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丽
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是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这充分体现了中共中央深化教育创新改革的决心,因为时代在进步,各种新技术、新理念也在快速的更新迭代,所以摆在教师面前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跟得上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可见,学习不仅仅是学生的事,更是教师必须具备的本领和品德,正所谓“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把自己摆在一个时刻学习的位置,用自己的学习劲头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做学生的“活教材”,引领他们积极学习。
在教师职业生涯中,学习和工作是不能分开的,“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学校很多教师牺牲休息时间去学习生涯规划相关课程,还有很多教师放下手中的事情去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师学习培训等,这些都表明教师在成长过程中重视保持终身学习。在工作中,我一直都把学习作为自己不断进步的源泉,以“做好教师,首先要做好学生”的心态来对待学习。下面我就从三个方面来浅谈一下我的经验做法。
从书本上学习
宋真宗赵恒的那首《劝学诗》中,我们比较熟悉的两句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两句道尽了读书的好处。宋代诗人黄庭坚说:“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当代作家蒋子龙说:“书可以嫁接人生。”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好书不仅震撼人们的心灵,也是疗伤和美容的良药。作为教师,读书可以帮助我们拓宽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应对新的挑战,更新教学观念等。张兰喜校长为了鼓励全校师生积极读书,组织和发动大家在每层楼都放置了桌椅和图书,希望大家借此交流学习,共同成长;学校教科处经常组织教师阅读教育书籍,目的是能够在汲取新知识的同时提高师德修养,也为学生树立旗帜。
“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是很多一线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共同的感受,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让很多教师很难有时间静下心来去读书,如果长期这样下去,课堂又如何让学生觉得不枯燥乏味呢?我明白“空袋不直立”的道理,无知必然无能,贫乏必然平庸。要是能从内在的需求出发,每天坚持读一点书,不仅可以长知识、增文采,保持心灵的充实,而且可以给自己的教学风格的形成提供“肥沃的土地”。每天睡前半小时,陪伴儿子亲子阅读已经成了我的习惯,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加深了我们母子的感情,同时也读到了很多经典的故事,这也使我明白,读书是教书之源,是学生学习“活教材”的表现。
向同行学习
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所以,我认为“为人师当虚心学习”,要向身边的同事学习,尤其是向有经验的名师学习。学校的張辉老师在他26年的教师生涯中,做了22年班主任,也坚持了22年家访,他对自己所带的每一个学生的情况都了如指掌,他发自内心地爱学生。他说:“教师工作虽然清贫,但同样值得骄傲,因为教师的责任关乎学生的未来、家庭的希望和民族的振兴。”可见,他那种对事业的执着,对生活意义的探寻和对职业价值的追求值得我们学习。
从办公室付兴平老师身上我学会了踏实与坚守,他不善言辞,却用实际行动向我们展示了新时代好教师的基本品质。从程春梅老师身上我发现了语言的魅力和幽默。记得她写过一篇文章叫《“三无”教师的小确幸》,语言幽默至今难忘。她说:若做教师也要凭颜值上课,我这种“三无”教师的结局估计也好不到哪去。“三无”教师是我从“三无”产品受到的启发,我借此把自己定义为“无师容,无高度,无能力”三无产品,想想也挺恰当。记得十几年前,还在读书时,听过一次展示课,课上的女教师,一袭清雅的旗袍,一笔俊秀的好字,一口标准的语言,以及举手投足的优雅,把我看得一愣一愣的,直呼“此女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对比之下,更是觉得自己惨不忍睹。程春梅老师幽默的表达使她的课堂总是深受学生欢迎,想必与平日广泛阅读密不可分啊!
若教师在教书过程中闭门造车,很不利于专业发展,新课程的综合化特征需要教师获得他人的经验和智慧的支持。用心学习的人会学到很多别人的长处,从而不断提升自己,我时常也反省自己还有哪些方面做得不够、学习不够,在反省中也让自己教书育人的能力获得了极大提升。
向学生学习
韩愈在《师说》中写道:“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还有“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实际上,学生的许多想法往往是老师想不到的。
作为教师,自身的学习是一种学习,而教导学生的过程同样也是一种学习,这就是教学相长的道理。在教学过程中,我有时会不经意地发现学生的很多选择都跳出了特定的教学范围,这些都会促使我下课查阅相关资料,完善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在此过程中我感觉自己也收获颇多。
班里的“困境生”可能在学习上有点不擅长,可是他们在课外活动上却是老师的好帮手。记得去年的校园体育文化艺术节上,我所带的班排演了一个诗歌朗诵节目《少年强则国强》,最后一个环节安排两男两女的小型合唱,找齐“歌神”很为难,正在这时,学生向我推荐了陶同学,他可是出了名的“淘神”,不交作业、睡觉、讲话、迟到等时有发生,当我向他表达了这个想法后,他欣然接受,并且露出了从未有过的笑容,看来唱歌是他的强项,朗诵环节我们班整体发挥的挺好,但最后小合唱时一位女生差点唱跑音,幸运的是陶同学放开歌喉硬是把她给拉了回来。那次的活动我们班获得了年级第一名的成绩,班级凝聚力更强了,事后我也经常表扬陶同学,每当得到表扬后,他都神采奕奕,十分开心,和我关系日渐融洽,决定要“洗心革面”认真学习,不负老师厚望。从这次活动中,我明白学生也有很多教师值得学习的优点,也有相互学习的长处,这也是全员育人的体现。
有人说:“教育是慢的艺术,不要期待一节课、一次活动能改变什么,教育就像养花一样,一边养着一边看,一边静等花开!”作为一名一直在教学一线工作的教师,我深知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因为每个学生背后牵系的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国家的希望,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立德树人贯穿到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继续努力探索符合学生的教育教学新方式,做好学生学习的“活教材”。
责任编辑/杨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