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家”的内核充满了港湾、庇护之意,而“家”的表现形式却随着时代发展一直被不断解构:我们辛勤攒下的一套小屋是“家”,流浪猫狗在城市里寻觅的避风角落是“家”,而当末日来临,搭载人类走向希望的“方舟”也是“家”。当代建筑师和设计师在满足舒适度、审美性等传统考量因素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利用可持续材料和模块化设计延伸了“家”的概念。
下面为大家介绍的这些“家”,不仅考虑到串联人们生活的社群,还关爱着流浪动物的庇护所,它们通过回收再造、生物设计等方式让人类反思当下气候变化、贫困、消费主义等社会议题。它们的共同点都是对环境友好,并强调不同物种之间的平等共生,这才是一个“家”真正的意义。
在商业快速发展的时代,许多参展商建造临时展厅,但在展览结束后,展厅的建筑材料不能被妥善清理和回收,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浪费和污染。Side家具馆是上海国际家具展中的一个可持续展厅,在展出完毕后设计师将其板材回收再利用,制成桌子和椅子,供给福建省福州市附近的一个农村社区使用,通过循环经济的原理使贸易展览更加环保。
Side家具馆占地150平方米,主体结构由堆叠的模块化胶合板单元组成,并附有钢支撑结构。这是一种故意简化的设计,便于材料的回收利用及快速拆卸组装,从而减少时间和成本。該项目共使用了821块胶合板,这种材料是可回收的,且是家具制造中最常见的材料之一。设计师回收了整个建筑体,并以最经济的方式打造了410套桌椅。考虑到乡村社区通常有着紧密的人际关系,人们常常一起出来活动,于是设计师基于板材尺寸以及使用者的需求设计出了六边形的家具。
每块回收胶合板可以刚好被加工成一张六边形的桌子或三把凳子,而且安装简易。在使用中人们很自然地将桌椅以不同形式组合在一起,很好地增加了互动性和趣味性,丰富了社区活动。这些“乡村新桌椅”拉近了社交距离,让人们心与心靠得更近。
Flora-Gato是美国洛杉矶一个特别的流浪猫避风港,它创造性地使用了可持续、可循环利用的吸声材料制作,并包含了西班牙苔藓和韩国草。不仅为流浪猫提供了避风港,也是人类志愿者帮助流浪猫时的临时座椅。
避风港的棚架结构采用了有机形态,结构的外骨骼由回收塑料与塑料纤维构成,整体肋骨形态具有较强的吸水性,从而使其成为植物种植的理想地点。种植在棚架中的铁兰是一种附生植物,可以从潮湿的外骨架中有效吸收水分,同时也针对居住在避风港内部的流浪猫产生遮阴和蒸发降温的效果,同样在结构中茂密生长的细叶草则具有蓄热体的功能,进一步对内部温度进行调节。
无论作为猫屋还是座椅,Flora-Gato都是一款混合型作品,在植物与动物、自然与人工之间进行协调,为大都市中的猫科动物提供了可靠的住所。此外,设计师还设计了一款室外猫屋,选用街头巷尾都能轻松找到的废弃空调器材,创造出一系列隧道与通道空间。
洛杉矶街头目前有100万~300万只流浪猫,这一数字也使洛杉矶成为了全美国流浪猫最多的城市,有设计师设计建造并捐赠了具有完备功能的室外猫屋。一座城市的温馨和体贴不仅体现在公共设施上,更体现在对于这些流离失所的小动物的关爱。
假设未来气候变暖,我们生活在丛林气候的城市中,什么样的居住条件才能让我们生活得更加舒适呢?有设计师使用可持续材料为人们创建了一个类似于“茧”的庇护所。“茧”系列由三个用香蕉纤维等材料制作的装置组成,包括由香蕉纤维制成的香蕉袋椅,由香蕉纤维和网制成的香蕉摇椅,以及由香蕉纤维和丝瓜制成的香蕉吊床。
设计师解释,在这种假想环境下,人类被迫面对极端的湿度,承受蚊子入侵的严重后果,还面临着由于单一农作物的生产(以香蕉树为例)导致的粮食供应有限、贫困和全球大规模移民的问题。设计师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警醒人们正视目前恶劣的气候变化及环境变化。
为了突出气候变化潜在的后果,设计师还和导演合作拍摄了同系列的电影。影片中的人坐以待毙,等待着别人作出改变,而这就是比我们想象中更快地了结自己的方式。设计师希望通过这样具有讽刺意味的影片来启发人们作出改变,而不要真的等来我们搬进“茧”的那一天。
从子宫到坟墓,我们的生命不仅是自己的,我们和其他人紧紧相连,每一桩恶行,每一项善举,都会决定我们的未来。无论是大家还是小家,地球是所有人和动物的家。希望这三个关于“家”的绿色故事能让人们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