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婉晴 龚坚 江晓茹 曾金键
【摘要】红色文保单位是具有革命性质的不可移动文物。肇庆市是西江古驿道的沿线城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留下了许多革命遗址。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对革命遗址、红色文保单位的重视程度提高;学界从思政等角度对红色资源的利用提出多种措施,为研究红色资源留有补充空间。基于此,文章采用文献考证等方法,从神圣与世俗的视角对红色文保单位的利用进行探讨,进一步充实红色文保单位的研究。
【关键词】西江古驿道;红色文保单位;周其鉴故居;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保护;利用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2096-8264(2021)15-0099-03
一、问题的提出
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 ①。中央印发《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等文件,强调完善革命文物保护传承体系。保护、利用好革命文物、革命遗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尤为重要。
学界对红色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的研究多集中在概念与价值的阐释、全国性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地方案例研究。其中,谭冬发等较早提出红色资源概念(2002)[1]。2005年,学界出现了从旅游角度对红色资源进行开发的研究[2];之后,红色资源开始应用于教育领域[3];2010年后,红色资源的地方案例研究逐渐流行,马爱婷探讨了地方红色资源的保护与利用(2019)[4]。近年来,学界提出红色资源的“活化利用”,研究成果丰富。由于红色文物、红色文保单位具有神圣的属性,因此文章尝试从神圣与世俗的视角对红色文保单位的保护与利用进行分析。
法国学者涂尔干认为所有的宗教信仰都把事物分为两种相互对立的类型,即神圣的事物和世俗的事物。世界因此被分成所有的圣物和所有的俗物[5]。早在20世纪90年代,国外将神圣与世俗理论运用于旅游研究[6],而在我国则多见于宗教研究。21世纪后,该理论应用于文化旅游的研究[7]。2010年后运用到非遗领域,吕俊彪认为非遗保护存在神圣与世俗的博弈(2011)[8]。
综上,本篇文章以分析红色文保单位的现状为基础,以有代表性的周其鉴故居、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为讨论对象,提出切合实际的活化利用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神圣与世俗:红色文保单位的内涵与外延概念
红色文保单位是记录革命历程、传承革命精神的重要载体和进行国民教育的重要文化场所,具有神圣性。而目前以消费红色文化为内容的旅游形態——红色旅游逐渐流行,红色文保单位成为其中重要的吸引物和景点,具有世俗性,其具体表现为景区红色纪念品售卖、革命情景体验等以消费红色文化等活动。针对此现象,红色文保单位的保护与利用需进行神圣与世俗的思考,做到神圣与世俗的权衡。
(一)红色文保单位概念
红色文保单位可拆分成“红色”与“文保单位”两个概念,前者在政党文化中是中国共产党的象征;后者是“文物保护单位”的简称。我国对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始于20世纪20年代,此后,民国政府颁布了《古物保存法》等提出对古建筑的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务院颁布《关于在农业生产建设中保护文物的通知》,公布了选定文物保护单位的基本原则。1961年,《文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颁布,明确规定了文物保护单位的评定标准。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颁布,从法律层面确立了对文物的保护,文物保护单位制度由此确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文物保护单位可理解为不可移动的文物。因此,红色文保单位可定义为具有革命性质的不可移动文物。
(二)全国重点红色文保单位概况②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文物局公布了八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名单,共计5058处,共有红色文保单位196个,占总数量的3.8%,其中第八批红色文保单位数量最多,达73个(见表一)。从分布地区看,湖南省、江西省、湖北省的红色文保单位数量较多,排在前三名。
三、西江古驿道沿线红色文保单位的由来与分布
(一)西江古驿道概述
古驿道是未有近现代交通道路、方式时,古人用于传递文书、运输物资、人员来往的通路,包括水路和陆路,官道和民间古道。西江古驿道最早开辟于秦始皇时期,西汉时因政府开通了西安到岭南各沿海港口的通道而得到完善。随着岭南与中原地区沟通的增加,岭南的古驿道不断被开辟,逐渐形成了如今的南粤古驿道格局。后有关部门编制了《广东省南粤古驿道线路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提出以南粤古驿道为基础的南粤古驿道线路,西江古驿道作为南粤古驿道线路组成部分,是现今西江古驿道线路的主线。
(二)西江古驿道沿线红色文保单位的由来
肇庆地区,在新中国成立前或解放初期被称为“西江地区”。西江地区革命运动十分活跃,尤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更为高涨。大革命时期,西江农民运动此起彼伏。运动的第一个高潮出现在广宁,被称“广宁风潮”。1924年成立了西江地区第一个中共支部组织,1926年成立中共广宁支部和中共西江地方执行委员会,两者都由周其鉴担任书记。
土地革命时期,革命运动在黑暗中坚持。1927年“四一六”事变后,周其鉴、罗国杰等人被通缉。1928年1月西江特委机关迁到广宁,后来成立广宁县苏维埃政府,这是西江地区第一个红色政权。
抗日战争时期,各县人民参与抗日斗争,于1945年爆发“广四起义”,成立“西江人民抗日义勇队”,同年珠江纵队进入广宁打击日寇直至抗战结束,并发展成为粤桂湘边纵队的主力。解放战争时期,粤桂湘边纵队与国民党军队展开数十次战争,最终与南下大军配合解放肇庆全境。
在西江革命运动的进展过程中,留下了许多具有纪念意义的革命遗址,有些在新中国成立后被纳为各级红色文保单位。
(三)肇庆地区红色文保单位的分布状况
根据2010年的革命遗址普查以及肇庆市文物局公布的肇庆市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肇庆市有革命遗址161个,占广东省总数的3.8%。其中,53.3%保存状况较好,46.4%保存状况堪忧。从空间分布看,肇庆市文保单位分布较多的是广宁县、怀集县、封开县,其中广宁县数量占比最高,可看出此三县革命运动开展的活跃程度之高。(见表二)
四、红色文保单位的保护现状:以周其鑒故居、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为例
(一)周其鉴故居、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概况与保护现状
周其鉴故居和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作为西江古驿道红色文保单位的典型代表,历史地位突出。
周其鉴故居位于广宁县南街镇新楼村,1989年被列为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设有专门管理机构和领导保护小组。周其鉴于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共早期党员之一,1924年被派遣回广宁组织农民运动,发展西江地区第一批党员。2013年,其故居被列为“广东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故居保护状况良好,但对公众开放程度较低,民众对其了解甚少。
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位于端州区西江河畔阅江楼。1925年,叶挺独立团驻扎在阅江楼,担任北伐先遣部队,后又参与南昌起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德指示要在叶挺独立团诞生地建立纪念馆,还为其题写馆名。1962年,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阅江楼被列为《肇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重点保护对象。2009年,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被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9年,被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二)有关红色文保单位的价值讨论
红色文保单位的价值可分成神圣与世俗两方面讨论:
其神圣性价值是指精神价值与教育价值。红色文保单位作为革命事件的发生地,是革命精神的物质载体。革命时期,周其鉴常在故居内讨论和研究工作,在其澹园书室中成立广宁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可以说其故居是广宁县乃至肇庆地区农民运动的起点,是周其鉴等共产党人革命事业的见证。
另外,红色文保单位蕴含着爱国主义精神,是教育青年一代的重要场所,对青年精神世界的塑造具有极其积极的作用。
其世俗性价值主要指旅游价值。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所在地是广东省四大明楼之首的阅江楼。其景色的优美也衍生出旅游价值,这有利于对叶挺独立团进行宣传与开发。
五、西江古驿道沿线红色文保单位的活化路径
“活化”和“保存”都是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实际状况,提出活化路径如下:
第一,将红色文保单位融入民众生活,建构文保单位的神圣性与民众参与的世俗性联系。周其鉴故居对外开放度较低、肇庆市民对叶挺独立团事迹了解甚少等情况是神圣性与世俗性缺乏连接的表现。对此,可举办一些红色义演活动,招募演员志愿者,演绎相关革命故事,提高公众参与度,创建神圣与世俗的连接。
第二,发挥世俗手段的良好优势,利用互联网宣传红色文化。红色文保单位是不可移动文物,其影响受制于区域,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更有利于将红色文化带入世俗生活。如可制作轻松短视频进行宣传,提高知名度,或者利用新媒体手段,创立公众号,定期推送肇庆地区的红色资源介绍,让观众通过世俗手段接触神圣。
第三,用世俗展现神圣,以红色文保单位为主题,制作相关纪念品,吸引人们对红色文保单位的兴趣。制作周其鉴故居模型的小挂件、叶挺独立团同款用品作为游览纪念品进行售卖,将世俗性与神圣性相结合,实现保护与利用的统一。值得一提的是,纪念品的制作不可过度商业化、世俗化,世俗只是手段,不能成为内容。
注释:
①2014年10月,《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②数据来源于国家文物局公布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参考文献:
[1]谭冬发,吴小斌.“红色资源”与扶贫开发[J].老区建设,2002,(07):44-45.
[2]尹晓颖,朱竑,甘萌雨.红色旅游产品特点和发展模式研究[J].人文地理,2005,(02):34-37+76.
[3]李康平.红色资源研究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高校理论战线,2007,(06):43-45.
[4]马爱婷,王爱云.关于红色革命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的思考——以广东红色乡村为例[J].党史博采(下),2019,(08):18-19+26.
[5]杜尔干.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36-38.
[6]高洁.神圣与世俗——基于WOS的文化线路遗产利用研究述评[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4(02):75-79.
[7]卢天玲,甘露.神圣与世俗:旅游背景下佛教寺院建筑功能及其空间转化与管理[J].人文地理,2009,24(01):53-57.
[8]吕俊彪.神圣与世俗的通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悖论性抉择[J].思想战线,2011,37(03):90-93.
作者简介:
陈婉晴,女,汉族,广东肇庆人,肇庆学院历史系2017级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中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