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与神经内镜下经单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比较

2021-09-10 07:22:44傅瑞发唐敏李洪现林正强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5期
关键词:疗效

傅瑞发 唐敏 李洪现 林正强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显微镜和神经内镜辅助下经单侧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治疗垂体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垂体瘤患者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在显微镜辅助下经单侧鼻蝶窦入路实施垂体腺瘤切除术。再选择我院2018年7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垂体腺瘤患者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单侧鼻蝶窦入路实施垂体腺瘤切除术。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研究资料,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及术后疗效。结果:① 观察组手术时间(105.5±2.5)min及住院时间(12.1±0.3)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② 观察组手术出血量(51.2±2.3)ml明显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33%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经鼻蝶窦入路切除术是垂体瘤临床治疗的手术方式,但与显微镜辅助方式相比,神经内镜辅助下手术疗效更佳,更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不同仪器辅助;经单侧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疗效

【中图分类号】R73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05-012-01

垂体腺瘤这种良性肿瘤在神经外科是比较多见的,发病率在十万分之一左右,30~50岁青壮年患者居多[1]。患者以视野缩小、视力减退、内分泌紊乱等为主要表现[2]。目前,手术切除是垂体腺瘤的主要治疗方式,其中手术切除入路又多选择经鼻蝶窦入路方式。早期切除术以显微镜辅助为主,随着近些年内镜技术的發展和日趋成熟,借助神经内镜辅助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方式更受大家青睐。现就我院收治的垂体腺瘤患者切除术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垂体瘤患者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其中男性共47例、女性共33例;年龄33~60岁,平均(40.5±2.6)岁;病程时长介于3个月~4年,平均(18.2±1.3)月;大腺瘤28例、微腺瘤22例、巨大腺瘤30例;影像学Hardy分级包括IV级5例、III级12例、II级28例、I级35例。选择我院2018年7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垂体腺瘤患者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其中男性共17例、女性共13例;年龄30~65岁,平均(40.9±2.1)岁;病程时长介于5个月~4年,平均(18.8±1.6)月;大腺瘤18例、微腺瘤8例、巨大腺瘤4例;影像学Hardy分级包括IV级2例、III级5例、II级15例、I级8例。两组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术前3天以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滴鼻,术日晨剪去鼻毛。两组患者切除手术前先清理、消毒鼻腔,采取全麻方式下仰卧位,双眼戴眼罩。对照组:掌握肿瘤特点后选择好入路鼻孔,确定蝶窦开口,推入牵开器至蝶窦口周围,以牵开器折断犁骨与中鼻甲,扩大视野,在显微镜下确定蝶窦开口,至蝶窦前壁,高速磨钻磨除蝶窦前壁、清理窦内粘膜,进入蝶窦。磨除鞍底骨质,进入蝶鞍。切开颅底硬膜,分辨正常垂体及肿瘤边界。以吸引器及环形刮圈、刮匙逐步切除肿瘤病灶。术毕彻底止血,术腔填充明胶海绵,人工硬脑膜修补鞍底,复位鼻中隔粘膜瓣及鼻中隔,确保鼻中隔位置正常。观察组:确定好入路鼻腔后,切开鼻窦一侧的鼻中隔粘膜,保留带蒂鼻中隔粘膜瓣以备修补使用,确定蝶窦开口,磨除蝶窦前壁,进入蝶窦,清理蝶窦粘膜,磨除鞍底骨质,切开硬膜至肿瘤充分暴露。内镜下观察分辨肿瘤及正常垂体组织。内镜下直视切除肿瘤。术毕彻底止血,术腔填充明胶海绵,使用人工硬脑膜及带蒂鼻中隔粘膜瓣修补鞍底,复位鼻中隔。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记录两组患者脑脊液漏、颅内感染、鼻中隔损伤、垂体功能降低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17.0计量软件,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时差异显著。

2.结果

① 观察组手术时间(105.5±2.5)min及住院时间(12.1±0.3)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② 观察组手术出血量(51.2±2.3)ml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③ 观察组出现1例脑脊液漏,对照组出现鼻中隔损伤7例、颅内感染2例、脑脊液漏4例、垂体功能下降2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33%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垂体是人体内分泌激素分泌调节器官,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生长素、促性腺激素等对于人体生长、发育和代谢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3]。发生垂体腺瘤后患者因激素分泌异常而出现不孕、闭经、阳痿、肢端肥大,对日常生活、工作也都造成极大影响。临床确诊后需要采取手术切除方式治疗,通过手术切除肿瘤的目的还是在于恢复垂体正常生理功能[4]。以往在显微镜辅助下经单鼻蝶窦入路切除术创伤不大,可采取双手操作方式,操作空间也够大,但其存在一项不可避免的缺陷就是在撑开鼻腔时极易损伤鼻中隔,另外术后肿瘤残留风险也很大,显微镜照明效果也是不太理想的,使得病灶组织边缘界限难以分辨。神经内镜下辅助切除术更加微创,手术中利用鼻腔间隔,避免鼻腔粘膜、鼻中隔损伤,患者舒适度更高。神经内镜可深入术区辨别周围解剖,进一步避免蛛网膜破损[4]。内镜照明效果明显优于显微镜,观察面更广,且无死角,能全视角观察肿瘤大小和范围以及肿瘤切除后的各个角落,操作视野更佳[5]。值得一提的是神经内镜手术过程中要规避血液污染镜头,所以要及时止血,手术医生也要具备高超的操作技术。本组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都显著缩短,手术出血量明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综上所述,垂体腺瘤患者首选手术切除治疗,但手术中神经内镜辅助治疗效果更优于显微镜辅助治疗,患者舒适度更高,是临床手术治疗的首选,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陈露露,李 健,苏贺先.神经内镜与神经导航辅助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6,21(7): 307-309.

[2] 韩 磊,赵 明,徐 欣,等.神经内镜与传统显微镜下经鼻蝶垂体腺瘤手术的临床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4(35):1975-1976.

[3] 王德群,刘海巍,陈 辉.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治疗垂体腺瘤的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19):3568-3569.

[4] 王新栋,汤阳阳,刘厚强,等.神经内镜与显微镜下经鼻蝶垂体腺瘤切除的疗效比较[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8,15(4):292-293.

[5] 张俊虎.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治疗垂体腺瘤效果探讨[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9,51(9):1077-1078.

猜你喜欢
疗效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蒙医药治疗无症状型心肌缺血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乳痈的疗效观察
脐灸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疗效
旋转DSA指导下介入治疗脑动脉瘤的疗效观察
破裂腹主动脉瘤的腔内修复术与开放手术疗效比较
止嗽散联合阿斯美治疗感染后咳嗽疗效观察