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永胜 鲁怀强 周安玲 王晶 王世全 王彩娟
皮胎果(Pyrus sinkjorgensis)是蔷薇科苹果亚科新疆梨系统的一个地方栽培品种,别名酸巴梨、啤特果等,主要生长在海拔2000多米的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临夏市、和政县、临夏县,在临洮、渭源等地也有种植,已有上千年的栽种历史。该树种具有树龄长、树势强健、喜阴湿、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性强、抗病虫害、产量大等特点,兼具生态和经济用途,是临夏州果树主栽品种。果实性温,味酸甜,出汁率较高,并且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糖类及铁、钾、钙等微量元素,是国内发现的野生果中氨基酸含量最高的果种。皮胎果具有消渴止咳、养胃润肺、软化血管等多种功效,可以借助这些优势构建“保健资源”,助力农村产业振兴。本文分析了临夏州皮胎果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围绕提升深加工能力、拓展销售渠道、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和加大文化宣传等方面提出皮胎果产业多元发展对策,以期为促进临夏州皮胎果产业发展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一、临夏州皮胎果产业发展现状
截至目前,临夏州皮胎果栽植总面积达到50.33万亩,挂果总面积达到19万亩,总产量7.43万吨,年产值1.04亿元。皮胎果栽植主要以和政县为重点,辐射太子山沿线的临夏县、康乐县、东乡县、广河县、积石山县等五县,其他县市也有栽植。全州栽植皮胎果的乡镇有54个,全州范围内以房前屋后、路旁田埂栽植的“四旁”树约为50万株左右。
临夏州现有甘肃和政八八啤特果集团有限公司、临夏市南园食品有限公司等8家皮胎果加工企业,生产的产品主要以饮料为主,年鲜果加工量约2万吨。其中规模最大的为甘肃和政八八啤特果集团有限公司,年加工皮胎果约1万吨,其他企业年加工皮胎果约1万吨,产品销售市场主要是临夏州8县1市,以及青海、西藏、兰州、定西等周边省市区。
二、临夏州皮胎果产业存在问题
1.以浅加工为主,产品的生产范围局限,整体产业发展意识不足。临夏州的皮胎果产业化经营水平低,加工企业较少,生产工人整体素质不高,精深加工能力不足,皮胎果衍生品种类较单一,市场上销售的皮胎果衍生品主要是皮胎果汁饮料,导致加工增值效益不明显,市场竞争力不强。除加工企业收购之外,全州每年尚有约5.5万吨的剩余果品(占果品总产量的74.2%),这些果品主要以鲜果销售和反季节储存销售为主,果品售价低,销售渠道窄,销售难度大,已经成为全州皮胎果产业发展的“瓶頸”。因此,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已经迫在眉睫。
2.市场销售渠道单一,收益较低。皮胎果外形似梨,更像冻梨,因其生理特性,需后熟后方可食用,但后熟变软,必须冷冻贮藏,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皮胎果的销售。据调查,5%的实体销售商开展了皮胎果网络销售模式,但因其特性致使网络销售量很小,收益不高。依照目前的形势来看,种植农户的销售思想较为局限,创新能力低下,主要以四种销售方式为主:一是收购人员亲自采摘,由于市场经济的波动,采摘价格一再降低;二是每当果实成熟时节,外来游客纷至而来,因为果品品质好,价格相对较高,一般在4-6元/kg;三是种植户采收后自行运输至当地皮胎果加工企业,但企业收购加工贮藏能力有限,需要排队排号等待收购,收购价格一般是2元/kg左右;四是通过电商平台进行销售,但因为运输成本较高且需要冷藏,再加上订单小,所以收益不高。由此可见,以上这些销售方式偏向于自产自销,单一的渠道导致价格难以上涨反而下降,种植户的经济收益极低。
3.乡村结合的旅游方式已经落后,基础配套难以跟进。一是资金投入少。地方政府的财政要合理分配,在“皮胎果+旅游”产业链方面的投入并不多,只能吸引相关的企业进行投资,这对于整体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二是景区与市区之间的距离较长,且路途难行,消减了大量外地游客,也减弱了旅游对产业的带动作用。三是当地种植户文化素质较低,结合特产发展旅游业的意识不强,景区及周边农家乐未划分到管理体系中,导致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等存在缺口,再加上各种商品的价格未纳入标准行业,收费各有不一,难以形成良好的服务体系。
三、临夏州皮胎果产业多元化发展策略
1.认真研发深加工技术,提升产品的质量。在新形势、新背景之下,政府和相关部门要认真思考长远发展战略,适当加大财政投入、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引进现代化的生产设备,为员工提供多元化的培训方向,加入产品的质量认证、合格认证等,为企业的发展增添新元素,提升深加工能力、新品研发能力及市场营销能力,增加产品附加值,提升农产品价值。另外,还需要依托社会研究部门和各个高校,旨在加强对皮胎果相关技术的延伸和广泛的示范,由此为皮胎果提供高质量、有创新的市场。逐步推广皮胎果精深加工技术,指导相关食品企业生产特色新产品,带动整个皮胎果产业的良性发展。
2.积极打开市场渠道,通过多元化的方式获取经济效益。一是抓紧产品网络销售的大趋势,由政府和相关部门带头,为种植户提供电商平台销售技能的学习机会,帮助他们开通电商售卖渠道,抓住网络的热潮,将产品推向全国,以此增加销售业绩。二是相关企业要优化产品结构链,将销售转向线下并不是放弃以往的管理模式,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售卖点。借助特色店的力量,可以将糕点、饮品、果酒等进行销售,以此吸引游客的目光,即面向更广泛的消费者群体,提高产品的曝光度。在拓宽营销手段的同时还需要加大宣传,让消费者更加了解产品的质量和内容,旨在让顾客信任并激发他们的购买意愿。三是开通乡村旅游模式,通过乡村的宜人景色并结合采摘模式,加入文化渲染,以此丰富旅游的内容,吸引游客的到来,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
3. 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对食品加工的监督和管理。想要使临夏州皮胎果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政府的作用不可或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完善不足之处,加强对基础设施的建造。交通条件也需要关注,因为交通是旅游的基础设施,可以开通专线客车、公交等,方便外地友人前往产区和景区。此外,对产区加工企业和景区中农家乐等产业链进行调整和管理,由政府出台相关的管理政策,约束服务人员的行为,让游客吃得安心、买得放心。
4.结合文化因素,将皮胎果文化打出去。临夏州种植皮胎果的历史悠久,可以借此发展文化产业。在加大皮胎果产品研发、增加产品多样性的同时,结合富有文化特色的商品包装,以及临夏州民族特色文化进行设计,增加特色产品的独特性和创新性。
作者简介:林永胜(1974-),男,本科,林业工程师;研究方向:林业技术推广及农产品加工。
通讯作者:鲁怀强(1973-),男,大专,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及农产品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