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施工活动增多、施工规模扩大的同时,应全方面控制施工质量,保证混凝土稳定性,实际上这为后浇带施工技术运用提供机会。现今,后浇带施工技术在裂缝处理、沉降与变形防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确保建筑施工任务又好又快完成。本文结合具体案例,客观分析后浇带的主要功能与影响因素,接下来重点探究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旨在为相关施工人员在后浇带施工技术有效应用方面提供参考,以此扩大技术推广范围,从整体上提升建筑施工水平。
关键词:建筑施工;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分析
前言:近年来,建筑行业后浇带施工活动备受关注,后浇带施工质量与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紧密相关。对此,施工单位应掌握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技巧,既要做足施工准备,又要稳步落实底板、顶板浇筑任务,完成后浇带防护,确保建筑施工质量达到预期要求。建筑业改革视域下,深入探究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要点势在必行。
1.案例概况
以咸祥镇竹山新村三期A地块工程为例,该工程位于咸祥镇咸一村,建筑面积64658.24m2,该工程地基采用桩基础,内外墙使用加气混凝土砌块、专用粘结剂砌筑,梁柱板混凝土强度为C30~C25[1]。该厂房工程采用框剪筒体结构形式。该建筑工程地下一层,裙楼两层,在裙楼至地下室施工中使用后浇带施工技术。结合具体工程,分析后浇带功能,以及后浇带施工技术影响因素,重点总结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要点[2]。
2.后浇带的主要功能与影响因素
主要功能:第一,防止出现结构裂缝。外部温度、外部湿度属于不可控因素,一旦混凝土浇筑环节存在较大的内外部温差,那么极易出现温度应力,导致混凝土结构因收缩变化产生裂缝,进而影响施工安全,并破坏建筑物美观性。当后浇带施工技术用于其中,施工人员围绕混凝土结构设置间距(32m~38m),预留出宽度80cm~100cm的后浇带,并尽最大可能控制收缩缝,保证混凝土质量[3]。第二,避免出现沉降现象。建筑施工中常因地基沉降引发建筑物倾斜、结构裂缝等问题,难以保证建筑物安全,严重情况下会威胁居住者的生命安全。当后浇带技术合理化运用,通过连接裂缝部位,将单体建筑整体化构筑,同时,平衡建筑压力,全面保证建筑物稳定性,避免出现沉降问题。第三,防止建筑结构变形。当前房建施工项目复杂化,对于施工团队来说,应遵循整体设计原则,保证结构平衡,即通过分段浇筑法形成整体,避免因结构变形产生安全隐患。施工期间运用后浇带施工技术,借助混凝土约束应力释放效果,针对应力全面防控后,定能增强结构安全性和稳定性。
影响因素:后浇带功能能否全面发挥,这与后浇带及钢筋设置方式、二次混凝土浇筑、防水处理、模板施工等因素有直接联系,只有全面管控影响因素,才能充分发挥后浇带施工技术优势,全面保证施工质量。对于后浇带设置,要求施工人员优选受力区,一般来说,小受力区域最为适宜。并根据后浇带位置控制带宽,正常情况下,梁变形、板变形的中部带宽约85cm[4]。施工过程中,对后浇带平整处理、浇筑处理,使底板厚度符合标准。对于钢筋设置,参照后浇带形式调整钢筋状态,举例来说,咸祥镇竹山新村三期A地块工程项目后浇带呈伸缩形式,为了减少结构裂缝,需要对钢筋断开处理,后期适量增置钢筋于后浇带钢筋处,并做好密封工作。从安全角度考虑,应在后浇带侧边围成砖带(如图1),并使用泥浆处理底板转角处,同样密封处理。模板施工阶段,适当位置安装拉钩,正常来说,拉钩设在后浇带两侧钢筋橡胶垫处。同时,适当控制后浇带大小、设置双层钢丝网侧膜,以此发挥安全防护效用。施工人员观察混凝土强度值,待数值超过80%后有序无误地拆除模板。
3.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
后浇带施工技术用于建筑施工,要求施工人员注意相关事项,如间距合理控制、宽度适当调整、位置准确选择。具体来说,施工人员参照图纸、结合气候条件和施工实际来预留施工间距,以便为后续施工做好铺垫。对于带宽调整,适宜范围即7.5m~9.5m,确保结构整体效果最佳化[5]。选择后浇带位置时,优选混凝土构件受力小的位置,如梁板反弯点周围符合后浇带设置要求,能在保证整体质量的前提下,减少剪力和弯矩,避免出现结构变形、结构裂缝等质量问题。下文具体介绍施工准备,并重点阐述技术实践要点,确保后浇带施工技术有效应用,为优质施工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3.1施工准备
建筑项目类型多样,不同建筑项目的后浇带施工要求存在差异,这要求施工人员事前全面了解项目特点,在后浇带施工环节做足充分准备,如图纸设计及校审、施工材料采购与分配、作业时间安排等。具体来说,保证设计的合理性,确保设计的后浇带施工图与建筑工程要求相一致,同时,设计人员梳理设计思路、优化设计流程,尽可能提高设计图参考价值。在此期间,针对建筑结构特点、现场环境调研分析,据此确定后浇带的关键参数(位置、尺寸、浇筑时间等),待设计方案通过验证后,为后浇带施工提供正确指导,确保施工活动有序进行。此外,技术交底环节必不可少,基于建筑施工要求,恰当运用后浇带施工技术,尽可能规避技术风险,保证施工质量和效率。材料制备阶段,根据后浇带技术要求选择质量达标的材料,具体来说,客观分析后浇带材料,在收缩效应、配合比等方面严格审查,一旦发现材料存在质量问题,或者不符合规范,应及时与供应商联系,通过退换货引入优质材料。针对浇筑作业时间控制时,争取在一个月内完成浇筑作业任务,这是保证建筑施工质量的基本要求。
3.2底板、侧壁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施工前,施工人员养成杂物清理的良好習惯,即针对模板中垃圾彻底清理,避免影响浇筑施工质量,应杂质掺入影响建筑物美观性和结构稳定性。清理过程中,逐一拆除方木,并落实除锈工作。针对泥浆处理时,遵循泥浆抽取→同步冲洗→积水抽除→混凝土验收这一步骤[6]。底板混凝土浇筑前期,施工人员细致核对材料标号,并适量添加UEA微膨胀剂于混合料,为后续浇筑做准备。举例来说,咸祥镇竹山新村三期A地块工程项目地下室底板后浇带施工期间,遵循由两边中间的混凝土浇筑原则,一定程度上加快混凝土流动速度,待浇筑接头相遇后,凭借混凝土重力挤压泥浆、积水,为模板施工缝预留做准备。施工缝留置阶段,从经济实用角度出发,适当增置镀锌快硬收口网,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留缝目的。底板混凝土浇筑时,根据不同部位做好准备工作,后浇带内部浇筑时,配备污水泵,以便彻底清理后浇带中污水;后浇带边缘浇筑时,配备挡水墙结构,以此起到污水截留作用;后浇带内侧浇筑时,施工人员以收口网为方向,每间隔23cm~26cm焊接挡撑结构,根据是否存在阻挡情况,增减挡撑数量,正常来说,梁结构阻碍条件下,应焊接3~4根挡撑。如果发现缺口,施工人员以钢筋穿透、木方固定的方式进行处理,保证收口网与上下钢筋接触部位的稳定性。主体结构施工任务结束后,施工对象转向底板后浇带浇筑项目。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施工活动完结,施工人员共同清理土浆,通过模板封闭后浇带,目的是防尘、防污染物。当外围底板施工中使用后浇带施工技术,应加盖厚度约5cm的素混凝土。
侧壁混凝土浇筑环节,定要参照施工要求有序完成后浇带浇筑任务,先后进行材料质检、混凝土浇筑材料配置试验、计算分析混合材料配置比例、检测分析结构物质量性能、准备后浇带施工。侧壁混凝土浇筑施工两个月后,开始进行温度带作业,以此优化施工质量,减少质量问题。后浇带开展二次侧壁混凝土浇筑时,常用补偿混凝土施工法,实际施工时,适量添加膨胀剂,确保施工实践达到规范及质量要求。二次浇筑操作未进行前,施工人员将混凝土块松动,彻底清理浮浆、杂物,并及时冲洗,避免留下污水,尽最大可能排除安全隐患。当侧壁混凝土浇筑施工环节发现后浇带存在钢筋锈蚀现象,务必尽快做好防锈工作,在最佳时间完成浇筑。在此期间,有效控制振捣频次、力度,确保新旧混凝土全面接触。浇筑操作结束后,使用麻袋将表面覆盖,即增加保护盖(如图2),严禁重物堆积,直到侧壁混凝土強度达到设计要求,为安全施工做足充分准备。
3.3顶板后浇带浇筑
顶板后浇带浇筑环节不可或缺,浇筑过程中既要遵循工艺流程,又要严格控制施工质量。浇筑施工过程中,顶板两侧根据施工缝方式进行钢板止水带预留,并妥善放置钢丝网。当模板拆除时,定要围绕两侧现浇梁板结构回顶处理、加固处理,使混凝土结构整体性、严密性。浇筑工艺步骤总结为:顶板混凝土浇筑→顶板预留支撑→清理后浇带→后浇带模板支设→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养护→防水层。各步骤的操作要点应得到重视,并在实际施工中得以体现,全面保证顶板后浇筑带浇筑质量。顶板混凝土浇筑时,于侧方适当安装密目钢板网,其中,密目钢板网强度、性能得到保证,以便在混凝土遮挡中发挥作用。需注意的是,针对密目钢板网牢固,同时,确保钢板网处混凝土密实度。顶板预留支撑操作中,施工人员不可盲目设置支撑,务必参照重量,严格遵循施工要求,在后浇带处的模板支撑独立设置,拆除时互不影响。后浇带清理环节,针对连接处浮浆与杂物彻底清除,必要情况下湿润清理,保证清理的干净度。后浇带模板支设时,应将模板、梁板紧密结合,防止漏浆。后浇带混凝土浇筑环节,先湿润处理,接下来准备微膨胀混凝土,经一次性浇筑完成施工任务。养护处理时,养护时间最少14天。防水层设置阶段,防水附加层两边须各超出后浇带最少30cm,接下来对防水附加层进行质量检验,待通过检验后,方可进行后续防水层施工。顶板后浇带浇筑过程中,加大质量控制力度,具体来说,合理设置钢板网并固定牢固;梁板底部支撑留置;后浇带清理;顶板后浇带模板支设平整、牢靠;后浇混凝土质量与养护;防水附加层和防水层合格施工。
3.4垂直施工缝处理
根据施工规范可知,梁、板、墙预留垂直缝,考虑到垂直施工缝常见于较长的混凝土结构物,由于一次浇筑达不到设计要求,所以通过分段浇筑法进行接缝处理。垂直施工缝处理的过程中,以工程结构为要求,根据45度接缝施工。当前常用立缝表面凿毛法、二次开发振捣法等,无论哪种处理方法,都以高质量施工为目的,全面保证混凝土质量。具体来说,混凝土初凝后,待抗压强度为1.2MPa时,方可继续浇筑,否则不能进行新混凝土层浇筑。重新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定要彻底清除泥浆、杂物,接下来适量涂抹缓凝剂,在拆模阶段彻底清除泥浆。浇筑混凝土时,均匀刷上泥浆,即参照常规设计规范(混凝土同等级的水泥砂浆,或同水灰比的水泥浆)进行接浆,接下来顺利完成混凝土浇筑任务[7]。
3.5后浇带的防护
后浇带防护工作十分重要,一般来说,防护操作包括杂质清除、温湿度监测、防水处理等内容。杂物清理阶段,增设防护栏,视情况进行后浇带施工。常见矩形建筑物后浇带,中间距离高度在35~38m之间,宽度设置约80cm~100cm,严控施工环节的影响因素。后浇带养护期间,动态监测温湿度,先浇筑温度带,接下来浇筑沉降带,具体的浇筑时间应结合施工成本、施工工艺进行确定。防水养护环节,既要应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又要适当设置挡水墙,为优化防水效果,应适当控制混凝土标号,并适量添加膨胀防水剂。需注意的是,防水养护前,全面铺设卷材防水层,一定程度上优化防水抗渗效果。此外,适量涂抹防水砂浆,使墙面防水效果达到预期要求。
结束语:综上所述,建筑施工活动组织的过程中,灵活运用后浇带施工技术,施工人员事前做好准备工作,全面掌握底板、侧壁、顶板混凝土浇筑要点,同时,有效处理垂直施工缝,并做好后浇带防护工作。确保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收缩缝控制、变形防控等方面的功能优势全面发挥,全面优化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黄柏恒.建筑工程中超长结构后浇带施工技术探讨[J].低碳世界,2021,11(1):124-125.
[2]孙丰雷.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新材料·新装饰,2021,3(1):152,154.
[3]高幼芳.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工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思考[J].建材发展导向(上),2020,18(2):173.
[4]王超.中超长结构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房地产业,2020(27):125,127.
[5]程小园.探讨建筑结构中后浇带的施工技术核心思路[J].建材与装饰,2021,17(4):4-5.
[6]沈全冰.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探讨[J].环球市场,2021(2):331.
[7]谢飞.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探讨[J].建筑与装饰,2021(3):163.
作者简介:薛恒星;1979.06,男,汉族,江苏省扬州市人,本科学历,土木工程专业,从事建筑施工工程领域工作二十多年,共参与多个施工建造工程。
上海桂铭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 20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