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凯鑫
摘 要:任何重大的理论问题,源于重大的现实问题。在孔子的思想体系当中,“仁”是最主要的部分,而且“仁”是孔子面对春秋充滿动荡、混乱的时期所给出的顺应时代潮流的理论回应。在“仁”的思想体系当中,居于首要位置的是伦理思想。“仁”,即“从人从二”,“仁”是关于人的,因此“仁”理论是关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孔子以“仁”为核心的伦理学说,既展示了一系列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又提供出了一套道德修养的方法。而这一套道德修养方法的基本特征是“为仁由己”。本文通过对“为仁由己”道德修养方法的论述,说明孔子在关于自己如何达到君子、圣贤这一要求在道德上该怎样具体践行从而对儒家修养论进行一定的反思,并针对孔子“仁”的理论进一步深化理解。
关键词:孔子;儒家;为仁由己
中图分类号:B8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1)05-00-02
一、“为仁由己”的具体方法
(一)“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在论述修养方法上,孔子指出了一个根本立足点,体现在“一个人能否成为有仁德的人,关键在于个人是否能够努力修养”。在《卫灵公》中,孔子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和小人的一个重要差别在于君子强调要求自己却不强求别人,小人强求别人却不要求自己。也就是说,在道德修养上,君子是非常强调主观能动性而非一味地诉诸客观他人。孔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履一篑,进,吾往也”(《子罕》)孔子在这里引用了一个堆土成山的比喻[1],虽然只需要倒下一筐土就能成功,但是由于自己的停止并未成功;虽然仅仅只是倒下一筐土,但是由于自己的坚持最终成功。通过这个生动形象的比喻,孔子深刻地说明了仁德修养虽然不是很难,但是贵在坚持,持之以恒之后,仁德自然而然就修成了。
培育“仁德”要从主观出发,孔子主张严于律己,宽于待人,“不患人之不知,患不知人也。”(《学而》)作为君子,一个有仁德的人,不怨恨别人不了解自己,即使了解自己,也不可能让人人都对自己有着百分之百的了解。而是应该羞愧自己对于他人了解不够,真正的君子之严应该在对于自己之于他人而不是诉诸他人,即孔子所指出的“薄责于人”,这样就不会招致别人的怨恨了,从而有利于良好、健康的人际关系的形成。
(二)“能近取譬,为仁之方”
对于道德修养尽管孔子有着比较高的要求,但是这种要求并非高不可攀。个体只要着手努力,脚踏实地,自然能做到。孔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想做到仁并不难,只要我们真正想去做,从身边实际的事情着手去做,那么做到“仁”就不会是一件多么难的事。孔子对于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的艰苦生活中仍然“不改其乐”表示赞叹:“贤哉,回也。”(《雍也》)这里,颜回并没有做什么正常人做不到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和颜回一样处于“陋巷”中的人有很多,但真正能像颜回“不改其乐”的却少之又少。
因此,孔子是非常主张诚信和言行的一致,在学习、践行圣人的品德方面如果有谁不懂装懂、言行不一,孔子是非常深恶痛觉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在学习、观察他人时,指出“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公冶长》)对于我们要了解他人,不仅我们要看他说了什么,而且他做了什么也同样重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孔子的思想具备较强的实践精神,培育、践行良好的品德关键还是要从实践出发。
(三)“笃信好学,死守善道”
孔子指出,为人的修养、道理与其说是先天的,不如说是经过后天学习得来的。而我们应该学习的内容是什么?答案是“礼”。同“仁”一道,礼也是儒家思想的核心部分,“仁”指涉道德原则,是和美德伦理学相关的范畴;“礼”则指涉具体的道德、礼仪规范,是与规范伦理学相关的范畴。“仁”是“礼”的内在要求,“礼”是“仁”的外在体现。孔子所主张的“礼”、我们应该学习的“礼”在当时主要是指西周时期确立的各种礼仪规范以及相应的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孔子要求学者“笃信好学,死守善道”(《泰伯》),即坚定信念并努力学习,誓死守卫并完善治国与为人的大道。可以看出,重要的是孔子还要求学者除了学习,在原则、大道问题上还必须擦亮眼睛,坚决不惜任何代价捍卫并完善治国和为人方面的重大原则。孔子认为,要想实行“仁道”,就应该在对自己的日常言行上严格要求,“非礼勿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颜渊》)也就是说,我们在平时日常生活应该“视听言动皆合乎礼”,第一需要做的是得让人懂得“仁道”。这正如孔子所言:“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宪问》)“不学礼,无以立也”(《尧曰》)君子之道可以体现在这么两个方面:仁德的人不忧愁,聪明的人不迷惑,要想达到不忧愁、不迷惑的君子境界,必须先学“礼”。如果我们不学“礼”这种相应的规范和要求,那便无法在这个世界上真正立足。对于君子,孔子也要求“博学于文,约之以礼”(《雍也》)一方面广泛学习历代文献是大有必要的,同时也要用“礼”的要求来约束和规范自己。
(四)“内省吾身,改之为贵”
孔子在《子罕》篇中说:“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对于符合礼法的正言规劝,谁能不听从呢?但唯有按照礼法来改正自己的错误才是非常可贵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难免会犯错误,为了加强道德修养,必须时时刻刻反思自己为的是发现并改正自己的错误。“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过,则无惮改。”(《学而》)犯了错误不要害怕,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我们犯的错误是什么,而在于我们对待错误的态度。“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卫灵公》)犯了错误却执迷不悟不知错误,这是非常令人担心的。孔子还认为别人知道自己的错误并告诉自己错误所在是一件非常荣幸的事情。
在知识学习、道德修养上面,孔子认为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是非常值得借鉴的方法。“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关于教育思想[2],孔子提出了“见贤思齐”“择善而从”和“学无常师”的创见。“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面对生活中不同圈子的不同人以及来自各方面的意见,孔子认为应该批判地对待,凡是他人身上的优点、长处都值得好好学习;如果是合理的意见、建议也应该及时吸取、采纳,同时还要“改之为贵”;如果遇到了顺从自身心意的意见,不能盲目高兴,不加分析,而是应该“绎之为贵”,理性地看待、分析这些观点意见而不是让高兴冲昏头脑。
二、“为仁由己”修养方法的现实意义
(一)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
一是“为仁由己”有助于提升人们对于道德的意识和觉悟。“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1]。”孔子大力批判了“学者为己”的态度,而强调“为己”。“为己”即成就自己,“仁”是儒家思想追求的核心和最高境界,孔子提倡追求君子的理想人格,重视道德的力量,目标是培养有德行的君子[1]。“为仁由己”最终是为了成就自己,凭借的是良好的品格。这样人们道德的主体意识、自律意识和自觉意识得到了激发,提升了人们对于道德的认识和体悟,有助于人们认识到道德不是使人们想做什么而做什么,而是如孔子所言人到古稀之时“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二是“为仁由己”有助于人们的道德实践意识的增强。孔子强调“为仁由己”[1],是为了匡正人心、匡正社会,不仅仅是喊出一个口号那么简单。孔子是一个具有高度实践精神的思想家,“为仁由己”强调“仁”的实践意义,它是人们践行美德的一种途径,将内心坚守的美德原則外化,为的是养成君子品格和形成内在超越。这样,人们就能意识到每个人都是自己行动的主人,促使人们注重自身的道德实践。孔子主张的“学”,不仅仅是知识文化[1],还有礼法规则以及如何根据时机适时运用。
(二)有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人类道德修养的提高,最终体现在人际关系的融洽。在社会当中,每个人并不是孤立的存在,如同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的“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们是社会公民,总是要处于、面对各种各样的关系网络之中,如家庭关系、师生关系、男女关系等,在强调人的主体性的同时也不要忘记自己是社会当中的一员。通过“为仁由己”,将内心的“仁”转化到外部实践,用仁爱的原则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因此“为仁由己”是要求我们在人群当中,互敬互爱,和谐相处。人与人之间难免会有各种分歧,但这并不是成为和谐人际关系的障碍。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对于具体问题的看法不必苟同于对方。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人与人之间很难做到高度认同,因此我们要用“仁爱”的心态,通过“为仁由己”的方法,理解和体谅他人,这样人与人之间就成功地迈出了相互理解的重要一步,从而有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谭锦.孔子“为仁由己”伦理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17.
[2]邹新,赵建功.论孔子的仁学[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4(4):95-97.
(责任编辑:张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