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反正”为例浅析反义复合词的产生与发展

2021-09-10 07:22:44杨恩超
今古文创 2021年15期
关键词:发展

【摘要】反义复合词有着悠久历史,并一直流传发展于汉语史的各个阶段,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这种反义联合是汉语词汇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构词法。它使得意义上相反或相对的单音节语素构成词,形成了汉语中复杂、独特又有趣的词汇现象。

【关键词】反正;反义复合词;发展

【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5-0118-02

反义复合词作为汉语词汇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类由意义相反或相对的两个单音节语素构成的并列式复合词。据统计,《现代汉语词典》中共有255 个反义复合词,虽然所占比重较小,但它在汉语词汇系统中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在西方语言中,与现代汉语反义复合词类似的构词法却鲜有所见,至今尚未发现有国外学者对此进行过相关研究”。因此,反义复词构词法是汉语构词法中比较有特色的一类。

一、反义复合词的界定

反义复合词是指由两个意义相对或相反的词素组成的双音节合成词。反义复合词的界定有两个标准:第一,是否由意义相对或相反的两个词素构成;第二,是否从反义词组转化为反义词,即是否产生了新的意义。通过对“反正”一词的观察可以发现,反和正是意义相对或相反的词素,而有没有产生了新的意义,可以通过列举一些相关的语料进行考察:

(1)乃至百幅,反正无下笔之所,方可舍诸。(宋梦英《说文偏旁字源目录·序》)(反面和正面)

(2)你别着急,反正也不是大事。(表坚决的语气)

上述语料中的(1)是作为词组使用的例子,从意义上可以看出是两个词素意义的联合;(2)是作为反义复合词使用的例句,产生了新的意义。从前后对比来看,“反正”符合反义复合词的两个标准,由此可以界定为反义复合词。

二、反义复合词的产生和发展

“反义词组只是反义复词成词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如果要追溯反义复词的源头,可能还应该再往前推进一步,即反义复词的源头应该是成对的单音反义词。”对“反正”追根溯源,通过历史演变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发展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发现,这类词最早是起源于成对的单音反义词,随着两个单音反义词合用的频率不断增加,逐渐形成固定的反义词组,同时两个单一反义词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最终在一定的语法化机制下凝固成词。

“反”和“正”的连用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但是这里的“反正”与反义复合词“反正”并不是同一个词。先秦文学中的“反正”是一个动宾式短语,中间可以插入其他成分;“反”的意思为“还、回归”,是“返”的假借字,“正”的意思是“正道、正义”,是一个名词。“反正”即“返正”,表示“由邪归正”,例如:

(3)则暴者守愿,邪者反正。(《韩非子·守道》)

汉朝以后,“反正”这一次词组凝固成词,经常会以“拨乱反正”的固定形式出现,并沿用到现在。

(4)汉承百王之弊,高祖拨乱反正。(《汉书·武帝纪》)

但是,动宾式的“反正”并不是反义复合词“反正”的来源。在“反正”用来表示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的时候,这一词组是并列结构,这对反义复合词“反正”的发展很重要。并列短语用法的“反正”,最早见于《文心雕龙》,但尚未凝固成词。

(5)又以事对,各有反正。(《文心雕龙·丽辞》)

随着白话文作品的兴起、发展,到了宋朝,“反正”作为并列短语的用法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在谓词之前做状语的情况增加,这为“反正”发展为语气副词的情况提供了内部动因。此时的“反正”意义比较实在,是有成对的单音反义并列组合而成,指的是“反面和正面”。

(6)反正我们今天是吃定了,你说出大天来也是白饶!(《红楼梦》)

清代白话文小说中,“反正”表反义复合的情况大量出现,并逐渐凝固成表坚定语气词,含表有“不会因条件不同而改变”之意。这之后,“反正”内部分界逐渐消失,词义融合,语法化为一个固定的词。

三、反义复合词的语法化机制

对于反义复合词的词化虚化机制来说,实际上是一种词汇语法化现象,这种语法化的机制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范畴循环,即“反义复词的词化虚化过程经历了几个不同的范畴,首先是从词范畴到词组范畴,后又从词组范畴到词范畴”;二是隐喻的认知过程,即“对于反义复词来说,反义复词的源域实际上是两个具体的概念,投射时,目标域也必须涉及两个概念,然后通过隐喻凸显两种概念之间的关系,并使这两個概念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在这里,仍然以“反正”一词为例对这两种机制进行讨论:

(一)范畴循环

反义复词的语法化过程经历了不同的范畴循环,也可以看作是重新分析的过程。“反正”一词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从词范畴到词组范畴,后又从词组范畴到词范畴。

“反”的最初意思为“还、回归”,是一个动词;“正”最初的意思是“正道、正义”,是一个名词,“反”和“正”是两个概念完全不同的词。因此,“反正”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一个动宾结构的词组。

在所有战争中,自己一方往往都代表着正道和正义,因此“反正”引申出了“敌方人员或军队投向己方”的义项,这时候依然是一个动宾结构的词组,如:

(7)既反正,首献方物,帝甚倚之。(《新唐书·王珂传》)

当“反正”用来表示事物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时,为并列结构的词组,随着白话文作品的兴起、发展并不断繁盛,“反正”的作为并列结构词组的用法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但是清代以前,“反正”都一直以词组的形式出现。清代以后,“反正”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反正”开始以词的形式运用到句子中,这时“反正”又由词组范畴回到了词范畴,例如:

(8)反正我的志向素来便定了的,绝对不会临难苟且偷生。(《曾国藩家书》)

到了现代汉语,“反正”作为副词性的反义复合词,是非常典型的,意义已经十分虚化了,经常位于某个句子之外,又来表达说话人主观态度。通过“反正”的历时演变,可以清晰地发现它的范畴循环过程。

(二)隐喻的认知过程

隐喻作为从一个认知域向另一个认知域的结构映射,表示不同认知模型之间的映射。隐喻是反义复合词词汇语法化的又一重要机制,在其词汇语法化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正”是源域为“方位”,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中说:“空间方位来源于人们于大自然的相互关系,是人赖以生存的最近本的概念:上—下,前—后,深—浅等。”“反正”由表示空间方位关系之中的“反面和正面”,投射到表示说话人情感、态度等,对整个命题或事件进行主观评价的一个领域;而又进一步发展,得到了凸显语篇的功能,在特定的语境中表示话语标记的作用,体现了说话人的思维痕迹。

如表示“反面和正面”的例子:

(9)从头至尾,讲了许多虚实、反正、吞吐、含蓄之法与他。(《儒林外史》15回)

而当它通过隐喻进而投射到主观认知上,则表示主观认定的绝对条件。如:

(10)贾夫人道:“这可说不一定,反正这里是要来的,老太太就不想我,你妹妹也哪里肯放。”(《红楼真梦》40回)

“语词的行域义是基本的,知域义是从这个基本义引申出来的,引申途径之一是隐喻。”“反正”最先出现的用法,是表示行为动作,属行域;而表“总括”的意思,说话人认定命题为真,是较晚出现的用法,属知域,从行域转而到知域,是“反正”的隐喻方式。同样的,从认知上来看,以极性对立的两个语素来涵盖整个语义场具有普遍性,通过隐喻进而投射到主观认知上认为是某种绝对条件。

反义复合词的语法化进程,是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对“反正”一词在共时视角和历史演变的语法化分析和探讨,有利于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反义复合词的产生和发展,同时也充分体现了重新分析、隐喻等人类认知特点模式对语言使用和语义变化的影响。

现代汉语中存在着很多有两个反义语素构成的并列双音节词,它们的意义相反或相对,却能够在对立中达到统一,广泛地运用与书面语和人民大众的口语之中,这就是本文所讨论的反义复合词。反义复合词从在古代汉语中出现以后,一直使用至今并未消亡,而且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断发展演变。虽然世界上的语言中有复合词的不在少数,但是如反义复合词这样由意义相对的语素合成新词可以说非常少见。

参考文献:

[1]董秀芳.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

[2]杨吉春.汉语反义复词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7.

[3] 沈家煊.复句三域“行、知、言”[J].中国语文,2003,(3).

[4]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5]杨吉春.汉语反义复词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7.

[6]董秀芳.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

[7]葛本仪.汉语词汇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

[8]朱彦.汉语复合词的语义构词法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9]杨伯峻.反义复词作单词例证[J].语言研究,1984,(1).

[10]丁烨.汉语反义语素合成词的产生及其文化探析[J].现代语文:下旬,2006,(07).

[11]束定芳,黄洁.汉语反义复合词构词理据和语义变化的认知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6).

[12]谌欣.反义复合词“反正”的产生与发展[J].心事,2014,(08).

作者簡介:

杨恩超,男,回族,北京人,中央民族大学2015级硕士,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

猜你喜欢
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产前超声发展及展望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脱贫发展要算“大账”
红土地(2018年12期)2018-04-29 09:16:48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13:52:53
身担重任 更谋长远发展
中国卫生(2016年5期)2016-11-12 13:25:42
推进医改向纵深发展
中国卫生(2015年2期)2015-11-12 13:13:54
谈发展
它会带来并购大发展
创业家(2015年7期)2015-02-27 07:5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