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欣
[摘要] 目的 观察《古今录验》续命汤临证加减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卧龙区中医院中医内科门诊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疗程2个月。观察组在现代医学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古今录验》续命汤临床对症辨证加减治疗,每日一剂,分3次温服。对照组给予复方血栓通胶囊,3粒/次,3次/日;拜阿司匹林片100mg、阿托伐他汀片20mg,各1次/晚,口服。比较两组治疗30天、60天的临床疗效及中医症候疗效,观察两组用药安全性。结果 治疗过程中,观察组脱落3例,对照组脱落2例。治疗30天后,两组临床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0天后,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2月后,肝、肾功能、三大常规化验及心电图检查均无异常变化。结论 《古今录验》续命汤加减治疗脑梗死安全有效,明显促进脑梗死的康复。
[关键词] 脑梗死;《古今录验》续命汤;临证辨证加减
【中图分类号】R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6-5328(2021)05-001-03
腦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各种原因所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1。中医属于“中风”病范畴,又名卒中。因本病起病急骤,证见多端,变化迅速,与风性善行数变的特征相似,故以中风命名。本病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口眼㖞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或不经昏仆而仅以㖞僻不遂为主症的一种疾病2。脑梗死作为一种突发性脑部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坏死程度因栓塞部位及大小不同而有差别。多见于45-70岁中老年人。发病较急,多无前驱症状,局灶性神经体征在数分钟至数小时达到高峰,并且多表现完全性卒中,意识清楚或轻度意识障碍。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主干阻塞,导致大面积脑梗死,可发生严重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甚至脑疝和昏迷,少见痫性发作;椎-基底动脉系统栓塞常发生昏迷,个别病例局灶体征稳定或一度好转后又出现加重提示梗死再发或续发出血等,多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临床对于后遗症期的治疗多采用对基础病的治疗和抗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促进侧支循环建立,多在给予治疗基础病药物的同时给予拜阿司匹林片、阿托伐他汀钙片及活血化瘀、益气养血的中成药抗血小板聚集及促进血液循环、改建侧支循环、促进脑细胞恢复的同时预防再复发1。患者需长期服药且后遗症改善不明显,往往难以预防复发。中医根据其临床症状辨证论治,以《古今灵验》续命汤(下称续命汤)为基础方,临证加减3,4,确切明显地改善中风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及辨证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神经病学》1:症状多见一侧肢体的偏瘫、语言不利、流涎、口眼歪斜等,梗死面积较大时病情严重,可见昏迷和二便失禁。头部CT可显示低密度影的梗死灶,可明确定位诊断、判断治疗效果及预后。
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中风:以昏仆、半身不遂、肢麻、舌蹇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1.2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年龄39-81岁,观察组同意全程接受服用中药汤剂或颗粒剂治疗,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癫痫发作、癔病、遗传病、神经病、免疫性疾病及周围神经病变。
1.4 一般资料
80例患者均为2019年3月-2020年3月在卧龙区中医院内科门诊收治的脑梗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男16例、女24例,平均年龄(59.65±10.442)岁,病程:7天到60个月,平均(20.17±10.02)个月;对照组为男21例、女19例,平均年龄(60.27±9.24)岁,病程:5天到62个月,平均(21.627±11.27)个月。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治疗,急性期给予静脉滴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80mg,1次/天,血栓通粉针0.5g,1次/天,同时据症对症治疗;缓解期口服拜阿司匹林片100mg、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1次/天,复方血栓通胶囊、3粒/次、3次/日、口服。治疗组:在临床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以“续命汤” 7为基础方:麻黄9g 桂枝15g 党参15g 甘草12g 川芎15g 当归15g 干姜9g 石膏20g 杏仁12g,临床辨证论治,据证依症加减:①痰瘀阻络证:与温胆汤、四物汤合方,以加强祛痰活血通络之力,加用半夏15g 陈皮12g 竹茹10g 枳壳12g 茯苓15g 地龙15g;②气虚血瘀证:与补阳还五汤合方加减,加用黄芪60g 桃仁12g 红花10g 赤芍15g 地龙15g 牛膝15g;③肝肾亏虚证:与左归丸、地黄饮子合方加减以滋养肝肾,同时减少麻黄用量为3-5g,加用生地30g 山茱萸15g 枸杞10g 麦冬12g 石斛12g 鸡血藤30g;④口眼歪斜者:加用牵正散以加强祛风、逐痰、通络之力;⑤阳虚较甚者:加用附子、肉桂、肉苁蓉、巴戟天等;⑥腰酸下肢无力或瘫者:加用杜仲、牛膝、桑寄生;⑦舌强、言语不利者:加用葛蒲、远志、郁金、茯苓化瘀开窍。每日一剂水煎服,取汁400ml,早晚饭前温服,200ml/次。两组疗程均为60天。
2.2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8情况及临床疗效。
2.3 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9中的相关标准拟定,痊愈:功能缺损 评分减少90%-100%;显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89%;有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生活不能自理;无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以内。中医疗效评价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治愈:症状及体征消失,基本能独立生活;好转:症状及体征好转,能扶仗行动,或基本生活能自理;未愈:症状及体征无变化。
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AA21.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或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在整个试验过程中,观察组有3例脱落,其中不能耐受中药味感者2例,不能饮用液体(饮入即呛咳)1例。对照组2例脱落,其中1例并发精神异常终止治疗,1例冠心病突发转院治疗而中断。
3.1 两组治疗30天、60天后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治疗30天、60天后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一。
3.2 两组治疗30天、60天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两组治疗30天后,两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比较,差異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0天后,观察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二。
3.3 药物安全性
两组治疗前、治疗后60天,肝、肾功能、心肌酶、三大常规化验均无发现明显异常变化,无发生严重及重度的不良反应。
4 讨论
脑梗死中医属于中风的范畴,又称脑卒中2。始见于《内经-灵枢刺节真邪》:“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元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妇人大金良方》卷三 妇人贼风偏苦方论第八(陈自明):夫偏枯者,半身不遂,肌肉枯瘦,骨间疼痛,——古人有云:医风先医血,血行风自灭是也。治之先宜养血,然后驱风,无不愈者,宜用大八风汤、增损茵酒、续断汤。孙氏《千金要方卷第一 服饵第八》提云:“凡人忽遇风发,身心顿恶,或不能言,或有如此者,当服大、小续命汤两周续命,排风、越脾等汤,于无风密室之中,四夜四五服,勿计剂数多少、亦忽虚虚,常使头面、手足、腹背汗液不绝为佳”;《千金要方卷八诸风门》:吾尝中风,语言强涩,四肢拖曳,云此方服四服,十日十夜服之不绝,得愈,亲创“续命煮散”,自创自用,治好自己的中风病。李可老先生运用续命汤治疗中风10。并创“中风危证不避麻、中风后遗续命衍、麻辛四五止痉散”等运用续命散理法方药治疗中风之疾,并亲身体验,两度治愈自己的中风病,极具说服力地证实了“续命汤”治疗中风的确切疗效。中风为脑血管中枢神经疾病,按中医理论为五脏元真不能畅通,脉络运行障碍,内风自生,引发中风之疾。在《内经》已有“肺之气”“肺朝百脉”之中医基本理论,只要通达肺气则血脉自通,邪风自消,“续命汤”诸药合方之理,意在于此。据现代医学之理,中风之脑梗死,属于血液流通运行障碍、脑组织缺血坏死而致诸疾,与中医之元真不能畅通、脉络运行障碍之病机相合,按中医理论归纳起来,属外虚、火、风、痰、气、血六端,以肝、肾阴虚为其本,据“续命汤”化学成分现代研究11、12、13,主要应用于治疗中风及中风后遗症,以相关蛋白靶点及其涉及的生物体调控通道可能是“续命汤”有效成分组对脑缺血病灶发挥作用的生理学基础。“续命汤”出自《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之附方:《古今录验》续命汤2。“大、小续命汤”及孙思邈的“续命煮散”均由此方化裁而来,以麻黄、桂枝散邪,人参、甘草、当归、川芎扶正活血,再助以石膏、杏仁、干姜祛邪气、复正气,攻补兼行,治疗诸疾。细究其方意,“续命汤”当以麻黄为君药,《神农本草经》麻黄“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癓坚积聚”,以麻黄为君,是诸方共有之药,有温散宣通、破癓坚积聚之效。现代药理研究14,麻黄具有中枢神经兴奋作用,较大治疗量能够引起大脑皮层和皮下中枢(特别是脊髓)兴奋,并有显著的利尿、发汗作用,能够改善水液代谢以促进血液循环、兴奋神经、迅速缓解神经组织水肿、促进神经细胞代谢,与方中其他药物组合,宣肺通络、养血祛风、清热利尿、温通益气,临床详辨证型,有所偏重,加减运用,对中风各种证型的治疗及后遗症的康复,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法。
本观察结论证实,脑梗死在现代医学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或单独用“续命汤”临症辨证加减,对患者的症状缓解、后遗症功能改善、提高生活质量,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疗法,且使复发率降低,并无明显毒副作用。
[参考文献]
1 贾建平.神经病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6:175-186.
2 张伯臾,董建华,周伯英.中医内科学M.上海科技出版社,1985.10(2007.10重印):208-213.
3 张友堂,陈磊.续命汤治疗中风新解J.中医药学报,2010.30(5):103.
4 胡明亮.小续命汤加减治疗中风偏瘫45例临床观察J.云南中医药杂志,200.31(2):34-35.
5 李成敏.加减小续命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34.
6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论诊断疗效标准》 S.1995.01:24-25.
7 范永升.《金匮要略》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6:74.
8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S.中华神经杂志,1996.29(6):381-383.
9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1.
10 孙其新,李可.临证要旨S.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8:122-133.225.
11 陈茜睿,胡亚,杨志宏.小续命汤的物质基础、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7(09):22-228.
12 叶晓红,林乐乐,傅海群.小续命汤药理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上海中医药杂志,2020.1:97-100.
13 王竞涛,李海霞.小续命汤治疗脑血管病的研究进展J.中医临床研究,2013(3):114-116.
14 孙建宇.中药药理学北京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4.1:42-45.
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中医院(王村乡卫生院) 河南南阳 47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