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技对视觉艺术表现的重要性

2021-09-10 03:10张艺
文学天地 2021年5期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视觉艺术科学技术

摘要:现如今,科学技术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塑造起整个文化结构的动因,它渗透进社会的方方面面,是当今世界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对各个领域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当然也包括视觉艺术与设计。本文通过阐述科技与艺术的关系,说明科学技术对设计艺术性表达的重要性。

关键词:科学技术;视觉艺术;设计艺术性;新媒体艺术

我们生活在被技术包围的信息媒体时代,技术无时无刻不充斥着我们的生活,科技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有效,且在日趋进步中逐渐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交流、思维等方式,也在岁月更迭中不断地改变着艺术的各个领域。

一、科学技术推动视觉艺术发展

苏珊·朗格在《情感与形式》中写道:“所有表现形式的创造都是一种技术,所有艺术发展的一般进程与实际技艺是紧密相关的。技术是创造表现形式的手段,是创造感觉符号的手段。技术过程是达到以上目的而对人类技能的某种应用。” 科学和技术都和一定的知识相联系,科学是对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技术是为某一目的而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盒规则体系”(狄德罗《百科全书》)。它们的区别在于:科学以认识自然界为目的,它的任务是揭示自然现象的本质与规律;而技术以改造世界为目的,它的任务是利用自然规律控制自然,实现自然人工化,以及协调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技术具有明显的工具性特征,这是它和科学的最大区别。由于技术越来越依赖科学,所以技术科学化了,以至于把它们连在一起称为“科技”。科学、技术、艺术,这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是不可分割的生命共同体。

科技与艺术总体上说是认识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科技是一种方式、过程和手段;艺术则可以是方式、过程和手段, 又可以是艺术品、艺术现象。科技在服从自然规律的前提下, 利用自然和自然规律为人类服务;艺术创造则可以违背自然规律,把想像发挥到极致。 视觉艺术设计需要创造性思维,从具体创造过程看,对作品总体的安排和结构的处理上以逻辑思维为主;对造型和表面装饰的处理上则以形象思维为主,二者并非截然分开,而是相互交替进行。这正说明一名艺术家身上应兼具科技与艺术两种属性,视觉艺术所需要的正是上述两种思维相结合的成果。

纵观历史,科技发展影响了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社会发展的每一阶段所产生的文明成果都离不开科技的作用,对视觉艺术发展的影响同样很大。在古代,科学还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古代的技术如火中提取技术、青铜冶炼技术、制陶技术等,对艺术与文化有明显的推进作用。史前文明中的洞穴壁画、彩陶等,并不止于物质功能,其上的装饰纹样都带有鲜明的审美追求。中国先秦时期的《考工记》中就有记载:“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充分体现了古代对“艺载于技”的认同,反应了当时工艺和设计水平的规范要求。明朝的《天工开物》更是代表了中国古代的科技和设计的高度,甚至是世界领先水平。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科技对于各个历史时期的设计而言都是举足轻重的。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国家,设计的重大改革和发展都与科技的突破密切相关。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提倡的人性自由与解放,使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得到强有力的提升,也因此促进了科技与设计的发展。尽管工业革命以后,科技与设计审美脱节,一度造成了工业产品的粗制滥造感,却也从另一层面加速了设计美学的变革,设计的规范化、批量化、机械化,使人与自然、感性与理性有了明显的界线。从工艺美术运动的主要发起者威廉·莫里斯到新艺术运动的亨利·凡·德·威尔德,他们皆以艺术家的身份参与到设计行业,为艺术设计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后从包毫斯到现代主义设计再到后现代主义设计时期,众多艺术家参与其中,并竭力以自己的工作实践来解决在设计中科学技术与艺术的关系问题,重申艺术回归生活的主张。在此过程中,艺术家们对于科学技术与设计艺术性的需要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认识在不断刷新且加深,足可见科学技术对于视觉艺术的重要性,科技与艺术应该相互结合、相互影响。

二、科学技术与视觉艺术相辅相成

在主流思潮的影响下,科技与艺术的结合日益繁多。上海明美术馆《感官边界》策展人云:“艺术家对未知和不能触及的领域拥有不能自己的好奇,企图以电子科技的媒体独特属性,运用跨界的手法来解放这些不可视、听不到的存在现象。带领观者感官的核心,解开某种既已固定的观点位置。”

2016年第十一届上海双年展《何不再问》,多媒体影像与组合装置设计艺术成为主要组成部分,充分证明视觉艺术需要通过科技组合完成。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作品是《存在巨链——行星三部曲》,由实验剧场空间、影像、声音、现成品和蜜蜂组成,像一个没有人表演的戏剧,由一个机器装置讲述故事,所有人身临其境般到了另一片天地。这个艺术作品起始于三个历史点:红旗渠、贝克特和莎士比亚。最终以包含四十多件创作的巨构形成三部曲:《无限视角》《时间尽头》和《黑暗深处》。

2018年第十二届双年展多媒体艺术设计也依旧是主流。最受欢迎的装置设计作品为西班牙克里斯蒂娜·卢卡斯的《顺时针》,是由360个时钟组成的沉浸式机械装置空间,时钟雨滴般的韵律巧妙地揭示了工业主义将时间从自然中剥离和对其进行的人为塑造。

2019年日本艺术家宫岛达男个展“宫岛达男:如来”,其中梳理了三十年以来的创作,展出自1988年以来每个阶段代表性的LED装置作品及行为作品。艺术家为本次个展特别制作了巨型LED装置《时间瀑布》,这些数字连续、重复地闪烁着,呈现在网格、塔状物、复杂的集成组合或电路以及简单的数字计数器中,从1到0循环,代表从生与死的旅程,展现了他对连续性、连接性和永恒性的兴趣,以及时间和空间的流动和跨度,在科技与艺术的融合中还传达了强烈的人文主义色彩。

三、结语

视觉设计是“艺术化的造物行为”,是艺术与科技结合的成果,艺术与科技的融合有利于设计的发展与创新。科技使设计的艺术性表达多元化,能够随时代的进步不断地革新,不仅在技术层面,连同观念一起,变得更为有趣、时尚、新潮,用一种更前卫的方式另类地探讨着那些人类的永恒命题。科学需要艺术的滋养,而设计艺术则需要科技的温床使自身更为丰满有力。

参考文献:

[1]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2]鲍时东.《论科技、艺术与设计的关系》[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會科学版),2007.

[3]张晶.《设计简史》[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4]“宫岛达男:如来”[EB/OL] http://www.minshengart.com/cn/category/exhibition-list/detail!Tatsuo-Miyajima-Being-Coming,2019-05-18.

[5]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姓名:张艺,性别:女,出生年月:1996年7月,民族:汉族,研究方向:西方画,学历:研究生,职称:无,单位:苏州大学,单位邮编:215000

猜你喜欢
新媒体艺术视觉艺术科学技术
陈科磊、路畅、吕金鸿、于孟祺作品
不只是拼贴的视觉艺术
教育部科学技术司更名为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
科学技术部令第19号 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
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
爱“拼”有奇迹
新媒体艺术与传统艺术的碰撞
从新媒体艺术角度浅析网络直播的娱乐创新
试论当前新媒体艺术呈现的文化特征
黑龙江民间美术与新媒体艺术的结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