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首先要经过胃镜等的检查来确诊是慢性胃炎,然后在结合中医病症表现,比如病人胃脘部出现隐痛、大便干结、嘴巴干燥、嗓子发干、舌头发红舌苔较少而且病人的脉搏窄而细又非常的快,这属于胃阴虚的表现症状,可使用药物养胃阴。而养胃阴常用的药材有西洋参、北沙参、太子参、玉竹、天冬、石斛和麦冬等,原因是胃体呈现阳所以要养阴,从阴阳来说,阳属升,阴属降,主降、司受纳,这类药物使用一段时间后,可使胃阴得以滋养则降,胃阴充盈后可以容纳,所以又降又可纳,胃里的食物就会慢慢消化吸收,代谢功能也恢复正常,可以排泄糟粕,病症自然也会慢慢消失。但胃是濡养五脏的本根,发病的原因有很多也很复杂,因其与各个脏腑都相连,关系非常密切,互损互帮,所以胃阴虚型慢性胃炎的治疗药物以养阴为主,还要注意养以兼清,养以兼温,养以兼化和养以兼升。
1、养以兼清
养以兼清意思是在治疗胃炎时不仅要注意养阴,同时还要注意清除病人的燥热和烦热等。《内经.素问》讲述道,如果人体阴虚就会产生内热。因为时胃阴虚,所以身体内的烦躁就会慢慢产生热,病人就会出现手心脚心燥热,心脏跳动也变快,睡眠不好,胃部还会出现烧灼感,虚热与客热相互夹杂着,此时治疗胃炎时除了养胃阴同时还要兼清胃。可选用玉女煎,使用的药材有石膏、牛膝、麦冬、知母和熟地黄等,注意一点,石膏和知母的量不能少,还可加用蒲公英,这只用来清除客热而用,清虛热时要加用天冬、白芍和生地等。
2、养以兼温
养以兼温意思是在治疗胃炎时不仅要注意养阴,同时还要注意稳固病人之阳。阴阳之间的关系非常特殊,既是相互对立的,又相互依存,阴根于阳,阳根于阴,阴阳之间谁也离不开谁而单独存在。如果胃出现阴虚,而也会阳虚,这是因为没有阴阳也无法运化。有学者曾说,如果阴虚严重的人,阳也会虚,灯破了油也要干涸了,这灯又怎么能大放光亮呢?这时病人多是喜欢吃温热的食物,肢体末端会有的凉不暖和,总是怕冷,身体乏力等。李中梓学者认为,如果阴阳都表现出虚了,那么养阳要比滋阴更为重要。所以可使用益胃汤进行调理,选用药材有沙参、生地黄、麦冬和玉竹,再加上冰糖,同时益胃汤中再 加入红参和炙黄芪;还可选用黄芪建中汤,选用药材有黄芪、甘草、芍药、桂枝、生姜、大枣和饴糖,这的生姜和桂枝是必须要用的。
3、养以兼化
养以兼化意思是在治疗胃炎时不仅要注意养阴,同时还要注意化除病人身体中的湿气、痰浊、淤堵和停滞等情况。出现该症状的原因有:①出现湿气和痰浊症状的原因,王旭高学者表示,如果一个人的胃不好,那么脾的健康也会受到影响,胃虚则脾弱,而脾弱身体运化不协调就会生出大量湿气。胃阴一定会虚,而胃病又会影响其他脏器的健康,难免会产生湿气。还有学者表示,胃弱就容易生痰,胃也是贮藏痰液的容器,胃里有湿气痰液就会变多。这说明如果胃阴虚是会伴随着痰湿之症等,还会伴有腹部胀满不适等。②食物停滞在胃肠里不消化的原因,徐灵胎学者讲,虚热的火通常都是慢慢产生的,这一定离不开饮食停滞积食之因。胃阴虚还会出现虚火,所以饮食不当还会加重病情,食物难以消化排出。所以会出现积食,同时还有腹部胀满、不爱吃东西、大便出现溏稀和疼痛等情况。③淤血发生淤堵不畅的原因,胃病多是因为胃阴不足,胃阴虚多还同时伴有经络淤堵,所以津液亏损血液失去濡养就会出现凝滞。可选用麦门冬汤,药材有麦冬、人参、粳米、大枣、半夏和甘草,这里的半夏时不可缺少的药材,也可加用谷芽、竹茹和白术等,具有很好的和胃化痰之功效,人参也换成参须或是北沙参,粳米也可换成山药来取代。也可使用一贯煎,选用药材有当归、沙参、麦冬、枸杞子、生地黄和川楝子,这里的当归是必须要用的,也可加一些赤芍、没药和乳香,当归时养血和血的良药,赤芍可以凉血活血帮助散瘀,没药可以止痛功效。
4、养以兼升
养以兼升意思是在治疗胃炎时不仅要注意养阴,同时还要注意升脾疏肝。胃的主要功能是减少混浊之物促进胃里的糟粕下行排出,皮的主要功能是生津液促进上达获得濡养,脾胃见的升降关系是不能分开的;胃阴虚是需要注意补阴胃则降,但同时还要提升脾之功能梳理肝气。升脾药材可选用檀香或者生黄芪配柴胡,疏肝可选用川楝子,所以一贯煎中的川楝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还可加一些橘叶和砂仁来促进升脾与疏肝;当胃中胃酸分泌量减少时人就会不思饮食,此时可加用山茱萸,该药材味酸可以养胃;如果胃虚不能容纳食物,可加用大枣,帮助和胃。
此外,胃炎病人在吃东西时还要注意细嚼慢咽,吃东西不要着急,多咀嚼可增加唾液分泌,促进食物的消化,而且还有中和胃酸的作用,保护胃黏膜;饮食要规律,定时定量用餐,维持胃肠正常消化活动的节律;在胃炎急性活动期时,要少吃多餐,建议每天吃四午餐为宜,当症状缓解控制住以后,尽快恢复到正常的一日三餐;饮食注意营养均衡,荤素搭配,合理膳食,注意在用餐时和餐前不吃零食;急性活动期时,还要戒烟戒酒;注意每餐的饮食都不要过饱,避免胃液增加,加重胃炎的病情。
作者简介:刘卓奇(1972,2-),男,汉族,四川省乐山市井研县,中医内科主治医师,中医内科学,大专,研究方向:中医内科。
(四川省乐山市井研县马踏镇中心卫生院 四川乐山 61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