育阶段进行研究,要么探讨校园文化建设,要么专注于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要么在宏观层面上探讨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政教育的关系,缺乏对初中思政课与校园文化建设相关性进行研究的,其中对思政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交互协同机制缺乏深刻地研究,现有研究主要归纳为:
1.1基于思政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設现状的研究
基于思政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现状的研究认为,社会大环境中功利主义、实用主义观念波及校园,思政教育的思想性、政治性、理论性过强,使得政理、学理、事理不贯通,思政教学形式化、效果差。由于传统观念束缚,教师主体缺乏对学生的关注,学生兴趣不高,导致其参与度低。校园文化建设部门人员与思政教师缺乏交流沟通,使得思政教育实践环节缺失、校园文化活动执行力较差。基于思政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现状的研究,主要通过整理当前思政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情况,梳理出两者当下出现的问题,为之后的研究提供现状问题的研究基础。
1.2基于思政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关性的研究
基于思政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关性的研究认为,思政教育与校园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具有一致性、融通性、互补性以及双效互动机制。两者相融协作可以提高思政育人效果、整合实践教学资源、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规范学生言行举止。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思政教育目标的最佳载体、手段、平台,思政教育是校园文化的精神支柱、重要指导内容。作为隐性思政教育元素的校园文化具有暗示性和渗透性,能够通过潜移默化、熏陶、耳濡目染来实现思政教育,思政教育需要主渠道课堂育人与主阵地校园文化的双效互动机制协同作用。基于思政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关性的研究,主要通过分析思政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二者的相关性联系,探寻两者之间的双效互动机制作用,为最后探索创新互动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1.3基于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政教育交互协同机制的研究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政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物质文化、活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建设中,其中物质文化建设包含校园建筑以及物质环境的建设建设校园物质文化的同时可以实施绿化教育、生态教育,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里融入人文因素能培养学生良善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其身心健康。多样化的活动文化的建设以及良好的学风、班风、教风、校风等精神文化的营造都具有思政教育功能,学校制度文化也对思政教育具有一定的影响。思政教育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精神文化、行为文化以及制度文化的建设里,思政教育内容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校园文化建设具有指导作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思政教育内容,一方面体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另一方面体现为将思政教育融入师德师风、学风等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思政教师与其他思政教师队伍协同作用以及让思政教育贯穿到师生日常生活与学习中都能够推动思政教育在校园文化中的实现,融入思政教育并完善校园规章制度,不仅能推动思政教育还能丰富校园文化建设。
1.4基于思政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互动策略
校园文化视角下探索新的思政教育路径,首先要坚持“大思政”“三全育人”观念,将思政课堂延伸到校园文化以及师生日常生活中,其次要符合学生的自主性需求,让其自主性、生活性、理想性相结合的同时提高参与者的思想认识水平。物质文化建设方面将网络文化与思政教育新媒体教学相融,建立思政文化新媒体平台;精神文化建设方面将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展开思政教育;制度文化建设方面不仅将思政与党建团建工作结合,还建立多学科课程立体化协同机制以实现思政教育;活动文化建设方面丰富思政实践第二课堂的同时将艺术资源融入思政教育文化活动以实现文化延伸。
2思政课实践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融合的基本路径
高校物质文化包括校园建筑、标志性物品、绿化美化、教学和体育基础设施、宣传阵地体系等。高校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物质载体,是整体校园文化的显性标志,是形成全面文化育人格局的基础条件。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要始终坚持庄子“天人合一”的发展思路,全面整合实践教学资源,既要抓教学环境的质量,又要抓活动次数规模,推动高校物质文化建设的有序进行。思政课实践教学要结合学校自身的发展规划和现有的办学条件,推出一批有思想、有质量、有特色、有影响、互动性强的实践活动,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主动性、抽象的归纳力和理解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达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如艺术设计学院举办的建筑景观、文化标识设计大赛,“我爱我家”温馨宿舍美化设计大赛,校园文化景观名称征集活动,高雅艺术进校园,对创客集市的认识活动等,与此同时,集思广益规划和建设学生报刊、网络平台、校园电视广播,加强宣传栏、墙报、板报、简报的正面舆论引导,不断提升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改革教育教学思路和模式,注重整合优质教学资源,组建政治觉悟较高的优秀师资团队,全力打造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精品和亮点,从而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品位和影响力。校园文化建设形式内容多样,要发挥好思政课第二课堂的示范引领作用。从教学过程、内容、范围等多方面着手,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和活动次数,适度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在教师考核评价机制中的权重,进一步健全完善评价标准和管理办法,增加实践实训基地的数量,合理设置软硬件规模。古人云:“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从一点一滴开始,知微见著,要全面把握质量互变的规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要集中开展“真学,真信,真会,真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例如,通过“光盘行动在路上“和“争做校园美容师”等活动,形成朴素雅致的校园环境文化,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通过对人、财、物多种形式的排列组合,将思政课实践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融合,从而展示学院独具特色的文化标识系统,打造与时俱进的物质文化品牌。
兴城市职业教育中心 12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